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无言以对

A+A-

    常逸风等人,也没想到,这个白胡子老头,到是挺有骨子忠君爱国之气的。

    毕竟被挟持,一个弄不好,可是会丢了性命的,这种事情旁人躲都来不及,他竟然还往前凑,这份气魄和胆量,的确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眼瞧局势僵持不下,常逸风知道,一个决策弄不好,他们这边的几个人,也别想活着离开西夜了。

    所以为了慎重起见,常逸风不禁来到唐宛身边,与她商允的道:

    “宛宛,你看眼下的局势,咱们应该如何做才好。这西夜国君,若在这里放了,就算能出的了城门,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次变卦,到时万箭齐发,咱们必然难逃一死。”

    唐宛虽然被柳如萱,安然的护在身后,但是周遭的局势,她也是一直在留意着的。

    因此面对询问,望着乌压压的西夜国侍卫,唐宛沉思了下,就赶紧道:

    “咱们是不信任西夜国,害怕他们出尔反尔。但同样的道理,这些人明显也担心咱们,秋后算账,成功脱身后,在对他们的国君不利。若叫我的话,咱们可以接纳丞相的提议,叫他过来顶替被劫持的身份。如此一来僵局才能破,否则我觉得拖的越久,对咱们来将越发不利。毕竟这里是西夜的地界,我们孤立无援,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唐宛的这个提议,确实是眼下,一个突破僵局的好办法。

    但是事关大家的生死,常逸风不禁望向众人,只有所有人都同意了,他才会去和西夜国这般谈判。

    毕竟生死攸关面前,比起敌人的可怕,自己这边的团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常逸风是带兵仗的将军,如何团结人心,收拢凝聚力,这是他最擅长做的事情。

    而柳如萱一见,常逸风看向她,当即她很爽快的一笑道:

    “当初奇门被灭的时候,姑奶奶这条命就是捡回来的,若非遇到宛儿,帮我施针驱毒,我可能都活不到现在。因此我信宛儿,既然她可行,那就这么办吧。”

    对于柳如萱,那是言听计从的冯四喜,虽然他还是觉得,有西夜国君在手里攥着,这样命才更安全。

    可是柳如萱一个眼神瞟向他,冯四喜到了嘴边的话,马上就很没骨气的变了。

    “没有错,我和如萱是一个意思,唐宛虽是女子,但咱们一起经历过,这么多大大的艰难险阻,基本上每次她做的决断,都是最明智可行的。因此交换人质的事情,我也没有意见,将军你就这么谈吧。”

    至于古大力,他就更不用了,唐宛向来什么,他就没有不同意的时候。

    至于亚里坤,只见他迈步上前,颇有担当的道:

    “我不反对唐宛的提议,但是去交换人质的事情,我觉得与其叫常将军你来做,那还不如交给我来更为稳妥。”

    这人质交换中,稍有差错,那到时在想补救,可就来不及了。

    因此这么危险,并且重要的事情,实话,常逸风不放心任何人去办。

    可是他回绝的话,还没出口呢,就见得亚里坤当先摆摆手,继续刚才的话接着道:

    “一会将军就跟在我身边吧,我之所以执意亲自去交换人质,这是因为我亚里坤再不济,也是乌孙国的储君殿下。虽将军在卫国官衔不低,可是在西域地界上,句自不量力的话,我的影响远比将军要来的更大。看在乌孙的面子上,这些西夜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伤我分毫的。而且结盟的事情,我乌孙既然已经鉴定的和卫国站在了一起,那现在除了事情,我当然要和大伙共进退,绝不做那躲在背后观望的人。”

    亚里坤都把话到这份上了,常逸风除了感激,其实也不知道在些什么好了。

    毕竟正如亚里坤所讲,他背后有乌孙国撑腰,今日的事情,无论结果如何,西夜国的人都不敢动他分毫的。

    所以亚里坤本来,是完全无需趟这次浑水的。

    “殿下与我卫国结盟的决心,本将军如今看得,更是清楚明白了,你放心吧亚里坤,只要我常逸风负责西征的事情一日,乌孙就将永永远远是我最坚固的盟友,你也将永远得到我的友谊。”

    这话完,亚里坤就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而常逸风则是压着乌孙王,也一并跟在后面。

    等到了西夜国丞相面前后,亚里坤颇为镇定从容的见礼,接着就气度沉稳的中:

    “我西域三十六国,本就是一整体,彼此相符扶持,才算走到了今天,颇为繁荣昌盛的局面。可是丞相应该清楚,对于我西夜绝大多数人来,好战喜欢杀戮的狄奴,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在卫国没将他们得实力受挫前,我们西域的战士,不计其数的死在他们手里,而这些如同疯子似的野蛮人,更是掠夺走我们的粮食金银,还有女人和孩子,抓回去当奴隶,叫西域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我看丞相的年纪,必然是经历过这场动荡的吧,莫非这些事情,您全都不记得了。”

    丞相大人,闻听询问,不禁觉得满嘴的苦涩,偏偏却什么反驳的话都不出来。

    毕竟狄奴强盛的那些年,在西域四处烧杀掠夺的事情,的确惹得人神共愤。

    其实就连西夜国,也有很多人,都对狄奴充满了仇恨和敌意。

    否则西夜国君,要用亲生女儿与狄奴将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也无需叫琼芷公主谎称病故了。

    而且在将一国公主,就悄悄的送去了狄奴,这里面的确有一部分原因,是西夜不想得罪卫国。

    但更多的缘由,也是因为不能犯了众怒,这事要被捅出来,恐怕就连西夜国的百姓,都得哗然一片,纷纷闹起来不可。

    因此这丞相也不傻,明知亚里坤这话,就是要挑他们西夜国的短处,因此他回答也不是,不回答又变相算是默认了。

    如今这么多侍卫,还有赶来的百姓围观着,一个弄不好,国君没救回来,反倒西夜国内自己就得哗变了不可,那局势就真的难以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