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等待是最煎熬人,又因在县政府门卫处,三人端端正正地坐着,连的王翱也本能地学着大人的模样,挺直背,双手放在膝盖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半个时,一个时或许更久。王善娘看着脖子僵住的王翱,忽地站起来道:“李叔,难得来次县城,我跟弟弟两人去逛逛。”
李抗日看了一下县政府开着的大门,没有人出来,又扭头看了看认认真真地坐着的王翱。
“你和翱儿也别这样坐着,站起来在屋里转转。”李抗日道,“再等等吧,应该是找人检查去了吧。”
王善娘立马明白,这是怕他们捐了一个假人参。有人把萝卜认成人参,总不会有人把人参成成萝卜吧?这么久的时间还没有查个明白?
王善娘禁不住问:“李叔,里面是不是没有人懂人参?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确定是不是人参?李奶奶比他们历害多了,仔细瞧了几分钟就看出来这是人参,还能确定年份呢。”
懂人参的人,不外乎两种,一是采参人,二是药铺的人。这一方水土不适应人参的生长,自然也没有采参人。李家也不像是开药铺的人家,生产队上现还有个赤脚郎中,大家平时还称那人为郎中,可没有人称李家的人为郎中,也没见人去李家拿过药。可昨天李奶奶一拿到人参就能确定那是人参而不是萝卜什么的,那样子极像是个懂人参的行家。王善娘她去找李奶奶,只是因为和李家熟悉,给李家人看看,倘若他们不认得,必定也会帮着让别人看看。不想歪正着,竟然让她发现李奶奶是懂人参的高手,这样看来李家绝不像是简单的人家。
王善娘一双眼睛冒着精光,李抗日那里不明白她是对他们家起了好奇心。李家的事队上没人不知晓的,只是时间久了,不大有人提起罢了。李抗日了不大愿意提起上辈人的事,含含糊糊地了一句,“你李奶奶年轻的时候认得几株人参。”
这话信息量太大,重点还是几株而不是一株,也对,若是一株,李奶奶也练不成火眼晶晶。是指李奶奶年轻的时候结识过有钱人?或是碰巧得过几株人参?若李家曾经是地主,富有的士绅,可李家的成份明明是贫下中农。
王善娘揣着一肚子的疑团,疑惑地望着李抗日,希望他给解解惑。偏这时有人从县政府的大门出来朝他们走来,来人自称林,是才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家里根正苗红,给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今年毕业又因和林干事有个绕七拐八的关系,给分配到县政府当个秘书。
林长相斯文,初一看像是城里长大的人。他让王善娘三人跟他县委办公室。
听了这话,李抗日下意识地整了整衣服,王翱也学着拉了拉自己的满补丁的衣服。王善娘昂首牵着王翱的手跟着林往县政府办公大楼去。
林听有人捐献几十年的人参,既便他从来没有见过人参是何模样,也知道人参在他们这个地方是个稀有物。何况这人参不是几年份的而是五十年份以上的人参,拿着去卖起码可以卖个上百元,对县城里的普通工人来差不多是一年的工资了。于是对于没谋面的捐献者,有着如此高尚的品德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林天然生起了好感,主动请缨来迎接捐献者。
但当他听李抗日道这人参是面前这个不及他腰高的娃娃捐献,心里有些失望,这么的娃娃懂啥啊,惦记得不过是吃。转眼又想,不定这个娃娃从受家中环境影响才早早的具备了高尚的情操,比如像他,他的爷爷过鬼子,他的爸爸参加过了保卫战。
林和颜悦色地对王翱道:“同志,告诉哥哥,你为什么想着把人参捐给政府?”
王翱不禁望着王善娘,这个问题姐姐没有教过,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王善娘在一旁翻了个白眼,她倒是想卖,可是敢卖吗?卖给谁呢?
李抗日搓搓着双手,笑着:“林同志,这人参是翱儿发现的,至于捐献,是他姐姐的主意。”李抗日朝王善娘使了个眼色。
林的双眼立刻转向了王善娘,眼中含有期许,隐隐有所期待。
王善娘挺直了背,“这片土地养育了我。”
“然后呢?”林提醒道。
“没了。”偏王善娘的嘴里蹦出不合时宜的两个字。
“你再想想?比如你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有着高尚的觉悟……”林循循善诱。
“那是啥?”王善娘一双黑漆漆的眼眸中全是茫然。
林的额头深深地皱了起来,掩饰不住心中的失望。再等李抗日了王善娘姐弟俩家中的情况,林心道怪道没有啥觉悟。也没有了开始的热情,一言不发地引着三人去了办公室。
屋里坐了好几个人,其中一位正是王善娘上次见过的那位伯伯。王善娘不禁朝他笑了笑,道:“伯伯好。”
“王善娘,这是我们县委书记刘书记。”林干事介绍道。
王善娘不知道这个年代见着当官的要如何行礼,偷偷地瞄向李抗日,不想李抗日正扎着手,不知该如何是好,原以为见着个干事就不错,没想到还见着县委书记,心里怪紧张的。
“坐,坐下话,不要怕,我不是老虎。”刘长征开着玩笑。
王善娘故作羞涩地笑了笑,她可是记得上次她扮的是一个胆没什么见识的姑娘。
刘长征指着王善娘道:“这是老熟人了,朱刚那事还多亏了这个姑娘,要不我们还让他给蒙在鼓里以为他是个好同志,好干部。”
刘长征又指着李抗日道,“李同志,辛苦你,送两位同志上县城。”
李抗日忙起身道:“乡里乡亲的,搭把手的事,无碍。”
“坐,坐下话。”刘长征招呼李抗日坐下,又问:“同志,有什么要求没?”
重点来了,王善娘知晓这个时候她应该没有要求才对,但她现在只是个七岁的姑娘,不该表现的那么有“心计”。王善娘想了想,捏着衣角,低下头弱弱地道:“书记,天冷起来了,我和弟弟没有冬衣也没有棉被……”
屋内几人面面相覤。李抗日连忙把王善娘姐弟俩家里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刘长征眉头深锁,问:“你们今年收成怎么样?往年呢?够吃吗?”
李抗日道:“头几年还行,今年收成差点,光吃干的肯定不行,加上稀的再合上些菜,一年也尽管够了。”
“雨水怎么样?”刘长征继续问道。
于是原本是捐献会议突然转了风向成了民生的会议。
刘长征问了不少问题,还拿笔作了些记录。
最后,他又看向王善娘,问:“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王善娘继续捏着衣角,“可以给些钱吗?”
有钱心中不慌,而且她手中的钱也可以趁机摆在明面上。
屋内的空气一下子凝固,死一般的沉寂。王善娘心中叹气,看来是不能提钱的,她的算落空了,不由的垂了头。
李抗日急得跳脚,怎么突然提到钱了,这不是变相地卖吗?又不敢给王善娘使眼色,心里急得没法,直抱怨自己在路上怎么没有多几句呢。
刘长征深深地看了王善娘一眼,道:“你要钱做什么用?”
“我想上学,我弟弟也要上学,可我没有钱。”王善娘低低的声音,一瞬间她想到绝好的理由,其实也不算理由,她也算和弟弟一起上学。
就是这低低的声音像是一棵救命草给屋内注入了一股活力,屋内众人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丝笑容。
“爱学习是个好孩子。”
李抗日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个王善娘刚才差点吓死他了。
刘长征大手一挥,道:“你和你弟弟上学都免费。”
“真的?”王善娘欣喜万分,一双眼中有晶莹的泪珠划过,看得众人又是一番感慨,对他们姐弟俩的印象有好上几分。
见着他们的神色,王善娘吁了一口气,没白费功夫,看来他们对她印象不错,估计东西应该给的大方吧。
“刘书记的话还有假的?”林干事道。
“谢谢书记,谢谢大家。”王善娘站起来拉着弟弟,姐弟俩朝屋内的众人鞠躬道谢。
一时屋内其乐融融。
刘长征向王翱招手,“同志到伯伯这里来,这次你可是大功臣,这个人参是你发现的,功劳不少,你想要什么呢?”
林干事上次和王善娘姐弟俩个交道,知道这两人胆,尤其是这个的,特别的胆子。她走过去牵着王翱走到刘长征身边,又道:“别怕,告诉刘书记,你想要什么?
王翱回头看着王善娘,见她点了点,才回过头,软糯地道:“那我可以要桂花糕吗?我姐姐我很的时候吃过,我爸爸给我买的,我想再尝尝,不多,只要一点点就好。”王翱举起根手指头掐了一下,“就这样长,行吗?”
刘长征等人刚才从李抗日的口中已知道这两个孩父母双亡,这会听着嫩生生的孩子话,眼中不禁有些湿润,“行,伯伯给你买桂花糕,好多桂花糕。”
王翱一张脸顿时笑了,跑到王善娘身边,“姐姐,我们有桂花糕吃了,桂花糕吃了。”
王善娘再次朝刘长征道谢,不是为桂花糕,只为那份心意。
作者有话要: 明天还的去修电脑
今天去了没有卡卡的响声
回来就有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