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自我认识:剖析人性中的优点与缺点(4)
【道德许可效应:提高自控力,才不会纵容自己
人的思想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在好的行为准则之下,个人总会做出一些坏事,例如一个慈善家用募捐来的善款买豪华轿车;一个知法守法的警察残酷地对待罪犯;一个有家庭观念的已婚政治家与其他女性有染。这些人都觉得自己有高尚的品质,对某事有自己明确的道德标准,但是他们在做与这项道德标准相关的行为和判断时,更倾向于做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努瓦莫林和戴尔米勒在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中做了一个调查。他们让学生对两个命题进行判断,第一是大多数女人真的不聪明;第二是大多数女人相比出来工作来,更适合在家看孩子。当女生看到这两个命题时会非常生气,她们明显感觉到性别歧视;而男生看过后,也会对这些有歧视色彩的命题进行反驳。接着调查人员换了另外两个命题,把之前的“大多数”改为“有些”,就变为:第一,有些女人真的不聪明;第二,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看孩子。这样一来,虽然还略带性别歧视,但因为只是一些人是这样,所以学生们的态度中立一些。
做完判断,调查人员模拟一个职位招聘场景,让学生们从几个做高层的候选人中选出最合适的人。候选人有男性也有女性,对于接受调查的学生们来,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他们应该不会歧视女人。但是据他们所知,这些工作一直由男性主导,所以在选择上也偏向于男性。结果表明,那些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学生更愿意选择男性来担任职位,这明显与他们的言论不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仅我们震惊,心理学家也很震惊。按理来,一个人表达了一种态度,他的行动应该与这种态度相互一致,这就是表里如一。但是,调查结果却和他们当初表达的观点背道而驰。强烈反驳性别歧视的学生,感觉自己是高尚的,他们觉得自己获得了道德许可证书,因此对自己的行为丝毫不加限制,做出了有性别歧视的选择。
其实,这些学生真的没有歧视的想法,只是他们感觉自己之前的表现太好了,于是就受这种感觉操纵,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
这些人的自控力低下,不是意志力缺乏或者血糖含量低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受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因为能够自控,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判断,之后放纵自己的一系列行为,他们也都认为那是自我控制的结果。但实际上,他们把自己当作高尚品质的人,觉得自己那么棒,应该得到补偿,于是就向诱惑屈服,以至于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我们想知道“道德许可”的逻辑是怎样的,但是它真的没有什么逻辑可言。通常人们做了对自己美德满意的事情,都会放纵自己做出冲动的事,就像一个人起早贪黑为工作奉献,他就觉得用公款消费是应该的。因为一直相信自己仁慈善良,所以做出些不好的事情也情有可原。这是人的本能,很难找出一个符合这种思维方式的逻辑。
将某种行为冠以道德的名义,只会让我们有矛盾心理。我们的前进的动力是获得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受道德的激励。如果为了必须完成某件事情,就该增强自控力,我们就会排斥这种强加的负担。就像一个人总告诫自己要健身减肥、戒烟戒酒,就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高尚的。但是因为这些东西是你从道德的角度强加给自己的,所以你很难控制自己去实现目标。
布琳达还有半年多时间就要和男友走入婚姻殿堂。她想让自己变得更苗条一些,所以为自己制订了减肥计划。她决定每周到健身房三次,她能把每种运动消耗的卡路里计算清楚,例如爬台阶,她知道每分钟消耗多少,跑步每分钟消耗多少。这样一来,到结婚的时候就能减到合理体重。但是因为她总是计算消耗掉的卡路里,所以不自觉地就会想到自己能吃多少卡路里的食物。坚持健身成为她的道德许可证,因此她更加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例如她在跑步上多待了几分钟,就会在预先计划好卡路里的食物中再添加一些东西,例如巧克力或黄油曲奇。几个月下来,她的体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增加了不少。
布琳达走入了道德许可布下的陷阱。她的目标是减重,于是把健身当作完成目标的必要方式。她觉得只要锻炼了身体,就可以多吃东西,相当于把实现目标的行动和目标本身错误地联系在一起。当她做了和目标相符的行动,就觉得自己的积极行为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她没有把健康合理的饮食看作减重的另一个方式,于是放纵自己吃喝,反而忘了自己的真正目标。
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将道德问题和普通问题明确区分,这样才能避免走入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都认为道德问题是对个人自控能力的挑战,于是用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来验证自己是高尚还是卑劣,但是这些事情不能成为道德问题,所以也不能用高尚、卑劣来形容。只不过,只要我们一把自己的行为道德化,自控能力自然就下降了。
破窗效应:千万不要捅破第一个窗户
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某栋建筑物的门窗被打破,主人因为忙碌等原因没有及时对门窗进行修复,那么最后这栋建筑物的门窗几乎都会被打破。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的形成是由于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当被打破的门窗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路过人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例如,这是可以被打破的门窗;打破这个门窗的话不会被惩罚;这个建筑物没有人住,可以打破它的门窗。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就会使人不自觉地想要去打破其他完好的门窗。
同样的道理,某段公路的绿化带如果是完好无缺的,就会形成一个心理暗示:这里不能通过。当有一个好事者将绿化带的矮灌木踩倒,形成一个可以过马路的捷径,那么之后就会有很多人从这条新路上经过。这恰好印证了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我们知道,当捅破了第一个窗户得不到修复,那么还会捅破很多个窗户。生活中,当开启了某件事情的“第一次”,就很难避免“第二次”、“第三次”的发生。举个例子,当我们每天都坚持准时上班,那么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觉得迟到是不好的。当有了第一次迟到的经历,那么下次快要迟到时就会觉得事情没那么严重,脚步也就不再急匆匆,结果就真的迟到了。在人的心理上其实很不喜欢去突破“第一次”,但是当突破了“第一次”,就会变得无所谓了。
当然,当你捅破了第一个窗户,犯下了第一次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改正,那么人们对你的印象就会越来越差,犹如千疮百孔的门窗。此后,即使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好比在破了许多窗户的建筑物上刷油漆,依然改变不了人们对这个建筑物的印象。
在很多电视剧对白里,犯罪的人会继续走在犯罪的路上,并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也是身不由己。”
很多时候,当人们的错误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当第一个窗户被捅破的时候,人们会想要将这扇窗户修好。可是当破了第二个、第三个窗户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无所谓了,反正再破一个也是这样。最后,当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了再去修复,人们就会觉得厌烦和艰难。所以,当人们的错误或者犯罪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身不由己”的感觉。这就好比一直对学习表现不出积极情绪的人,等到这样的惯性保持了好几年再想要打破,就会发现非常难以改变。
那么,当破窗效应到达了极致,人们要如何突破这个效应呢?
20世纪0年代的纽约曾经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每一分半钟里就会有一个犯罪事件发生。不少来到这座城市的商人、游客都遭受了无妄之灾,从此纽约变得让人闻风丧胆。
当时,美国的心理专家认为纽约是陷入破窗效应的一个典型城市。人们在大街上公然抢劫,在地铁车厢里写淫秽的语句,在街道上到处乱丢垃圾。心理专家认为,当越来越多的人犯罪,越来越多的人在车厢里写淫秽的句子,在地上丢垃圾,人们就会认为多自己一个也不多,并在环境的暗示下走上犯罪或者是破坏的道路。所以慢慢地,纽约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脏、乱、差城市。
不久,美国政府意识到纽约的混乱是国家的隐患,如果不整治,就会影响到美国的整体形象。为此,美国政府多方求援,其中包括请心理专家,最后狠下心,大力整治当地的治安。
为了表明整顿决心,美国政府花钱清洁了全部地铁车厢,并派专人抓捕在车厢里涂鸦的人,然后将其铐在月台上以儆效尤。同样的整治力度也扩展到街道的抢劫事件、丢垃圾行为等各个方面。经过长达三年的整治,纽约脱胎换骨,以崭新的面貌再次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贸易中心。
这就是心理学家支的招——当人们无法阻止破窗效应的时候,干脆改变整个破窗效应的环境。美国政府通过整顿犯罪的环境,让“破窗效应”产生的环境消失,从而打破了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