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塞外商团

A+A-

    直到月亮重又落下沙丘,风沙才渐渐下来。

    沈青青摘下帷帽,抖去上面堆积厚厚的沙土,四下一望,“是后半夜了,这附近常有大风沙,不想恰好教我们遇上。”

    方扶南从藏身的岩石后走出,借着零落的星光随意掸去肩头砂砾,“在风沙里看不清道路,不知走到了何处?”

    沈青青向前走了几步,向北望去。

    夜色里,远处一道月牙形的地方尤为漆黑醒目,里面不时闪现出星光的倒影。

    “那是……沙丘湖。”方扶南向前走去,仰头量四周景物。

    他带着钰哥儿跳下沙丘湖,湖水不深,湖面也并不宽阔,两人挣扎片刻,便爬上河岸。

    在苇草丛中等待良久,却未听见追兵追至的声音。

    他大着胆子拨开苇草,带着幼弟穿过一片荒漠爬上三危山,于第二日朝霞满天时走进花钿关,找人询问,却被告知那一年乃是炎和七年,而非炎和二十年。

    也没有桐城方氏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治罪,流放塞外。

    便是这条路啊,带着他从惊惶恐惧一路走来,走到扭转命运、功成身退的路上。

    “要去看看吗?”沈青青轻声一笑,“沙丘湖边的山上,也设有瑶花祠,风沙还未完全停止,去那里暂避一夜也好,只不知徐隽和绿萝可在一处?若失散了,倒是棘手。”

    “要去瑶花祠么?还活着的时候却要与自己的神像相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方扶南迎着风沙缓步下山,在柔软的沙地上留下一串断续的足印。

    通往沙丘湖的路不长,沈青青却走得很慢,不时四下望去,似乎在倾听什么声响。

    无数砂砾在身边嗡嗡作响,虽然被猛烈的风声掩盖了大半,但静心去听,仍旧能听到一些。

    “是沙子在唱歌,你知道它们在唱什么吗?”沈青青一边踏上通往祠堂的石阶,一边笑道,“当年羌人暂退后,颜晗带我游览塞上,他曾告诉我,有时月明之夜,大漠中会忽然出现满地雪白琼花,但等人们走近去看,便全消失不见了。”

    “或许只是一个传罢了。”方扶南轻拍生在石阶旁的一株梭梭木,“这地方也只有些这样的草木,如何能有花?”

    “但有很多人见过。”沈青青在瑶花祠门外停步,风沙出停,一片寂静的大漠中,唯有砂砾轻轻鸣唱着无名的曲调,“塞上的军民都相信,砂砾们是在歌唱琼花的美丽。”

    祠堂的门虚掩着,门内传来一个女子活泼的声音,“义父,据塞上瑶花祠的长公主像是漠北军祭酒亲手所塑,最有长公主的神韵,您觉得呢?”

    被他称作“义父”的人沉吟一会儿,道:“确有几分相似,但阿青应该比这更……凶一点才对?”

    “我却觉得,该是更顽皮一些呢。”女子又轻笑一下。

    “唉,如今争这些也没用。”男人的声音涩下去,“你看,我这老骨头倒活到了现在,可阿青她……”

    沈青青漠着脸推开门,如一道幽魂一般站在黯淡的星光下。

    席地坐在殿内的女子茫然起身,“也是在风沙里走失的旅人吗?我和义父是漠北跑生意的胡子商团的商人,这里有一些干粮和马奶酒,一起来……”

    女子犹疑一下,眯起眼,似乎想将出现在面前的少女看得更清楚一些,“你是……?”

    方扶南赶上来,敏锐地察觉到沈青青情绪波动,拉一下她的衣袖,“青青,怎么了?”

    “你怎么了?”沈青青双手将祠堂的大门推到洞开,越过那女子,大步跨进正殿,质问道,“皇伯父,我哪里凶了?”

    “噢!”盘坐在蒲团上大口咬着羊腿的男人跳了起来,移过火把细看一眼,嬉皮笑脸的,半点惊讶也无,伸手去拍她的肩,“哎呀,是阿青啊,你看我就知道,你这机灵鬼,天下人都死绝了也轮不到你呢……”

    “您怎么会在这里?”沈青青避开他伸过来的手,劈手夺过火把,挂在亭柱上,“不是在北羌攻城时,战死城下了么?您怎会在漠北?!”

    “青青,他真是……”方扶南听了几个来回,心中诧异。

    不过既已有了一个死而复生的例子在眼前,即便面前这全无正经、一身商人扮的中年男子真是孝清帝,他也半点不会惊疑不信。

    “嘿嘿,这个嘛。”孝清帝讪讪放下羊腿,一把抓起马奶酒,企图蒙混过去,“阿青,你看着塞外也别有风情……”

    沈青青冷哼一声,袖中蓦地斜出一支羽箭,怒道:“您到底还要编多少谎话?徐老几日前才逃往北羌大营,眼看兵乱将要第四度被挑起,您眼中当真只有无边风景,再没有半分家国社稷吗?!”

    “嘶!”孝清帝被锋利的箭镞吓得倒吸一口凉气,抬手按下她手中羽箭,骂骂咧咧地埋怨道,“真是的,女孩子家家学什么武?你就该跟在皇伯父身边,一起吟风弄月,看遍这天下风光,管什么劳什子兴替存亡?徐老头觉得咱们都是朽木,就让他自己上,管他做什么?”

    沈青青将羽箭往地上一掷,“……这话你自去与徐老。”

    “我才不去!”孝清帝仍旧抓起羊腿啃了起来,嘀咕道,“我要那千里江山有何用?我曾有它,可我看过半眼没有?什么都没有,我上半辈子连皇城都没踏出去过!”

    一直静静立在一旁的女子走上前,向沈青青行了一礼,借着外间渐渐明朗的起来的天色量沈青青,“民女吴三娘参见长公主殿下。殿下容貌与十年前丝毫未改,然眼中神色坚毅,眉间隐有忧患之色,非复旧时顽皮,想来您也经历颇多。”

    “是你啊,吴家姐姐。”沈青青收起怒容,冲她一笑,“我嫂子过世了,你愿意回去么?”

    吴三娘一怔,随即笑道:“我早已过惯了闲散日子,怎会回去?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