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救夫心切
唐宛的一番话,叫媚姬不得不将升起的杀意,又再次硬生生的忍了下去。
毕竟她是狄奴细作的事情,虽然乌孙群臣已经知晓,有圣巫女的鼎力支持,才将质疑她身份的声音,彻底压了下去。
但这个前提,是媚姬从未展示过,她会武功的这一点,乌孙只当她流落在外,不知身世时替狄奴做了细作,仅此而已。
但若是叫乌孙群臣得知,她不但武功高强,并且在狄奴细作里身居要职,那她公主的身份,必然要受到质疑。
而大祭司对于媚姬这个来路不明的公主,早就心存疑惑了,如今听完唐宛的一番话,他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唐女医究竟是怎么回事,莫非你知道公主殿下的真实身份,难道她不是大王的骨血,一直在欺骗我们不成。”
大祭司在乌孙的影响力,那也是极大的,所以之前还奉命动手的侍卫们,不禁全都自发的停下了举动,全都齐刷刷的看向唐宛。
而媚姬眼见情况不对劲,她可不想给唐宛话的机会,因此不禁抢着道:
“你们休要听信这个大卫女御医的胡言乱语,她就是为了故意离间我们乌孙臣子和王室之间的关系,好借机发难。你们这些侍卫还愣着作甚,赶紧将她抓起来,然后把嘴堵上丢进大牢里,省的她在胡八道。”
本来摇摆不定的侍卫,闻听这话,不禁又要向唐宛围拢而来。
不过唐宛在制止住柳如萱要大出手的举措后,接着就凝视着脸颊被她适才两记巴掌,到通红一片的媚姬,不屑的笑着道:
“你还想死撑到何时,媚姬我在前来乌孙的路上,就像亚里坤王子询问清楚了。你是霍欢送来乌孙,并由圣巫女占卜,确定你是乌孙王血脉的。但是霍欢如今投靠狄奴,对于我卫国来都是叛徒,他的话岂能相信,而我马上就要回到西征军,去惩戒了他。至于那圣巫女嘛,刚刚在朝堂上明显和你是一头的,而且你们都亲厚狄奴一族,你这个公主分明是他们找来的幌子。以此把持朝政罢了,刚刚你那巴掌,是因为你太碍眼,我的夫君现在还在牢里关押着,我赶着救他,你竟然敢阻挠,赏你两巴掌都是轻的,信不信我这就调动十万大军,连同你在内的狄奴一族,我全都给他荡平了。”
当唐宛话间的功夫,将虎符高举起来的时候,她的话无形之中,就更平添了几分可信度。
而在看媚姬,脸色此刻已经是相当难看了,并且她心里暗恨的不行。
因为媚姬已经发现了,自从西征军一路行驶到西域,每次她们的计划,可以都是被唐宛给破坏的。
如今她在乌孙国的公主身份,也因为对方否决了霍欢的身份,害的她都变得岌岌可危了。
当即媚姬苦思冥想,强行狡辩的道:
“你我不是父王的血脉,但是我与母亲乐平公主,容貌有七分相似。这一点所有王室见过我母妃的人,都可以给本公主作证,此事总做不得假了吧。”
其实媚姬究竟是不是乌孙王室的公主,唐宛不清楚,她也对于对方与乐平公主容貌酷似这一点,觉得很是匪夷所思。
但是有一点唐宛却是在清楚不过的,那就是媚姬想要乌孙国公主的身份,初衷绝不是想认祖归宗,而是掌控大权,从而达到她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所以就凭这一点,唐宛无论如何都要阻挠对方。
因此就见她哼笑一声,很是嘲弄的笑了笑道:
“媚姬你要知道,这世上酷似的人向来就有很多。你是狄奴细作的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谁知道你们在哪里看见乐平公主的画像,而后觉得有机可图,就假扮成对方的女儿,想蒙混进乌孙。毕竟王室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都有详尽的记载,可你这个所谓的公主,却遗落到民间了,这根本就不通,所以你不是假冒的,还能是什么东西。”
媚姬武功是很好,唐宛在她面前,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可论起反应的敏捷,还有缜密的性格,那媚姬自然也比不过唐宛。
所以被质问的哑口无言的她,最终只能底气不足的嚷嚷道:
“我的身份,无需你一个卫国人指手画脚,而且圣巫女的占卜,是最灵验不过的了。有她给我做证明,谁又敢不信。”
这下子,都不用唐宛话,就见已经被视为放开的冯四喜,不禁冷嘲热讽的道:
“就那个弄几根蜡烛,往里装火药,然后装神弄鬼的圣巫女,要我啊她真本事我到没瞧见,蛊惑人心的把戏到是挺多的。这种人的话,我看根本就不足以取信,全都是胡八道。”
眼瞧媚姬这下是在也不从辩解了,唐宛可不算这么放过对方,当即她就对大祭司道:
“若叫我,大祭司应该立刻叫侍卫,将这个媚姬抓起来,严刑拷问才对。这样才能知道,她潜伏进乌孙假扮成公主的样子,究竟意欲何为,还有之前我们提及的蛊术,也许从她这里,还能寻到解决的办法呢。并且叫她远离乌孙王,在我看来更是极有必要的事情。”
媚姬眼见事情不对,似乎所有的人,顷刻间全都针对向了她。
当即媚姬就要逃走,可是早就防着她这一手的柳如萱,几乎是对方才一动,她就马上飞身过去阻挠了。
而本来不想暴露功夫底子的媚姬,在柳如萱招招致命的紧逼下,也不的不拿出全部的本事去对抗。
可在柳如萱能成为奇门昔日的第一大长老,功夫手段,还有施毒的本事,那都是媚姬拍马也赶不上的。
所以媚姬与她周旋不过十招左右,甚至连用毒的功夫都使出来了,但是最终还是被柳如萱擒下了。
面对此等劣势的局面,媚姬不禁有些慌了,更是声嘶力竭的喊道:
“父王当着群臣的面,亲自出叫我代为监国的话,若是我真有个闪失,或者明日大殿上看不见本公主的身影,到时乌孙必然大乱,这个后果你们担待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