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感情不和

A+A-

    二十年前的天火旧案,能被官府记录在卷宗里的,全都是有据可查的事情。

    但是想知道更多秘辛的事情,反倒是百姓们口耳相传的话,这里面能得到的线索,那绝对是卷宗比不了的。

    这不,唐宛虽从案件卷宗内,知道了韩家皇商的背景,也知道那场天火烧毁了面粉仓库。

    可若非这位阿婆的话,她对于韩家的恶行,还有欺压百姓的事情,可是根本不得而知。

    所以之前她才一直弄不明白,为何韩家人的死,会被成的报应,乃是老天爷降下的天火,但如今唐宛算是彻底弄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了

    就在唐宛低头思量韩家的事情时,只见得冯四喜出言问道:

    “时隔二十年后,这刘家同样是做面粉声音,如今失火,你们都为敦煌郡的百姓,为何没人同情,反倒他是活该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老太太已经开了话匣子,尤其唐宛和冯四喜,也没有丝毫的官家架子。

    所以这位阿婆,本就健谈,当即忙道:

    “唐女医你来敦煌郡时日尚短,所以有些事情你啊还不知道。这刘家面粉作坊,一年前向朝廷进贡过面粉,并且时隔二十年后,又有望成为皇商。”

    话到这里,阿婆忧心忡忡的叹口气,摇摇头继续道:

    “这几十年里,因为郡上的人,觉得韩家死的惨烈,心存敬畏之下没人在兴起承办面粉的事情。现在刘家要做皇商,今年秋收过后,他们已经挨家挨户递过话了,要大伙明年改种麦。虽刘家人承诺,会比市面的价格在高出一些收购麦子,叫郡上的人都一起富起来。可如今看来啊,他这话根本是糊弄人的。”

    麦若能得个好价钱,到时就算不种稻子,用钱去买那也是划算的,郡上的百姓,能过上富庶的日子,这本是好事一件。

    所以望着老太太,那撇嘴摇头的模样,唐宛不禁疑惑的道:

    “这刘家人现在已死,明年收购麦的事情彻底成为泡影,所以人家并非言而无信,阿婆怎能就确定对方是在糊弄人呢。毕竟逝者已逝,这话的太绝对,到底是对故去之人不敬。”

    唐宛这话的颇为在理,可那老太太,却摆摆手道:

    “我记得韩家人,二十年前也做过这样的保证,结果还不是等大伙兴冲冲的把麦子种出来后,欺负我们敦煌郡地处偏僻,难以自己将麦子运出去卖个好价钱。所以出尔反尔,以极低的价格将大伙辛苦一年的成果,全都给收走了。这刘家现在也用这一手,但是老天爷瞧不下去,马上降下天火给了惩戒。这叫老天开眼,明他们一家都是黑心肝,这岂会有错。”

    一听这老太太,认定刘家不是好人的缘由,竟然就是因为天火。

    当即唐宛不禁叹口气,到也不在争论下去,毕竟在没确凿证据前,这百姓们相信怪力乱神之事,也绝非她几句话,就能改变这些人的想法。

    扭头看向正在给尸体,当场做着检查的柳如萱,以及在那边,哭得极为伤心的柳荷。

    唐宛想到这对,快要大婚的有情人,就这般天人永隔了。

    当即她的心里,不禁泛起阵阵苦涩,难免就想起了她和常逸风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无论刘家人,做了皇商后,究竟会不会鱼肉百姓,但至少他们家的子女都是无辜的,好好一对璧人,就这般因为一场大火分开了,当真是叫人瞧着惋惜悲叹。”

    本来唐宛到了近前,四下散去的百姓,见她与老太太话时,态度温和,也没有刁难人的样子。

    关键此刻,之前寻她看过病的百姓,慢慢都将唐宛给认出来了,所以三三两两,又都围了上来。

    因此当唐宛这番感慨,并且极为同情柳荷的话完,就见得一个长得瘦高,画着浓妆,手里拿个大红手帕的中年女子,掩嘴笑着道:

    “唐女医啊,这柳荷是敦煌郡,颇为俊秀的姑娘,和刘家的二儿子也算般配。只是您恐怕不清楚,别看柳荷这会哭的伤心,我记得在刘家发生大火前的数日,刘家二儿子陪着这姑娘来我的胭脂铺买东西。两个人进来时,神色就不大对劲,后来什么都没买,出了铺子还在我的门口,吵的可凶了呢。到底是收养的孩子,就是比不得亲生,谁知道是不是在刘家受了委屈,这柳荷一时记恨放了把火,才害的作坊燃了起来。”

    胭脂铺的老板娘,唯恐天下不乱的话才完,就见得一个长相憨厚,体格很壮士的妇人,上前不满的掐着腰道:

    “我吴氏你怎么当着唐女医的面,也敢乱嚼舌根。这柳荷姑娘,可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刘家夫妇虽然是她的养父养母,可深知这两位平日里,就好早起喝完豆浆,这孩子几十年了,风雨无阻日日天蒙蒙亮,必会来我的豆腐摊,装上一盆豆浆带回去。这样好的孩子,你她会放火杀人,这怎么可能呢。而且人家要成婚的两口,拌几句嘴这也在正常不过,你和你家那口子,不也两三天就架,还动过刀子呢,别以为我们不知道,那动静传的几条街都清清楚楚。”

    这豆腐摊的老板娘,一番话逗得围观百姓,纷纷掩嘴嘲笑那卖胭脂,爱嚼舌根的吴氏。

    而在瞧吴氏,丢了脸面,她不禁狠狠的一跺脚,转身就走,显然是臊得慌了。

    那豆腐摊的老板娘,见此对着吴氏的背影,极为蔑视的啐了一口,而后接着刚刚的话继续道:

    “唐女医,要民妇啊,柳荷是个苦命的孩子,您可千万不要在难为她了。这孩子本来是住在我家旁边,也算民妇看着长大的,她娘啊死的早,是她爹一手拉扯大的。可二十年前他爹给韩家做工,那夜起火时,正巧在仓库里值夜,就被活活的烧死了。后来老刘家收养了这个孩子,她可一直本分的很那。要有这次作坊着火,最有嫌疑的应该是杜平,因为他正是二十年前,韩家唯一留下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