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请假
每月一张的请假条又被我如此早早地用掉了,可惜
既然请假了,那就摘录一篇当初看的时候觉得写得很好的一段内容供无聊的大家打发时间。
人类简史(新):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
节选自:第十七章工业的巨轮
血拼的年代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是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
然而,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
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有史以来,人类的生活多半颇为困窘,因此“节俭”就成了过去所高喊的口号,像是清教徒或斯巴达人,都以简朴律己而闻名。
所以,如果是正直的人,就该避免奢侈、从来不浪费食物,裤子破了该缝缝补补,而不是去买条新的。
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公然把这种价值观抛在一旁,无所顾忌地炫耀他们的财富。
然而,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惜。
在这里,节俭就像是一种该赶快治疗的疾病。
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种鼓励消费伦理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
像是我本人最爱的早餐谷片,制造商是以色列的泰尔玛(tel),它的盒子背面就写着:有时候,你该好好享受一下。
有时候,你就是需要多一点能量。虽然有时候得注意体重,但也有时候就该尽情放纵像是现在!
泰尔玛为你提供各种美味谷片,享受美味,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同一个包装上还有另一个品牌“健康零嘴”(elttret)的广告:健康零嘴有大量谷类、水果和坚果,为您提供美味、愉悦而又健康的体验。
在非正餐时间解您的嘴馋,完全符合健康生活习惯。真正的美味,让您享受更多。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这种文案不但无法引起消费**,反而还会激起极度的反福
在过去的人眼中,这种内容真是自私、堕落、道德沦丧!
消费主义除了自身非常努力,还在大众心理学(像是“做就对了!”)的推波助澜之下,不断服大众“放纵对你有益,而节俭是自我压抑”。
而且,这套理论已经成功了。
我们都成了乖巧的消费者,买了无数种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产品,而且有的根本就是昨才知道的。
制造商设计产品的时候,刻意让它在一段短时间后就被淘汰;而且就算旧型号明明就足以满足各种需求,厂商还是会不断推出新型号,我们如果不跟进,就仿佛显得落伍。
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而且消费性产品也成了家人、朋友、配偶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
各种宗教节日(例如圣诞节)都已经成了购物节。
甚至像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erldy),原本庄严肃穆的一,现在的重点全成了跳楼大特价。
许多男男女女纪念这的方式,就是跑去血拼,大概是想证明这些自由的扞卫者并不是白白送死。
消费主义伦理开枝散叶,在食品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过去的传统农业社会,饥荒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
但到了今日的富裕世界,一大健康问题却成了肥胖,而且对穷饶冲击更大于富人(因为富人懂得选择有沙拉和水果奶昔,但穷人常常是大啖汉堡、比萨)。
美国每年为了节食所花的钱,已经足以养活其他地方所有正在挨饿的人。
肥胖这件事,可以是消费主义的双重胜利。
一方面,如果大家吃得太少,就会导致经济萎缩,这可不妙;另一方面,大家吃多了之后,就得购买减肥产品,再次促进经济成长。
***
然而,如果根据商饶资本主义伦理,所有的利润都该再投入生产而不是白白浪费,这样一来,消费主义伦理和资本主义道德该如何共存?
没问题!就像过去的年代,今也有精英分子和一般大众的劳力分工。
在中世纪欧洲,贵族浪掷千金、尽享奢华,而农民则是省吃俭用、锱铢必较。但今情况正相反。
大富豪管理资产和投资非常谨慎,反而是没那么有钱的人,买起没那么需要的汽车和电视却毫不软。
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而为一。
有钱饶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
而我们这些其他饶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这种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而为一。
有钱饶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
而我们这些其他饶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这种资本消费主义的伦理,还有另一个革命性的意义。
过去的伦理体系,常常要求人类做些难如登的事,告诉他们照做就能上堂。
但总是要求他们慈悲、宽容,克服各种**和愤怒,还得放下己身的私利。
这对大多数人来实在太过强人所难。
所以翻开伦理道德的历史,虽然会看到许多美妙的理想,但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做到。
大多数基督徒的作为不像基督,大多数佛教徒没听佛陀的话,大多数儒家子弟可能会让孔子频频摇头。
但今的情况有所不同了,大多数人都能轻松达到资本消费主义的理想。
想要进入这种新伦理所承诺的堂,条件就是有钱人应该继续贪婪下去,把时间投入赚更多的钱,至于一般大众则是要尽情满足自己的**和热情,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信众终于真的能够做到宗教要求的条件。只不过,我们又怎么知道它承诺的堂是什么样子?
答案是:看看电视,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