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我认识:剖析人性中的优点与缺点(1)

A+A-

    我们经常会:“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自知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由于盲目和未知的存在,导致人们虽然每天都与自己相处,但是其实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这便需要我们审视自己、剖析自己、分析自己,继而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苏东坡效应:若想驾驭人生,先认清自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出自北宋诗人苏东坡笔下的两句诗,既包含了对人生的探讨,也是对自我认识的一个美丽注释。古往今来,人们最难认清的是自己,就像身居山中,难以看到山的真实面目。这种难以认清自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苏东坡效应”。

    “自我认识”是指以自我作为认识对象,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它属于社会认识的一部分。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其认识的主要对象包括自己的个性心理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自我认识是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他人的认识而形成和发展的。对自我认识和对他人认识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对他人认识越深刻、全面,对自我认识就会越随之而发展。

    自我认识对自身行为有重要调节作用。正确的自我认识会使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得体;相反,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会在人际交往中遭到各种不应有的挫折。

    有一位呆衙役,没有什么才干,加上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常常丢三落四,虽办事还算认真,但仍然经常把上级吩咐的事情搞得一团糟。

    一次,需要押送一个重罪和尚,将他刺配边疆,因为实在腾不出人来,县衙老爷只得差这位呆衙役前去押送。临行时老爷对他吩咐道:“这和尚是犯了重罪的要犯,刺配边疆,永不返回原籍,只是你一定要押送到目的地,并且一路心,不得让他在路上跑了。若是跑了和尚,你不但衙役做不成,不定还得去蹲监牢哦。”“请大老爷放心!”呆衙役拍着自己的胸脯道:“我自有锦囊妙计看牢他!”

    呆衙役的锦囊妙计是什么呢?原来他把一路随身带的东西和人都编成顺口溜,一上路后,他嘴里就嘟嘟囔囔念个不停,心里想这样一来所有的东西就都会记住,不会丢失了。

    路上,和尚听他嘴里不停地念什么,开始以为呆衙役皈依佛门,口诵佛经,后来仔细一听,才知道呆衙役念的是:“雨伞、包裹、和尚、我”。和尚暗自好笑道:“真是个呆子!”心里面就盘算着逃跑计划。

    走了一天路,天黑下来时,他们到路边的一家旅店求宿。和尚摸出了几两银子:“我请客。”于是让店家去弄了些酒来。当几大碗酒肉上桌时,那呆衙役早已垂涎三尺了。他口里道:“惭愧,惭愧!”但里的筷子已把肉送到了嘴边。就这样大吃大喝直到夜阑人静的午夜。只见那倒霉的呆衙役已被和尚灌了个烂醉如泥,呼呼大睡。

    那和尚见时来了,从呆衙役身上偷来钥匙,解开枷锁,并取出快刀,把呆衙役的头发剃得精光,又将枷锁套在呆衙役脖子上,然后跳窗逃跑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呆衙役才清醒过来,迷迷糊糊中还记得自己身边的东西,于是两不停摸索,左抓着了雨伞,右挽住了包裹,睁开眼四下张望,发现和尚不见了。“哎呀!这可如何是好?”想着想着,他额上冷汗也出来了,腿也软了,头也耷拉下来了。突然,他两眼盯住了自己脖子上套着的枷锁,“咦,这不是和尚的东西吗?”他心里一亮,伸又摸了摸枷锁上自己那光溜溜的头,顿时喜上眉梢,“谢天谢地,和尚还在。”

    他高兴地在屋子里转了好几个圈。忽然又停了下来,好像又遇上了什么解不开的事,两眉紧蹙自言自语地道:“奇怪,奇怪,和尚倒还在这里,可我又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呆衙役愚蠢到连自己和别人都分不清了。当然,这是个夸张的寓言故事,生活中除了精神不正常的人,不太可能有糊涂到如此地步的衙役。但要提防自己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错误,以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清醒的头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人问自己了,谁都没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但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问。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心理学研究表明,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比自己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更为重要。自我认识正确,就能在心理上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恰到好处;否则,就像盲人骑瞎马,不清楚自己的思想、行为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必然处处碰钉子、犯错误。

    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时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来观察自己。正因为是这样的原因,人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但是,基于外界的复杂多变,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和干扰,往往不能客观地、真实地认识自己。通常情况下,不是抬高了自己就是过低估计了自己。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不仅中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过类似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学会面对自己,经常自我审视

    要敢于面对自己,经常对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与总结,进步之处要继续保持,不足之处要及时改善,了解自己在群体中所处位置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自我审视、自我提高的常用方式。

    2善于收集信息,培养敏锐的判断力

    从周围世界获取有关自我的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由主观意识所带来的偏差。例如,收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各方面相当的人与之比较,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缺陷。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培养自我判断的能力,帮助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生活中,有些人会故意诱发和猎取自己期望的评价,而不在乎这些评价的真实性,这种做法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自己,是非常不可取的。

    3在成功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从成功和失败的事件中,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了解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提供准确的信息。越是在成功的高峰和失败的低谷,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因此,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在成功与失败中不断地去了解和发现。

    4寻求专业构的帮助

    如今,许多相关的构会提供性格、能力、职业倾向等方面的测试,他们会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可以为个人正确地认识自我提供有效的帮助。

    暗示效应:当心被催眠成“不行”的人

    “暗示效应”是指在没有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的方式,诱导他人的心理,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被诱导的人,按照一定的方法或行动,接受某种观点或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有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暗示效应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他在课堂给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演示。这位心理学家先让助在每位学生面前摆一个空杯子,接着用水壶把白开水倒入每位学生面前的空杯子中。助逐一完成后,心理学家对学生:“同学们,你们面前杯子里装的是白开水,请你们喝下去。”

    同学们喝下去后,心理学家又让助拿出一个水壶,再把水壶中的水倒入同学们面前的空杯子中,:“同学们,刚才倒入你们面前杯子中的水,是来自法国3000米高山上的矿泉水,请你们品尝一下,水是不是有一股甘甜味儿。”

    同学们喝下这杯水,有的点头是有股甘甜味。

    最后,这位心理学家对学生:“这两杯水都是白开水,并且是来自于同一个锅煮开的水。”这就是暗示效应带给人们的奇妙错觉。

    暗示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潜意识里有对事物的看法,当人们进行语言、行为上的暗示时,人们就会将潜意识的看法和他人的暗示联系起来,并形成反应。在上面那个实验里,水壶和矿泉水就是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的一种图像暗示。于是,当心理学家用语言进行暗示的时候,人们就会根据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错觉。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身边充满了苛刻、尖酸的人,他们习惯用负面的词语来评价你,每天都对你“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办不好”,“你是笨蛋吗?怎么脑袋这么蠢”,“你怎么这么差劲呢”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渐渐被他人催眠成一个“不行”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意志力越差,越不自信的人,越会受到他人暗示的影响。换句话,当一个人非常自信,意志力非常坚定,那么即使别人对他进行消极的、负面的暗示,他仍会笑着开玩笑回击。

    如果自己不幸被别人暗示成一个“不行”的人,那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依靠暗示效应,你就可以把自己暗示成一个“行”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临时决定组织关押在监狱里的犯人到前线作战。为此,美国政府还派遣了心理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心理辅导,希望这些犯人能以最佳的状态奔赴前线。

    心理专家对监狱里的犯人做了为期三个月的心理辅导。在训练期间,心理专家要求犯人每天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但是,这封信的内容是由心理专家统一拟定的。主要内容是犯人在监狱里的良好表现、改过自新的**、如何进步、有着怎样的奋战**,等等。心理专家要求每个犯人都要认真抄写,并亲自邮寄这封信。

    三个月后,这批犯人被送到前线支援美军。这时,心理专家又要求他们每天晚上为最亲的人写信。信的内容也是由心理专家指定的,主要是讲述他们在战场上如何英姿飒爽,如何服从纪律,如何英勇杀敌

    结果,不久后,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正规军人。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都正如他们在信中写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奋战。

    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们就会向积极的方向走。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的那一刻,如果对自己暗示“我很困,我还需要再睡一会儿”,那么就会感觉非常疲惫并且不想起床。相反,尽管非常困,却对自己暗示“我还年轻,睡五时就够了,我会精力充沛的”,那么往往可以打起精神起床,而这一天也会是精力充沛的。这就是因为自我暗示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效果。

    木桶理论:找出自己的短板,变劣势为优势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这就是“木桶理论”,也叫“木桶定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短板,当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时,要及时克服掉,变劣势为优势,才能趋于完美。

    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曾从事过律师这一职业,但二人均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律师,于是便及时进入其他行业,后来莫里哀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伏尔泰成为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家。

    作家斯贝克的人生刚开始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有天赋,为了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曾经改行好几次。斯贝克身高近两米,基于身高的条件,最初时打篮球,是当地篮球队的一名队员。由于球技一般,加之年龄渐渐增长,他发现自己不适合继续打篮球了,便改行当画家。他的绘画技巧并没有过人之处,在他给报刊绘一些插画的过程中,偶尔写一些短文,没想到这些短文受到编辑的赏识,自此他发现自己有写作方面的才能,继而走上了文学创作的这条道路。

    达尔文不喜欢数学、医学,一旦触摸到植物,便能引发出他的极大兴趣,最终写出物种起源,成为进化论的奠基人。如果达尔文不从事植物研究,继续活在数学或医学领域里,就不会有伟大的成就。对于达尔文而言,数学、医学就是他的劣势,而植物学才是他的优势,能让他在植物王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智慧发挥出来。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不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以成为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科研工作放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伦琴学的是工程科学,在老师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感觉到自己干这一行最适合,后来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在尚未学会话时就开始学习演奏乐器,十岁时就创作了六首乐曲。亨德尔的父亲是宫廷理发师,他希望儿子成为律师,看到儿子如此爱好音乐,十分担忧,并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禁止儿子演奏乐器,甚至因为学有音乐课而不让儿子上学。可亨德尔根本就不理会父亲的苦心,白天不行,他就在夜深人静时起来练琴,为了不被人发觉,只好不出声地练。终于,他成了与巴赫齐名的音乐巨匠。

    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不足之处,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人总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劣势,为了能弥补自己的短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并不能让自己满意。更有甚者,在弥补自身缺点的过程中,自己本来已经有的那些优势也都变得荡然无存了。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过,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是否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一般来,当一个人将自己的优势发挥至极点时,就会自动地忽略自己的劣势,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广受欢迎的记者,彼得詹宁斯在一个个岗位锻炼,经历了一个拉长自己的短板、摆脱自己的短板的过程。

    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成为美国abc晚间新闻主播的时候,大学都没有毕业,但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把事业作为自己的教育课堂。当他做了三年主播,觉得自己因采访能力不足而不能做一名出色的记者时,他毅然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报道了许多不同方面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

    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新回到abc主播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广受欢迎的记者。

    彼得詹宁斯看到了自己的“短板”,就通过努力去弥补它,从而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才能高效落实责任,才不会被淘汰出局。然而,许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起点低,已经晚了,学了也跟不上;还有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一定学历和知识,不再需要学习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