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马鞍丘激战!
天色刚一擦亮,独立团李云龙率先提起了一把大刀跃出了战壕。
“独立团的兄弟们,都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老子偏偏不信这个邪,同样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他娘的谁怕谁?独立团全体上刺刀,冲啊!”
“狭路相逢勇者胜,杀鬼子了——”
独立团多名战士上起刺刀,拔出身后的大刀,异口同声大吼着,声势震天!
李云龙带着独立团的兄弟们,就像是一群野狼,迅的从峡谷沟两边冲向公路,准备与鬼子后路的辎重部队展开近战肉搏。
独立团部队向来擅长肉搏战,战士们纷纷给枪头上起长长的刺刀,或者里拿着大刀片一路大吼,一路猛冲。
其实,不能八路军战士喜欢拼刺刀,因为武器装备落后,有时候只能被迫去和敌人近战肉搏,白刃战也算是八路军部队的一种战斗风格。
冲在前面的八路军战士,摘下榴弹,或者将榴弹成捆的丢向山路边的鬼子车队。
鬼子后路的辎重部队剩下的人数并不多,加上受伤的鬼子兵恐怕能战斗的人数都不到4人了。
“轰,轰,轰!”
榴弹连续的爆炸开,炸的山路上的鬼子人仰车翻一片混乱。
十几辆车子歪倒在一边,地上三三两两横倒着鬼子的尸体。
“独立团,杀!!!”
一转眼的功夫,独立团战士就冲到了山路边。
鬼子看到独立团战士冲杀过来,纷纷掏出挂在腰部的刺刀,以最快的度上起刺刀。
抗战影视剧上都鬼子拼刺刀会退掉所有子弹,其实并不完全对。
鬼子可精了,他们又不是傻子,退子弹需要时间,而且枪械里完全没有子弹了那就是在找死,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鬼子才会选择退子弹。
李云龙和张大彪冲在最前面,俩人拼刺刀那都是以一敌十的近战高。
他们俩人一冲上去对着鬼子的脑袋就是一顿劈砍,鬼子的狗头纷纷落地。
“呃啊,呃啊,呃啊”
鬼子被独立团大刀队士兵砍的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独立团士兵们里握着枪,娴熟的挥出拼刺技能,无情将刺刀送入鬼子身体内,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独立团的人拼起刺刀来,那股勇猛的斗志真的就像是咬人的野狼。
“杀死鬼子!”
“我们和支那军人拼了!”
双方近战绞杀在一起,相互使出浑身解数至对方于死地。
独立团战士刺刀挑断了就用枪托砸敌人,枪托碎裂了就和敌人抱滚厮杀,或者搬起地上的石块猛砸鬼子的脑壳,直到把敌人砸死为止。
多名独立团战士,分别把山路上的几百名鬼子分切成几段包围住,然后再将敌人一段一段慢慢的消灭掉。
在伏击鬼子的几个团中,楚云飞的部队压力可以是最大的,守在马鞍丘上的35团士兵和鬼子打的也非常的激烈。
因为马鞍丘处于战场的中路,两头受敌,附近是一片高高隆起的山丘,公路下面的地势相对平缓开阔。
35团士兵面对的是鬼子一个大队,和鬼子激战这么久,他们已经打乱了鬼子吉田大队。
不过,鬼子旅团长中村太郎似乎瞄上了马鞍丘这个有利位置。
刚刚中村太郎命令第三和第五大队冒死冲出了伏击圈,多名鬼子迅的向吉田大队靠拢,准备一起抢占马鞍丘。
这些敌人之所以能够溜出伏击圈,主要是有晨雾遮挡了保安团士兵的视线,所以才让敌人溜走了一部分。
中村太郎精通山地作战,他可不会蠢到一直在公路下面两面受敌挨打,只要占领了马鞍丘这个至高点,鬼子部队就能充分的挥出火力上的优势进行反击。
“第三大队,第五大队,吉田大队,拿下马鞍丘,鸭鸡给给!”
中村太郎拔出将官刀,命令部队向马鞍丘起进攻!
虽然这几个鬼子大队都被打残了,加起来不到人,不过,鬼子兵的战斗力还在,只要重新集结起来,战斗力绝对不弱。
鬼子重整旗鼓,只见,一千多名鬼子在雾气的掩护下朝着马鞍丘南侧冲去,重枪组,掷弹筒,迫击炮在后面进行压制。
“哒哒哒——”
“突突突——”
“嗵嗵嗵——”
枪炮声不断,几十枚榴弹狠狠砸在35团官兵的阵地上。
这些鬼子简直是拼了命,榴弹一波接着一波射出去,遍地是弹坑,这猛烈的炮击动静是想要将马鞍丘夷为平地。
35团官兵号称晋绥军中的精锐那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炮兵连快寻找到炮兵阵地,用迫击炮猛烈的进行打击敌人。
之前一战,35团伤亡就不,炮兵连伤亡过半,迫击炮和掷弹筒加起来不过2门,火力和人数上明显弱于鬼子。
因为阵地上的35团士兵视线受阻,前面鬼子的很快就爬到了山丘上。
“鸭鸡给给!”
“鸭鸡给给!”
“鸭鸡给给!”
几名鬼子指挥官大声喊着进攻的口号,鬼子蜂拥一般冲向马鞍丘。
“团座,团座,不好了,鬼子北边阵地冲上来了!”
一名带着钢盔的中尉急匆匆跑来汇报。
楚云飞抖落开军大衣上的泥土,一脸淡然的喝道:“几个鬼子而已,你慌什么?!”
随后,楚云飞亲自带个一个连沿着战壕奔向北边的阵地。
马鞍山北边的阵地已经被突破了,不少士兵正和鬼子在战壕下扭打厮杀,有些打光子弹的35团直接拉响榴弹和鬼子同归于尽。
“35团的兄弟给我冲,夺回阵地!”
楚云飞里拿着一支冲锋枪,身先士卒的冲在前面,带着支援上来的部队四处扫射冲到阵地上的鬼子。
别看楚云飞长的像个斯文人,但是打起仗来可一点不含糊,绝对是个勇猛之人。
“哒哒哒!”
“突突突!”
冲上阵地的鬼子不多,人数大概只有两个分队左右。
双方在阵地上激战了一会,几十名鬼子兵很快就被楚云飞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