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秋氏一族
话间的功夫,唐宛,常逸风等人,也回到了军营内。
果真就瞧见一位,从头到脚,穿着一身黑色襦裙,上面不绣任何花纹点缀的二十七八上下岁的女子,正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手中还提着个篮筐。
最先迎上去的就是柳如萱,只见她上下量了这女子几眼,接着就对常逸风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是此人绝没有易容过。
可古大力见此,还是不放心的凑近唐宛,压低声音道:
“师傅,就算这女子没易容,可未必就不是狄奴细作。你一个好好的妇道人家,穿戴却如此古怪,一身黑裙,头上佩戴的簪钗都是黑木材质的,脚上却穿着一双红绣鞋,瞧着这个人,徒弟我心里就是觉得不大舒服。”
唐宛从不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古大力尚且能发现的这几点,唐宛自然也都瞧出来了。
但她不动声色的上前,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见礼后客气的问道:
“不知这位姐姐如何称呼,如今雾气弥漫,你独自一人在这荒野里采集草药,委实也太危险了。”
闻听这话,那女子忙客气的回礼,举止端庄的道:
“这位姑娘折煞我了,这声姐姐我如何担待得起,我叫秋海棠本是连雾城人,家父乃上任城主秋云生。如今朝廷体恤,给我家父受封了个闲散侯爷的爵位,女子我闲来无事,最喜欢的就是到这山间里,采集些草药救治穷苦的百姓。起来我秋家虽是前朝遗臣之后,但到底我父亲现在是卫国的侯爷,也算朝廷中人。得知你们是西征军,我想着理应尽力相帮,这才亲自过来,询问下大雾天气,可须我为你们引路。”
秋海棠的一番话,到叫唐宛愣住了,因为侯爷之女,那岂不就是郡主。
当即唐宛赶紧再次见礼,而后就求救般的看向常逸风,毕竟朝廷里的事情,别看她受封了三品女医的头衔,但到底了解的可不多。
而在瞧常逸风,他对于朝局可是了然于胸的,当即上前见礼道:
“微臣常逸风,西征军主将,给秋郡主请安见礼了。既然有郡主带路,那自然是甚好的,我这就命部下通传各部,待士兵整装完毕后,立刻就能动身。郡主您出现的还真是及时,否则等这浓雾散去,我们到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了。”
这秋海棠人很文静,闻言只是笑笑,到并未言语,就站在那静静的等着。
而等到常逸风去亲自调度完大军,西征军又开始浩浩荡荡的启程后。
因为山路崎岖,众人一缕下马步行,满腹疑惑并未坐在马车里的唐宛,不禁凑近常逸风问道:
“这位秋郡主,究竟是何来历,瞧着将军对她似乎颇为的恭敬。而且为何她会,自己的父亲是上任城主,毕竟我大卫可没这种称呼,各城不是都由地方府尹来治理吗。”
面对唐宛的询问,常逸风不禁笑了下道:
“宛宛可知,我卫国皇室赵氏一族,本是魏国臣子,后魏王无德,百姓流离失所,江山动荡。所以赵氏起兵,最终取代魏国,建立大卫直至今日,已经传了三代帝位。而前朝魏国皇族姓什么,宛宛你应该知道才对。”
大卫立国不过三代皇帝,前朝魏国的事情,唐宛岂会不知。
当即她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那一身黑衣的秋海棠背影,不禁难以置信的道:
“魏国皇族姓氏为秋,莫非将军你是,这位秋郡主,乃是前朝皇室之后。难怪她刚刚自称前朝遗臣后代,想来是避讳提及皇家的事情,如此来,她的身份来历,果真不凡,难怪区区郡主的头衔,将军行的却是叩拜皇室的大礼,不过这位秋郡主,她也确实担得起。”
兴趣彻底被勾起来的唐宛,她不禁好奇的又问道:
“可这秋氏一族,怎么会出现在连雾城,莫非这是朝廷安置的。真没想到,我大卫皇室到是仁德,还给秋氏一族侯位世袭,我不在帝都长大,提及前朝的事情,我还以为秋氏早就被斩草除根了呢。”
唐宛既然感兴趣,常逸风不禁也继续解释道:
“我大卫的太祖皇帝,到底是魏国的臣子,夺了皇位,虽是解万民于水火之中。但秋氏皇族的人,一旦赶尽杀绝,岂非要被性格凉薄,毫不念君臣之情。所以从太祖皇帝即位起,秋氏一族虽不能继续留在帝都,但太祖却给他们划出一大片富庶的封底,不设朝廷官员,秋氏族长可自立为城主,而这就是连雾城的由来。”
话到这里,常逸风双眼一眯,有些警惕的看了秋海棠的背影一眼,声音骤然压低的道:
“但是太祖身死后,先皇即位之处,作为顾命大臣的霍云,就曾上奏折过,秋氏一族难忘皇家尊荣,在连雾城暗中操练兵马,大肆敛财,意欲作出对朝廷不利的事情。先皇对秋氏之人也很忌惮,所以撤了秋氏城主的身份,转而给了个闲散并无实权的侯爷爵位,就此连雾城也被派下来府尹,还有朝廷的武将镇守着。实则就是提防秋氏一族,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听到这里,唐宛不禁心里感慨不已,昔日的皇族,落魄到如斯地步,甚至日日要在监视下生活,怎是一个心酸能形容的。
随着一路向山峦间,越走越深,当到了一片密林深处的时候,忽然秋海棠停下了脚步,并且回头含笑的望了过来。
常逸风不解的也停下脚步,接着就见礼的道:
“秋郡主,为何停步不前了,莫非您有何事要吩咐微臣。”
秋海棠闻言,摇了摇头,嘴角的笑容浓上几分道:
“我一个本该是公主,如今却沦为郡主的人,岂敢有什么事情,去支配常将军为我来做。只是刚刚将军对唐女医的一番话,可见你对我秋氏一族,还真是了解呢。那你觉得作为魏国后人,我对大卫究竟是恨多一些呢,还是感激更多些呢,毕竟是你们卫国的皇帝,当年的不杀之恩,才叫我秋氏能苟延残喘到现在,但也是赵家人,夺走了我秋氏一族的河山王朝,这群谋逆犯上的乱臣贼子,当真是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