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回京

A+A-

    凤寥回到薛州府后衙时, 雍若正坐在廊下喝茶乘凉, 一个太监在旁边扇。

    “这天气热得,跟蒸笼似的, 能把人给蒸熟了!”他径直走到雍若面前,端起她那杯凉茶一饮而尽。旁边侍立的一个太监,十分机灵地拿着另一把大蒲扇过来, 给凤寥扇。

    雍若见状, 笑着拎起茶壶又给他盛了一杯,他再次一饮而尽。

    两杯凉茶下肚, 凤寥才觉得舒服了些。他抹了抹额头的汗珠,看看屋檐外的似火骄阳,忍不住叹息:“究竟什么时候才下雨啊?”

    “这是老天爷管的事, 谁知道呢?”雍若觉得,再不下雨降温, 真的要热死人了!

    要是有天气预报就好了。虽然前世的天气预报经常不准, 但聊胜于无啊!

    好怀念前世的空调和冷饮啊!泪目……

    虽然她现在享受着统治阶级的待遇,有专人扇, 可这样的天气里,扇子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你若实在热得慌, 不如把外衫脱了吧!”雍若对凤寥。这时代的贵族服饰,哪怕是夏装, 也至少两层。

    好怀念前世的背心短裤啊!继续泪目……

    凤寥迟疑了一下, 十分干脆地脱掉了外衫, 丢给了侍立在一边的太监, 只穿着一件薄绸中衣,坐在了雍若的对面。

    若是其他季节,他可以跟若若并排坐着,依偎在一起。

    现在这天气……还是算了吧!若若还穿着两层衣服呢!别把她热晕了。

    那个接了凤寥衣服的太监,飞快地跑进屋里将衣裳放好。

    凤寥又端起凉茶喝了半杯,才慢慢起了今日审吴二和袁城的经过,想与雍若交流一下。

    雍若就笑着问他:“你为什么会认为是你大哥凤宽,而不是你二哥凤实?现在,所有证据不都指向你二哥吗?”

    她觉得:凤寥没有被表面的证据所蒙蔽,没有直接认定是凤实在幕后指使,这简直是一种质变啊!

    “因为袁城太直接地把脏水往我身上泼了。”

    他开始把自己的思路分析给雍若听:“袁城和吴二的话是矛盾的,所以这两个人,必定有一个人在撒谎。从这段时间两人的表现来看,有九成以上的可能是:袁城在撒谎。

    “如果撒谎的是袁城,那么他就很清楚刀柄里的那封信,跟我这个受害者没有任何关系。他那样,只是想拖我下水。”

    雍若又问:“他为什么要拖你下水?”

    凤寥点了点头:“对啊,他为什么要拖我下水?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这样看:把我拖下水以后,对谁最有利?

    “对于袁城本人来,这个时候如此激怒我,对他本人没有丝毫好处。所以最后得利的,只能是他背后的指使者。

    “我爹是皇伯父的亲弟弟,而他只有三个儿子。如果两个嫡出的儿子成了死对头,一个指责对方阴谋暗杀自己,另一个指责对方栽赃陷害自己……

    “鹬蚌相争,最后得利的就会是那个庶出的长子。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分析得有道理。”雍若点了点头,继续充当论文答辩的考官,“那有没有可能……袁城只是想维护英亲王,这才将你拖下水?他或许只是想否决掉这份证据的真实性,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凤寥道:“袁城能策划出马家村那样的杀局,能安排出环环相扣的流寇作乱,心思不可谓不缜密。

    “如果他真心想要维护我二哥,在这封信被发现时,就不会直接把脏水往我身上泼,而是会拖吴二下水。他可以:这封信是吴二偷偷换的,他一点儿不知情,然后让我们去拷吴二。”

    “把吴二拖下水有什么好处?”雍若反问。

    凤寥的手指在茶杯上画着圈,一边想一边:“一,可以报复吴二出卖他的仇;二,可以在我这里替我二哥争取到一些同情;三,可以让我意识到:有人在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争取让我和我二哥同仇敌忾……

    “这样做,可比直接拖我下水更有利于我二哥。

    “你想想看,将来朝廷对质,若有我这个受害者兼亲弟弟替我二哥话,为我二哥担保作证,对我二哥的处境才会更有利吧?这可比我们兄弟俩疯狗似的互相攀咬,强太多了!”

    “也许袁城只是情急之下,下了一步臭棋?”

    凤寥慢慢摇头:“袁城不像是这样的人。他那样心思缜密的人,在落网之后,就应该想到那封信有曝光的可能,不会事到临头才来想招,自然也不会有情急之下的错误决定。

    “而且,如果袁城真心想维护我二哥,就不会把那封要命的信藏在刀柄里随身携带。难道他想不到自己有失手被擒的可能吗?将信藏在一个远离风暴中心的安全之处,岂不是更加稳妥?”

    雍若点了点头,真心觉得凤寥想事情比以前周全多了。

    她又问:“那有没有可能……袁城拖你下水,只是在报复你?”

    凤寥继续摇头:“报复我,会比继续维护他一直拼命维护的人更重要吗?

    “他可是在受了重刑之后,也没有供出这封信来。没道理一看到这封信出现,就突然觉得报复我更重要……若这样,他那些岂不白挨了?”

    “如果袁城的目的,真的是离间你们兄弟,他为何不主动将这封信交出来?他不怕这封信见不了天日吗?”

    凤寥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才:“因为他知道吴二会出来!由吴二供出这封信来,会让这封信的真实性、可信度更高。

    “袁城和吴二都是五虎峰的山贼,认识的时间应该不短了。袁城那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吴二是什么德行。或许,吴二能发现刀柄里的秘密,本就是被袁城利用了。

    “再退一步,就算吴二没有将这封信招供出来,以后,袁城也有的是机会‘露马脚’的。”

    “那如果撒谎的是吴二呢?你了,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雍若淡笑着问凤寥。

    “如果撒谎的是吴二,那么,这封信就更加与我二哥无关了。策划刺杀的是袁城,带人造反的也是袁城,袁城受了重刑后,也一口咬定不知背后主使是谁。那么,又有谁会利用吴二,在袁城的刀柄里塞上这样一封信,将我二哥推到这样凶险的一个嫌疑之地?”

    雍若朝凤寥竖了个大拇指:“分析得好!我没有疑问了。”

    她有些感慨地想:凤寥同学成长得很快呀!这样也好,自己以后可以少操一点心。她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爱徒出师了”的复杂情绪。

    “你也觉得我分析得很对?”凤寥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她。

    那模样,简直像是一个学渣突然考了满分,在扬眉吐气地求表扬。

    雍若点了点头:“是!我觉得你分析得很对。不过,一切分析、猜测都是虚的,要有确实的证据才能真正下结论。这一个原则,至关重要。”

    凤寥隔着桌子捏了捏她的手,笑道:“我会的。”

    想明白了刺杀事件的幕后因果,凤寥就不准备再理会这件事了。

    他算第二天就去别的地方巡视救灾情况,继续履行自己钦差的责任。

    至于追查幕后真凶的事,回京交给皇伯父去办比较好。

    他这个受害者回避了,也免得落下借机陷害谁的嫌疑。

    可是当天晚上,一名钦差快马加鞭赶到了薛州。

    这名钦差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召凤寥即刻启程回京,鲁南之事由新任钦差全面接手。

    同时,这名钦差还代表皇帝,将苏名剑骂了个狗血喷头,并威胁苏名剑:再有丝毫疏忽,朕砍了你的脑袋当夜壶。

    苏名剑被骂得浑身冷汗,赌咒发誓再不敢了。

    凤寥对于鲁南之事,虽然还有些放不下,可圣旨已下,他也没有抗旨的余地。

    于是,他当天就与新钦差办了交接,第二天就带着雍若,冒着酷暑启程回京了。

    回去的路上,天气不仅越来越热,还越来越闷。

    为避免热出病来,他们都是早晚赶路,中午最炎热的那一段时间就找个荫凉地儿歇一歇。

    这样走走停停,还没有走出鲁南,暴雨就倾盆而下。

    暴雨下了一天一夜,然后又转成中雨,下了两天多。

    雍若和凤寥被困在客栈里,与客栈里的掌柜伙计一起喝了顿酒,庆祝“久旱逢甘霖”的大喜事。

    等天色放晴,道路基本晒干,凤寥等人继续赶路时,发现原本蔫答答的草木和庄稼又重新有了精神,心情十分的好。

    她心里有些遗憾,可惜这时代没有电视、没有新闻。

    不然的话,马上就可以知道降雨的范围有多大、对旱情的缓解是否有决定性作用了。

    回到京城,正好是八月初七。

    凤寥回府洗漱以后,就进宫去面圣复旨了。

    雍若去摸了摸她的那些驴子。攒了一个多月,这些驴子身上的积分已经将近一万点了。

    看着增加的系统积分,她心里十分踏实:稳定的收入,果然是幸福的基础啊!

    留守京城的玉净,告诉雍若一个大八卦:“最近京城王公贵族家的女眷,好多都有了身孕呢!有好些人年轻貌美的时候不开怀,如今都半老徐娘,倒是老树发了新芽。

    “舒郡王妃年轻时为了子嗣的事,不知拜过多少神佛,白扔了多少银子。如今她都三十多岁了,也没有再去求子了,却跟庶子媳妇一起怀了头胎。

    “荣川郡主今年也三十岁了,原本已不再指望自己能生孩子,正算给仪宾纳两房宜生养的良妾绵延子嗣,谁知竟突然有孕了。这一下,纳妾的事也顺势就搁下了。

    “英亲王府的林侧妃上半年还三天两头地病着,如今竟然也有了身孕……

    “夫人,你这些事奇不奇?”

    雍若十分惊奇地看着她:“还有这样的事?”

    玉净点点头:“这是真的!现在,那些意外怀了胎的贵人们都在猜测:究竟是拜对了哪一尊神佛,竟能有如此意外的福气?对这事儿,京城里众纷纭,什么的都有。那些寺庙道观里的香火,倒是前所未有的旺盛。”

    “所以,夫人……”完了八卦的玉净,瞄了瞄雍若的肚子,吞吞吐吐地,“夫人与王爷一道出去了这许久,可有……好消息了?”

    雍若轻咳一声,脸色平静地:“没有。”

    玉净脸上便露出一点遗憾之色:“那……那夫人可要好好调养一下身子,争取早日生个哥儿来。明年春天……可就是选秀之期了。”

    言下之意很明白:趁着正妃未入门,先生个哥儿占一点先机。在皇族之中,有子和无子的妾室,是截然不同的待遇。

    雍若淡淡地:“子女缘分是注定的,非人力可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吧!”

    生什么孩子啊?她又不是凤寥的老婆,不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

    凤寥从皇宫里回来时,带回来两个消息。

    一是鲁南的奏报已经快马加鞭送进了宫里:鲁南普降甘霖,旱灾灾情基本缓解。

    二是皇上有旨,宣雍若明日入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