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抓到小喽喽
“可使不得,”姜老太太听完这话就开始摇头,甩得跟拨浪鼓似的。
“为什么啊,难道奶奶你不想陪我吗?”姜知绵眨巴眨巴可怜的眼睛,询问姜老太太。
姜老太太心都要化了,“我当然想陪你啊,但是也舍不得你花钱啊。”
找人回去照顾林苗苗,得花不少钱吧?
又要给三个崽子请教书先生,还是来家里教的那种,又得不少钱吧?
绵绵的钱难道是大风刮来的吗?!
当然不能随便乱花啊。
可看着姜知绵表情可怜巴巴的,又狠不下心来。
犹豫半晌,便道,“不然这样吧,奶奶再陪你一段时间,让他们先回去好了,这样家里的事情也有人看着,放心点。”
“大家都留下呗,否则我一个人刚成亲,很没有安全感的。”姜知绵道。
她不能实话,免得吓到姜老太太。
所以只能软磨硬泡,劝姜老太太消这个主意。
最后姜知绵还扔出诱人的条件来,“宁王妃了,她认识一位状元,就在翰林院当院士呢,可以请他来给三个弟弟上课,院士也不用给钱,顶多就是欠人情,回头迟墨寒得了什么好字画,送他一副就可以了。”
状元?!
姜老太太很是激动,“是那个状元吗?”
“是啊,文状元呢,殿试第一名呢奶奶,你想想,大家平时见都见不着,现在能有机会给三个弟弟上课,可以教多少东西给他们啊,回了平南县,能有这样的机会吗?”姜知绵道。
虽平南县的教书先生也是个举人,算起来在当地也是有身份有头脸的人。
可比起状元来,还是差那么一截。
姜老太太心动了,“要真是这样的话,让他们留在这里也不错,不定沾了状元的运气,也能考上状元呢。”
“对啊。”姜知绵点头,趁热铁,“那就这么定下了哈,我一会儿就传信给那个院士,请他帮忙。”
“好好好。”姜老太太点头。
解决了三个弟弟的求学问题,姜知绵又起林苗苗来。
“我请去照顾二嫂的,是负责给宫里妃嫔们接生的稳婆,特别有经验,还是当年接生过皇上的那个呢,奶奶,你这喜气沾不沾?”姜知绵道。
姜老太太顿时肃然起敬。
居然接生过皇上,那双手得多金贵啊。
这要是帮着接生自家的孩子,那以后不也得当个皇……咳咳,还是不要皇上了,当个皇后比较好。
就这么被姜知绵劝了一番,姜家人就都留了下来。
算算日子,是等到腊八节之前再回去。
毕竟腊八节之后,安昌镇那边的天气就会骤然变冷,就算有个特别有经验的稳婆陪着,也应该再有家里人知冷知热才行。
而现在距离腊八节,还有足足一个月时间,足够姜知绵解决手头上的事情了。
两边都十分愉快的决定好了,皆大欢喜。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了。
在家宅了三天,算算疥疮也就应该发作了。
果不其然,当晚迟墨寒就带着姜知绵去了京城的地牢,在最角落的牢房里面,关押着一名被五花大绑的人。
“是守城门的守卫发现的,他的身上已经出现了疥疮的症状,但是因为脸上没有,所以想要蒙混过关,应该是要来京城里头找大夫。”迟墨寒道。
姜知绵点头,“疥疮有个特点,就是不会在脸上出现,这样他们才会有机会来城里面,从而被我们抓获啊。”
完,又看了一眼迟墨寒,“我要进去。”
“就在外面问好了,这人极其暴躁,我担心伤着你。”迟墨寒道。
姜知绵摇头,态度十分坚持,“得进去问才行,隔着这么远,微表情压根就看不到,所以的真假我也没有办法确定。”
“什么叫做微表情?”迟墨寒虚心求教。
姜知绵解释,“就是人在无意识的时候做出的一些真实且细微的表情或者动作,比如撒谎的时候,人会下意识的紧张,手和眼神都会乱动的,这就是微表情的一种。”
也就是读心学里的一个基本常识。
通过这些微表情,可以初步的读出面前这个人的想法和情绪,对于接下来的谈话会有很大帮助的。
迟墨寒也就不再阻拦,让狱卒开了牢门,自己却也跟着进去,就站在姜知绵旁边。
若是这人有一点想伤害姜知绵的念头,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死。
姜知绵走进去,那个人就挣扎得更加剧烈了,一半是因为愤怒,还有一半,是因为痒。
被捆着不能挠痒,这比杀了自己还要难受。
“你很难受吧?”姜知绵半蹲下身子,扯掉了男人嘴里的破布块。
嘴巴一得到自由,男人就开始大声话,“你这个臭娘们废话怎么那么多,要杀要剐一句话,别墨迹了,给我个痛快吧!”
“我不算给你痛快,你身上的毒是我下的,这个叫做疥疮,得了疥疮的人会很全身瘙痒流脓,伤口久久的不愈合,被折腾十几天才会断气的。”
瞧着男人的表情猛地一变,姜知绵继续补充,“而且死的时候哦,身上可以看见骨头了,甚至已经长蛆了,活人身上看见蛆,你一定没见过吧?”
“你到底想干什么?我什么都不会的!”男人咬牙道。
姜知绵微微一笑,“我什么都不干,我只是想治好你而已。”
“你会这么好心治好我?”男人表示不相信。
姜知绵却认真点头,“当然啦,我不治好你,怎么从你身上套消息,放心吧,我总不能好不容易找到个活的,就真的让你死了吧?”
完,就低头开始在随身的包里找瓶瓶罐罐,还嘀嘀咕咕的。
男人也不由好奇的去看姜知绵的包包。
太过专心,当姜知绵掏出水晶吊坠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进入了被催眠的状态。
看着男人的头垂下去,姜知绵这才松了一口气。
“真费劲,要对付这种老油条就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