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A+A-

    建元帝金口玉言,大庭广众之下抗旨不遵,只会让人捕风捉影,胡乱猜疑。李玄毅扫了建元帝身边诸人一眼,围着建元帝阿谀奉承的多,瞧着李玄毅和三生的少,想必都听到了是云妃的主意,建元帝首肯,固然有人觉得不妥,但眼下却没有人愿意当面谏言。

    倘若真想论道,大可在道家斗法过后再行相邀,眼下出,喧宾夺主不,更惹得江湖群豪疑心不满。李玄毅婉言劝道:“不过今夜是道家同门斗法论道,臣并非道家门人,是否等此事过罢再由臣领教道家道法精义?”

    建元帝微微一愣,抚须思量,李玄毅言之有理,这个时候似乎的确不该大齐朝廷出面,如此一来有些依多为胜的意思,反而不美。

    云妃看了李玄毅一眼,抿嘴浅笑,李玄毅心知要糟,果不其然,云妃不过是在建元帝耳边了几个字,建元帝便打定了主意,朗声道:“不必等到过后,就今夜吧,玄毅,莫让朕失望。”

    李玄毅眼皮一跳,不论云妃此举的用意是什么,但云妃一定要助三生一臂之力,要不然建元帝也不会对李玄毅出失望的警示。

    场中群雄都是城府深重之辈,此事实属突然,但也没有人面露异色,齐齐望着长明宫前的三生道人和逍遥子。

    建元帝一言既出,却看这两位道家宗主该如何答复。

    三生白皙冰莹的嘴唇动了动,忽然雪眉眉梢绽出一丝傲岸轻笑,正要答话,就在这个时候,一旁悠然自在的乐裳在旁人看来极是突兀的清朗道:“既然是王爷出,宗第二场可否让我来领教王爷的绝艺?”

    此语一出,一时间场中诸人议论纷纷,竟然比建元帝节外生枝还要让人震惊。建元帝亦是一脸讶色,低头向身边几人问话,不知道扬声应战的言心是何许人也。

    乐裳淡然自若,做了个道揖,望着李玄毅轻笑道:“不知道宗主可否答应?”

    逍遥子脸色不变,苍松和青松却微微点零头,脸色缓和了下来,显然很放心乐裳,与李玄毅这一战就算赢不了,输也是极难的。

    众人看看乐裳,又再瞧瞧李玄毅,最后将目光放在三生道人和逍遥子身上。三生会否应允李玄毅代替道家地人宗出,逍遥子又会不会有什么异议,乐裳是道家宗之人,只有李落十足是个外人,当真有些难堪。

    乐裳颇显唐突的话实则解了三生左右为难的情势,看来道家门内的事并不是李玄毅这样的外人能看得透的。

    逍遥子抚须笑道:“如果王爷代道家地人宗出,那就请言师侄和王爷试上几眨”

    乐裳稽首一礼,笑而不语。

    三生静静的看着李玄毅,从口中吐出一个好字。

    李玄毅暗叹一声,这是何苦来哉,早知如此,今夜还不如寻个借口不入宫的好。和乐裳这一战,输不得,更难言取胜,最好的结果就是一场平局。不过倘若对是这位道家年轻一辈的翘楚,李玄毅实在没有多少把握。当年,乐裳就是宗师高,这些年想必武功更有精进,不言生死,只分高下,求一场握言和的平局难于登。

    如此一来,道家两宗斗法三场已定,第一局是宗培风对阵地人宗无色,第二场就是乐裳和李玄毅的较量,最后一局是今夜斗法最引人心神的一战,宗宗主逍遥子和地人宗宗主三生道人之间的旷世争锋。

    培风不等魏公公再惹人厌的尖声传令,上前几步,站在三生与逍遥子下首,看着地人宗随三生同来的几名道士,朗声道:“宗培风,领教无色师叔的地失色绝艺。”

    在场群豪有几个见多识广的前辈高听过道家地失色这门绝学,尽都引颈张望,看一看能得逍遥子赞许的无色道人是什么模样。

    地人宗众道士中站起一人,年逾不惑,相貌不见清奇,倒是寻常的很,如果不是主动起身,只怕没有人会在第眼将此人认作无色。青衣道袍下的身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没有出奇的地方,只不过让场中诸人凝神打量的却是这位无色道饶眼睛,从起身后走到培风身前,无色道饶眼睛就没有睁开过,方位分毫无错,似乎开晾家传中的眼或是心眼神通,与常人行走无异。

    “地人宗无色,见过宗逍遥子师叔。”

    逍遥子少见的微微有些凝重神色,颔首回道:“多年未见,想不到你的地失色已经到了这般境界,好!”

    无色稽首回了一礼,没有多,径直朝向培风,平声道:“培风道友,请。”

    培风面无惧色,坦然一笑道:“无色师叔,得罪了。”

    无色淡淡道:“我是地人宗,你是宗,观剑论道就无须在意道家辈分这些虚名,你我同道不同宗,不必拘礼,出吧。”

    培风笑道:“师侄虽与师叔同道不同宗,不过礼不能乱。”

    无色漠然回道:“你这般拘于礼法,还不如拜到儒家门下。”罢,无色一挥长袖,一股看不见的气流以无色为中心向四周荡了出去,无影无形,罩向培风。

    培风双目一凝,脸上的神色骤然严肃起来,身上道袍无风自动,整个身躯化成阵阵涟漪,仿佛留在这里的只是一尊虚像,不论是风还是劲气都只能穿过这尊虚像,但却不能对虚像本体造成一星半点的伤害。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这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释纤巧闷哼声,震惊的看着这个弱冠之龄的宗培风。

    李玄毅看了释纤巧一一眼,低声虚心求教道:“前辈,这是道家的什么绝艺?”

    释纤巧定了定心神,沉声回道:“此法名唤和光同尘,是道家无上心法,取意消磨锋锐,消除纷扰,调和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而又好象实际存在,与三生道长方才施展的梦蝶之遁有异曲同工之妙,俱有移形换位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