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过寿

A+A-

    在经历了一波人气暴涨之后,卤味店的生意渐渐开始变得平稳,因为卤味的味道好,累积了很大一批忠实的回头客,以及一些慕名前来的顾客。

    店里售卖的熟食除了卤味外也增添了一些爽口开胃的菜,如腌黄瓜,秘制泡菜等,这些菜都是凌国栋用木之力灌养长大,食材本身的口感就更为爽脆可口,经过凌甜的独门秘方炮制,明明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开胃菜,偏偏就有了让人口齿生津的魔力。

    这些菜的价格相较于卤肉更便宜,也是家家户户都消费得起的价钱,店里每天都能卖出一大缸,这些菜的本钱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也就费点种子钱和调料钱罢了,做起来也不麻烦,现在凌家的院子里还摆着好几个大缸,全是这些腌菜。

    万金枝这些日子可算是体会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店里这些日子几乎每天都能有两三百的营业额,因为多数都是一毛两毛的纸币硬币,装钱的铁匣子每天都能装满两大匣,全家人在一块数,也得花个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

    本钱中最大的支出就是进猪肉的钱,以及买香料和木料的钱,算下来,一天的毛利大概在七八十左右,一个月的净利就是两千出头。

    大学教授算是高薪人群,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在一百到一百二徘徊,普通工人更是只有三四十的月收入,这样的净利润出去,怕是会让不少人眼红。

    卤味店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净收入,重点还在于蔬菜几乎没有成本,店铺也是自家买下来的,不需要额外支出一笔房租钱。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卤味的味道确实好,附近开了那么多和熟食有关的铺子,哪一家的生意都没他们来的好。

    凌国栋和万金枝商量了一下,对于赚来的那些钱做了的分配。

    首先,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店之所以能开的起来,少不了闺女研究出来的那几个方子,因此每个月的净收入,他们都会从中拿出三成帮闺女存起来。

    剩下的七成,四成用于家庭开支,以后家里买什么大件件,人情往来,都从这部分钱财里支取,同时也充当店里的流动资金。

    最后的三成三个孩子平分,闺女甜甜虽然已经分到了三成,可是均分给孩子的那一份她也不能少,作为全天下最开明最公平的父母,万金枝和凌国栋仔细的做着账本,这些攒下的钱等孩子成年了就交到他们的手中,任由他们每个人支取。

    不过这一切三个孩子现在还不知道,包括凌甜,在她看来这家卤肉店就是全家人的心血,根本没想过作为出了秘方的自己必须要多占多少份额,在她看来,亲情比钱财更重要。

    “我看这店里还是得请个人。”凌国栋帮着媳妇按摩,可心疼了。

    原本开店也没想着挣太多的钱,就是想让他媳妇心里头开心一些,现在店里生意好,媳妇每日都眉开眼笑,可是凌国栋看在眼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本来进城就是让媳妇享福来的,现在店里的事情那么多,福没怎么享,劳动力度都快和当初在生产队干活时差不多了。

    别看开家卤味店似乎不费什么事,可仔细想想,又是进货,又是清洗食材卤煮,在店里切肉的动作几乎也没停过,收钱找零,就算海叔和兰婶偶尔搭把手,万金枝依旧忙活的团团转。

    尤其开店时间虽然基本上维持在早上六点到晚上七点之间,可是加上准备的时间,基本上一天就只有四五个时的睡眠时间了。

    不仅极耗精力,还严重影响了夫妻俩的恩爱时间。

    凌国栋想着家里现在也不缺钱了,还是找几个帮工才好。

    “那也成。”

    万金枝倒没有一定要事事亲力亲为的想法,毕竟现在她已经证明了自己,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妻主了。

    第二天一早前来卤肉店购买熟食的居民就发现了店门口贴着的显眼的招聘告示,一共招两人,性别要求皆为女性,年龄二十岁以上,能吃苦,会基本的算术,月薪三十,比工厂的临时工工资高一些,和一级工的工资也相差无几。

    这时候即便是市区也不是所有人家的日子都好过的,尤其是女人,这份薪资在多数人看来已经是极其诱人的了,只可惜凌家开的这家卤肉店总归还是个体商户,来这里买东西也就算了,要是来干活就和个体户扯上关系了,出去不好听,因此心动的人不少,真正愿意来工作的人却不多,更多的人还处在观望阶段。

    好在现在接近期末,凌国栋大学的课程少了许多,时常能来店里给万金枝搭把手,他做不了重活,收钱算账还是很在行的。

    在招到员工之前,老家的老爷子提前传来消息要过大寿,时间也凑巧正好是礼拜天,一大家子提早一天回了乡下,这卤味店也只能暂时关了两天。

    闫肃不知道这件事,依旧和往日一样来买熟食,顺道还想偷偷看看自家姑娘。

    第一天看着紧闭的店门,冷漠

    第二天看着紧闭的店门,更加冷漠,隐隐中还有点委屈。

    凌家人不知道这插曲,实际上凌甜现在都还没认清过闫肃那张脸呢,没办法,店里来来往往的人太多,真要每个都记住,凌甜也没那个本事啊。

    *****

    “高材生回来了。”

    凌国栋带着妻回村的时候正巧遇到一群下工回来的村民,亲热的和他们招呼。

    任凭外界如何变化,对于这个村庄而言日子和往年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时候去城里买东西,不需要再出示票据了,只要有钱就行。

    还有之前半个月才举行一次的集市现在出现的更频繁了,家里的自留地有什么新鲜的蔬菜瓜果,或是积攒的鸡蛋鸭蛋,都能拿到镇上的集市去卖,也不用担心有人抓你。

    塘石村的村民过日子还挺知足的,能吃饱喝足,孩子们有机会能好好念书,将来考个中专或是高中他们就足够开心的了,现在凌国栋算是村里最有出息的年轻一辈了,他们也没多少嫉妒,对待他如往日一般亲热。

    “心点,你们家老三也回来了,脸臭的厉害,我和你婶子经过你们家老宅子的时候还听到屋里似乎谈论起了你的名字,不知道在憋什么招呢。”

    有个五十出头的汉子凑到凌国栋的嘴里声叮嘱了一句,看着站在凌国栋边上的万金枝,又觉得自己这提醒似乎是没什么必要的。

    “谢谢你啊,叔。”

    凌国栋的眼里闪过一丝忧伤,看着他们的眼神隐隐透着感激。

    “啥谢,我们就是看不惯那群人。”那汉子嘀咕了一句,紧接着又看向了他们手里拿着的大包包。

    “之前我爸也没过过什么大寿,这次他琢磨着想要大半,我和金枝就从县里买了些鱼和肉回来,都还新鲜着,还有一块蓝棉布,大正好给他做一身新衣裳。”

    凌国栋面上带着笑,即便凌有田这个当爹的最忽略他这个儿子,可真要是较起真来,怕只有这个儿子最孝顺。

    村里人感叹那两老口眼瞎不懂得享福,有这么好的儿子还一个劲的往外推,心里唏嘘不已。想想昨天凌家老三回来,带着媳妇闺女,却两手空空,明明是祝寿来的,看起来就和上门秋风的没什么区别。

    两家相比较,高下立见。

    “你带的鱼、肉太多了,现在你们一家在市里头生活,就靠你那点补贴不容易,这点东西别都送到那边去,给孩子们留点。”

    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实在看不下去凌国栋的愚孝,忍不住多嘴了几句。

    “你爸妈那两个人,哎,我都不知道该咋……”一个在村里辈分很高的老人摇了摇头,凌国栋现在可是他们村子里的光荣啊,尤其是在今年高考村里没有一个人考上的情况下,这么一支独苗苗就显得极其夺目。

    “叔,我们明白,可那总归是爹妈啊。”

    万金枝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她心里还真就是这么想的,那边再不好也生下了国栋,该有的孝敬他们是一点都不会少的。

    至于偏心眼什么的,她觉得公公婆婆还挺不错的,看多了这个世界婆媳间的争斗,你看她婆婆多好,从来就没想过找她麻烦,其实也没大伙的那般差。

    万金枝完全没想过是自己的武力镇压了老宅子那边的人,的一脸诚恳。

    孝子贤妇,简直就是当代最佳。

    村里人张了张嘴,对着这样孝顺真诚的夫妻俩实在是不出什么话来了,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边的老两口要是真能把这样的儿子媳妇逼到不孝的境界,估计是得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来。

    心中又是同情,又是怜惜,大伙围着夫妻俩又叮嘱了几句,这才放人离开。

    凌娇一手牵着妹妹,一手牵着弟弟,这一世似乎她什么都不用做,光靠腹黑亲爹和傻白甜的亲妈就足够把那一家子的人治的服服帖帖的了,所以她重生的目的是什么,是来享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