第五百一十一章 状告太子
这个答案,让徐飞鸢和燕长雍不禁心生寒意。
两人相视一眼,男人默默地攥紧了中的拳头。
心狠辣一直是掩藏在朱明始温雅外表下的利器,只是无一人生还还是难免让人听了胆寒。
大厅中静谧了片刻,气愤低沉,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只有三人的呼吸声。
“此事有劳长公主了。”徐飞鸢望着面前的朱明秀恭恭敬敬地开口道谢。
“为这件案子出一份力也是我的责任,不必客气。”朱明秀微微点了点头。
这在这时,李嬷嬷急匆匆跑进了镇远侯府,“世子,世子不好了。”
听到这慌乱的几声,燕长雍拧了拧眉头,“怎么了?”
“世子,有人,有人在衙门告你!”李嬷嬷大口地喘着粗气,气喘吁吁地着县衙的情况。
“告你?这时怎么回事?”
李嬷嬷的话让在场的三人都瞬间神经紧绷了起来。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世子,徐讼师,你们快快去县衙吧!”
话音刚落,朱明秀便匆忙开口,“世子,你们那边有急事,快去吧,我就先回去了。”
“好,长公主路上心。”燕长雍脸色黑沉,匆忙回答了几句之后,就和徐飞鸢赶去了县衙。
片刻后,两人便赶到了县衙。
还未赶到公堂,徐飞鸢远远地就望见了一个熟悉而又娇的身影,大抵是李若兰。那个的身影正在微微颤抖。
她怎么会在这里?
怀着满心的疑惑,她跟着燕长雍走到了县令面前。
一看到到来的两人,县令立刻从座位上起来,走到了男人面前,恭敬地俯身行礼,“府尹。”
“县令不必多礼,今日我是听有人在公堂状告我,不知是何事。”燕长雍的双眸中散发着凌冽的寒光,他轻瞥了一眼身旁的宋河。
“府尹,这件事与少女失踪案有关,我们从长计议吧!”
虽然是有人状告燕长雍,但是因为他身份特殊,既是世子,又是顺天府尹,县令对他的态度也是温和了不少。
见到这样的情况,宋河的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县令,我们开始吧!”他高扬了声调,故意提点到。
县令望了一眼燕长雍,见他点头便轻声道:“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县令,那我就先了。”宋河摆出了一副冠冕堂皇的模样,上前走了两步。
“你吧。”
“今日,我是为了少女失踪案的事而来。”宋河微微高抬下巴,升高了音调,义正言辞道:“这个案子,我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听到他提起少女失踪案,燕长雍便知道今天的这把利剑是刺向他的。
“这个案子的幕后凶就是镇远侯世子,同时也是顺天府尹,燕长雍!”宋河尖利的眼神狠狠地射向了一旁冷冽的男人。
“宋讼师,此事非同可,你可有什么证据!”县令听到他的诉状,不由得抬擦了擦额间的冷汗。
“当然有!”宋河趾高气昂地指着一旁满眼胆怯的李若兰,“证据就是她。”
“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李侍郎府上的姐李若兰一见到世子就会浑身发颤,立刻变得木楞起来,由此明,世子是让李若兰害怕的人,那么他就是凶。”
听到他的话,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徐飞鸢冷笑了一声,“宋讼师,如果凭这点就要判定凶是世子,那么也太牵强了。”
“县令,我有话要。”
“徐讼师,你有什么就吧!”
“少女失踪案,我也是一直在调查,自从李家姐李若兰回府之后,我也时常去了解她的情况。”徐飞鸢横眉瞪眼地瞟了一眼宋河,“我发现,李若兰自那以后,见到任何一位男性,都是痴呆,甚至会有些恐惧。”
听到她的话,县令将实现转移到了一旁的李若兰身上。
她呆呆地瑟缩在一旁,双眼无神地盯着地上,还死死地抱着自己,嘴中不知道在絮絮叨叨些什么。
“胡扯,她明明就是看见燕长雍才会那样!”宋河厉声反驳道。
话音未落,一道冷厉的眼神就射到了他的身上,他不由得怔了怔。
“敢问宋讼师,自李若兰回来后,世子从未与李若兰单独见面,你是从何而知,是看到世子才这样的状态?”
“你是怎样排除在场其他男性的怀疑呢?”徐飞鸢一步步走近宋河,嘴上还厉声盘问道。
“你看看现在的李若兰,你知道这是因为世子,县令,还是你吗?”
女人的质问让宋河立刻心虚起来。
她的问题,他一个也回答不了,因为这场闹剧,本来就是胡诌的,只是他也是逼不得已。
“这,这我们可以试一试啊。”宋河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眼神也是飘忽不定。
“试一试?宋松师笑了吧,如果每件案子都是试一试,那么最后你抓的真的是凶吗?我们讲究的是真凭实据!”徐飞鸢一句句反问着他,紧逼着他。
一时之间,他竟不知该如何反驳,只能瞪着眼睛看着那伶牙俐齿的女人。
“宋松师。”徐飞鸢的声音突然缓和了不少,“有一件不好的消息我要告诉你。”
“不好的消息?”宋河的浓眉微蹙,他满眼疑惑地看着她。
“嗯。”徐飞鸢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我们已经查过了。你的家人,都已经死在了太子下,无人生还。”
听到她的话,宋河木楞地怔在了原地。
无人生还?
这四个字,字字扎心,宋河的心犹如承受着凌迟处死这样残酷的极刑一般,疼痛难耐。
太子居然这么狠毒!我已经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做事了,他凭什么还要下次狠!
愤怒,悲痛侵染了宋河无比疼痛的心。
他紧紧地攥着了拳头,眼神里是浓浓的恨意。
太子!你竟然做出这样惨无人道的事,就不要怪我!
“县令!”宋河瞪着满是愤恨的双眸,大声启唇:“我要状告太子残害百姓!我就是证人!”
因为李若兰的案子,牵连甚广,所以县衙外围满了来听审判的百姓。
当宋河反口状告太子之时,整个县衙都是一片哗然。
“太子?”
“居然敢状告太子?”
“哇,这件事越来越严重了,估计要惊动皇上了吧!”
状告太子四字一出,就引起了全城的轰动,百姓都开始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