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番外

A+A-

    户部尚书马兴邦带着几名文臣从乾元殿中出来,温渺也在其中。

    归降大周之后,这位大儒并没有如大多数人预料的那样归隐田园,而是选择了入大周朝廷为官。

    南陈国灭之后,南陈的官员和士兵原意为新朝效力的比秦诺原本预料中的多,未尝不是因为他带动的功劳。

    见到方源,温渺含笑招呼了一声。

    方源注意到他们几个中都拿着东西,温渺笑道:“皇上赏赐的炭笔和纸张,内府新出品的。用这个不必磨墨,记录东西和计算数字都方便多了。”

    方源早就见过,这玩意儿最早在军中和商旅之内普及开来,毕竟在外行走不便,笔墨纸砚布置起来都麻烦,用这个记录点儿东西简直太方便了。内府新出品的这一款,字迹格外清晰,想必不久就会在民间流行开来吧。

    进了内殿。年轻的皇帝正俯首在案头,里的笔杆子摇着。

    见到方源进来,他心烦气躁地将桌上乱七八糟的纸张一推。

    “正在跟一帮老头子掰扯今年的支出方案呢,计算起来好麻烦。”

    年轻的皇帝抱怨着,要是有个计算器就好了,赞美现代科技,古代的算盘真是太难用了!

    方源已经习惯了皇帝这种偶尔蹦出的莫名其妙的话语,上前替他将桌案上乱七八糟的折子和文书收拾好,目光扫过桌案角落的一摞白纸。

    纸张细腻洁白,一看就是上等品。方源问道:“这就是之前内府新出品的白环纸?”

    最近格物司又对纸张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将上等纸的造价降低了一半以上,工艺流程也有所简化。

    “是啊,朕决定在今年将之推行天下。”

    “内府又多一桩收益,皇上的内库不久便可尽复旧观了。”方源笑道。

    “不是将纸贩售到天下,是将制作工艺推广出去,让天下的造纸作坊都能够升级。这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降低纸张成本。”秦诺解释道

    这个答案出乎方源意料之外。

    对他疑惑的神情,秦诺细道:“不同的物品,处置方式当然不一样。琉璃酒水这些,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靠着他们来赚银子,丰富朕的金库。而纸张这些都是日常用品,将之放于天下,是造福于民。也有助于文字的传播。”

    中国在农耕社会发展了几千年,文明进程缓慢,秦诺感觉,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文化的传承效率太低。在古代,书籍非上流社会的人无法接触,加上为了节省纸张,很多记录都尽可能地减缩,能用三个字明的不用五个字。

    笔墨纸张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更廉价便捷的工具才能让知识传播地更广泛准确,才可以造就更多的人才。否则,就算爱因斯坦投胎到了古代社会,接触不到文字,一辈子也只当个农夫。

    “不过内府的生意也不能放松,不知道这一趟出海,能给朕带回多少银子来。”秦诺畅想着满载而归的商队。

    自从北疆返回之后,今年开春,内府迫不及待重整生意,就在上个月,利用改建的船队,十二艘大船从安东港出发,往东瀛航行而去。下个月第二支船队将要起航往南洋方向。

    这是秦诺海贸生意的第一次试水。

    船上装载的货物种类丰富,数量却并不多,这一趟船队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地方文化和市场,采购地方特产,打通商贸渠道。

    东瀛和南洋,以前也有冒险的行商去过,都有固定的航道,所以秦诺并不担心这一趟远航的成败,差别只在收获多少罢了。再过几个月,将要有更庞大船队准备往遥远的西洋土地探索。那才是耗时长久的大工程。

    需要筹备的不仅仅是船只,还有各类人才秦诺发愁地想着。

    方源笑问道:“皇上这些天不要太烦躁,心经脉不畅。”

    秦诺不置可否地哼唧了一声。

    收拾好东西搁在一边,秦诺将腕伸出,方源抬按了上去。

    温热的内力沿着经脉游走,温润舒坦。秦诺浑身都透着一股懒洋洋的倦意,简直忍不住要睡过去了。

    “皇上的伤势没有什么大碍了,这样臣也能走得放心些。”方源笑道。

    他明日就要启程南下了。今日入宫一趟,除了禀报军务,主要就是担心皇帝的功体。

    “朕早就没事了。偏偏你们还这么操心。”秦诺抱怨着。

    方源无语地看了他一眼:“皇上再来这么一出,只怕半个朝廷都要吓得瘫痪了。”

    他的是半个月前的一场乌龙。

    提起这件事,秦诺也满心无奈。

    事情是半个月前的一个夜晚发生的。

    返回朝中几个月了,秦诺顺利地跟秦芷交换过来。在宫中憋闷了一年,秦芷迫不及待去别庄行宫游玩了,秦诺则接了阔别一年的朝政,恢复了每天上朝批折子的枯燥时光。

    忙碌的间隙,秦诺对自己的武功修为也没有搁下。自从出门一趟,秦诺彻底认识到武功的重要性,所以修炼起来越发勤勉。

    他早就习惯了方源一个人的陪伴,如今方源不在宫中,他也不想再叫别人,保持着单独修炼的秘密。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内室修炼的时候一个不慎,内息走岔,竟然发起热来。

    被床榻内的声响惊动,许敏才上前查看,发现皇帝情况不对,惊骇欲绝。

    偏偏秦诺当时遍体生寒,无法言语。

    整个乾元殿内的侍从都吓了个半死。众人都以为是皇上病倒了,急匆匆冲出去,不仅将太医院轮值的医官召唤过来,连返回家中的梅竞等太医院官员也传唤入宫。

    幸而梅竞等人都通晓些武功,再加上新任侍卫副统领陈长安也察觉情况不对。众人才判断出是练功出了岔子。

    在陈长安的帮助下,秦诺勉强调动内息,压下了走岔的内力。开口出自己并非感染风寒,确实是练武功出了岔子。

    内殿又是一阵鸡飞狗跳,李丸急匆匆出去找方源。

    自从晋封镇南将军,方源卸下了内廷侍卫的职务,秦诺在宫外赐下了府邸。

    李丸带着人冲入新任镇南将军府,才发现方源并不在府内。这些天为了南军重组的军务,他几乎天天晚上在兵部衙署忙到半夜。

    李丸只好掉头往兵部衙门冲。

    等方源听闻消息,紧急入宫,发现裴翎竟然也入宫了。

    原来霍幼娟众人在宫中久候方源不到,急得上火,想到京城武道之中,裴大将军是宗师地位,干脆又派陈长安去将裴翎也请进了宫里来。

    一群人折腾了好久,总算将秦诺的状况搞定了。

    “皇上,武道修为讲究循序渐进,怎可如此急躁?”裴翎板着脸道。

    “哈,朕这不是觉得最近武功有所成,所以试着冲击经脉穴位试试。”秦诺尴尬。

    苍天明鉴,他一开始只是想按照往常一样运转功体,徐徐图之,可是内息流转之间太舒服了,仿佛无穷无尽的海浪,冲刷着体内。鬼使神差,一时意动,就想着冲击关隘试试,没想到现实如此打脸。

    “皇上武功大进,是因为这一年来战场之上历经杀伐,武道经验剧增,并非内力大增。”裴翎摇头,戳破了秦诺自以为是的良好错觉。

    秦诺想了想,才明白是自己冲动了,武功修为这种事儿,果然没有捷径可走。

    一场风波有惊无险渡过了,但是第二天,秦诺才发现,这一场风波远远不是昨天晚上经历的那么简单。

    想想吧,深夜时分,宫中突然派出使节,传召太医院官员入内,紧接着又急传新任镇南将军方源和大将军裴翎入宫。

    不明内情的朝臣们顿时惊慌起来,难道是皇上的身体出了什么变故?

    苍天见怜!他们大周朝可就剩下这一根独苗了!皇帝还没有继承人啊!!!

    第二天还没到早朝时间,重臣们就纷纷涌入宫中,气氛紧张无比。

    总算秦诺及时上朝,笑着解释,“昨晚偶然想到了军用酒精的改良,一时兴起,才请了诸位大人同来商议。”

    得知只是虚惊一场,众臣松了一口气。

    范文晟表示,自己真的要告老还乡了,老身子骨受不得这种惊吓啊!

    又有不少臣子义愤填膺,会这么惊慌,还是因为皇帝年轻体弱,皇室血脉单薄,开枝散叶,传承血脉,刻不容缓!奏请立刻广选秀女,入宫侍奉!

    闹成这样,秦诺是真的后悔自己的自信冒进了。

    好在经过两场大胜,朝堂上皇帝威望高涨,不一言九鼎也差不多了。费了一番脚,才将这一波舆论压制下去。

    “皇上如今一身牵系天下安危,也难怪诸位大人焦虑不安。”方源回想起这半个多月的事端,也忍不住好笑。

    仔细查看了皇帝的武息状况,又道:“皇上的经脉已经完全恢复,只是接下来几个月行功不要急躁。”

    “朕知道了。”秦诺闷闷地道,之前看武侠玄幻,主角都是一两年就神功大成,出道之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秒天秒地砍翻诸多修炼几十上百年的老牌高。可到了自己身上,就是得循序渐进,慢慢来了。

    “皇上这个年龄的,有如此修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对皇帝急功近利的心态,方源提出严肃批评。话本子里的故事,能当真吗?天下间的正统武学,无不是循序渐进的,那些借助捷径而突飞猛进者,都是不走正道,而且极易留下隐患。

    师父教训了,秦诺也只好乖乖点头,旋即又想起裴翎来,他不就是靠着北帝玄珠短时间内武功大成。

    “北帝玄珠是天地造化之异数,才能造就奇迹,但纵然用这种天材地宝,也是有隐患的,不然裴将军这些年的伤势,也不会迟迟难愈了。”方源慨叹。

    秦诺也是最近才知晓,裴翎是真的有伤在身,之前因伤告退,并非只是表面上的急流勇退。

    按理凭他的权势,天下间任何药材宝物都轻易可得,但数年的调养下来,伤势虽然能压制,却始终无法彻底痊愈。

    方源推测道:“应该是借助北帝玄珠修炼大成者,经脉内息对玄珠有依赖性,想要彻底拔除隐患,修补伤势,还是需要玄珠材质。其他伤药,都是治标不治本。”

    秦诺心神微动,似有所悟。

    两人探讨完军务,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秦诺命御膳房准备晚膳,留方源在宫中一起吃。

    “算是朕给你践行了。”

    吃饭的功夫,方源发现皇帝正在打量着他看,神情微妙。

    “怎么了?皇上?”

    “呃,就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芷儿告诉朕的。”秦诺望着方源,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这件事其实让他非常高兴,甚至后悔怎么没有早发现呢。

    只怪自己之前太疏忽了,都没仔细翻阅南陈诸多贵族的族谱。

    身为南陈传承数百年的望族白氏,与陈氏皇族当然有密切的联姻,最近的一次,是在数十年前。

    当年神龙帝驾崩,永王篡位,泓义太子逃出了京城,但是对于神龙帝留下的十几个女儿,永王还是以礼相待的。也许是顾念当年神龙帝的养育之恩,或者是出于内心的愧疚,他对这些公主都当作亲姐妹一般照顾,为她们安排了妥帖的婚事,赐予尊贵的封号。

    其中出身最显赫的莫过于贵妃娘娘所出的敏和公主了,也就是泓义太子的同母姐姐。

    这位公主殿下,成年之后嫁给了门阀白氏的家主,生下一个儿子白飞恒,是南陈名将。

    这么算起来,方源也是自己的表哥呢。自己的外祖父和他的祖母可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

    终于有一个不坑自己的表哥了,想想还有点儿激动啊!

    就为了这事儿方源有些黑线,“臣还以为皇上早就知道了呢。”

    “呃,是朕疏忽了。”秦诺笑眯眯道,“等你这一趟回来,跟朕一当年的旧事吧。”

    一顿饭吃了大半个时辰,之后秦诺亲自将方源送到了乾元殿门口。

    “臣这一趟南下建邺,会尽快返回。皇上如有武道疑惑,可以询问裴将军或者诸位大人。”

    “朕知道,反正你这一趟南下三四个月就能回来了。这几个月朕一定循序渐进,好好修炼。不会再急躁冒进了。”秦诺笑道。

    方源俯身下拜,然后起身退后,出了一重殿门之后,转身离去。

    遥望着他的背影,秦诺微有伤感,君臣之间,好不容易相聚,却又要马上分别。

    方源是飞翔在天空的鹰,有着让人赞叹的才华和胸怀,自己不可能将他拘束在身边,只当一个保驾护航的侍卫。

    眼前的分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更光明的未来和更广袤的天地。

    ***

    夜风送凉,方源策马行走在官道上,京城街市两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自从宵禁的时间推迟,夜市空前繁华起来。

    遥远的天幕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照彻地上万家灯火,欢声笑语。

    一个年轻的妇人正站在自家酒肆门前,热情招揽着客人。她笑容明朗,声音嘹亮,明媚的大眼睛里满是勃勃生。

    仿佛有一个的身影,从后面柜台钻出,抱着妇人的腿,乌黑的羊角辫儿晃动着,正在嚷嚷着:“娘亲,阿福想要吃麦芽糖!”

    方源脸上露出笑容,他一夹马匹,骏马飞奔起来,一行人疾驰在宽阔的官道上。

    让天下人安居乐业的盛世江山,犹记得年轻的皇帝曾经在他耳边殷殷许诺的梦想。

    天下靖平,刀兵不兴,海晏河清,国泰民安。

    他原意披荆斩棘,砥砺奋战,为了让这个美好的梦,更早一天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