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A+A-

    慕长安刚进雨和塔之时什么都不会, 身边也再无一人会伺候她, 短短几个月什么都学会了, 会洗衣, 会铺床, 会给月圆喂食,以前不会梳头,如今也能梳好。将自己同月圆收拾得妥妥帖帖。

    因着与年轻侍卫的相识, 尽管依旧不能逃出去,年轻侍卫给了她们单独的一间房, 依然破旧,但不用日日担心会不心染上瘟疫。

    进了雨和塔,可能今日才认识一人, 明日就见不着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年轻侍卫也不见了,这一日,她等着他送羊奶来,一直到太阳落山也未等到他。找了另外一个守卫询问。

    “他染病了, 被关着呢。”

    慕长安大惊失色,“他怎么就染病了?”

    “天天下来这么勤快, 不染病才怪。不过, 他交代了羊的事,一会我给你牵下来。”

    他病了......她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两人相识这几月,却从来没有问过对方叫什么,大约是怕有一日再也见不着了, 还是别告诉的好。

    慕长安将月圆抱在怀里,透过墙上的缝隙看着外头,如今都已是盛夏了,外头依旧是荒无人烟的样子。

    睡到后半夜,慕长安突然听了开门声,立马警觉起来,“谁?”烛光只照亮了屋子的一个角落,她眼明手快,拿过烛台,壮起胆子去看门口,真的有人。

    待她看清,发现也是一得了疫病的男子,他双眼只盯着床上的月圆。慕长安一心急,拔下拉住去烫男子,企图驱赶了她,“滚开!”

    男子有贼心没贼胆,被烫到了手臂转身立马跑了。慕长安心里怕得不行,过去将月圆抱在怀里,“没事,不哭。”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安慰熟睡的婴儿。了几句,自己又哭了出来。

    都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自己不是月圆的母亲,可若不坚强起来,谁又来保护她呢。

    抱着婴儿,一夜无眠。

    第二日,外头吵闹极了。

    有人新皇帝今日登基

    有人看到塔四周堆了柴火。

    有人新上任的皇帝要将苏州几处难民营烧个干净。

    有人他们的病肯定是治不好了

    众纷纭,听下来,他是真的回了京城,这一次他没有逼宫,荣王倒是被大臣们逼着退位的,而元灼则光明正大地坐上了皇位。

    她都不知道该笑还是哭啊。他是不是,再不会回来苏州了?

    ******

    皇帝下了朝回到御书房。谢如也紧随其后进来,“江南疫情暂且控制住了。”

    从身边太监手中接过才送来的一叠折子,“那就好。立秋之前,将那十多处关押了病人皆处理了吧,以免节外生枝。”

    谢如皱眉,“按你之前的法子做?”

    “那你还有其他更好的法子?”

    谢如想了想,“有一支商队自西域过来,走了一年多。前日,那商队的领头人来找我,是他们带来的货物之中有治疗时疫最有效的药材。”

    “这种事不需要禀报,你买一些去试试看。没什么事你就退下吧。朕不同你这种无情无义之人多讲话。”

    只因谢如在荣王造反之时假意归顺了,惹得皇帝对他十分不满,每次两人私底下见面都要提上一嘴。

    “她,依旧没什么线索吗?”谢如瞥见书房墙上挂的一副画,问道。

    皇帝闻言,握住御笔的手顿了顿,摇摇头,“杳无音讯。”

    不论是杭州府还是江宁他都翻了个底朝天,派出去的八百个探子四处查找皆未查到任何线索。

    要么她独自躲进了深山老林里,要么她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人前他依旧是令人敬畏的模样,高高在上,刀枪不入。只独自一人之时,总觉得内心空挡无所依存。

    虽然已是大半年过去了,可好似前几日她还趴在他的桌案边上看他抄佛经。

    谢如有些难开口,“我的人发现了一样东西。你要不要瞧瞧?”

    皇帝抬眼,神色凛若冰霜,“是什么?”

    “一件衣服。”

    搁下手中的笔,屏息问道,“什么衣服?”

    谢如命人取了来,藕粉色的衣裳,是宫里头的样式,虽然沾了灰,可上头的刺绣依旧清晰可辨。即使是最好的绣娘,五六人一道绣,不花费三个月,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由此可见,这件衣裳的主人,定是宫里头的妃嫔公主。

    元灼比其他任何人都要熟悉这件衣服,一眼就认出,是她最爱穿的那件。

    “何处寻来的?”

    谢如震惊于皇帝的反应,看皇帝红了眼,一时间不敢回答了。

    “。”

    “我的手下是在一疯乞丐身上发现的这件衣服,听她是从从死了时疫尸堆里扒下来的,”

    元灼睁大眼,“时疫?那尸体呢?!”

    “烧成了灰。”

    元灼忽然有些站不稳,脸色泛白,手握着桌角,“烧成了灰?”

    谢如点头不语。

    书房的东西两边墙上各自挂着一幅画。一副谢如立马可以辨认出,是谨嫔。

    另外一副,像是画的御书房,只是高高的门槛之上,坐着一个三四岁女孩,朝着书房外头,女孩身侧放着几个桃子。

    谢如第一眼看到这幅画之时,便猜皇帝画的是谁,至今未解。若是王雪澜同杨正的孩子,年纪也没到这。

    书房里头安静了许久,直到皇帝缓过来,语气比方才更冰冷,“那些人,不必救了,全处理了吧。”

    “为何?”他又改变主意了?

    “给她殉葬。”

    “三千多人?”

    “去办吧。”

    这种时候,谢如明白自己多无用。自谨嫔不见那日起,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将所有的暗卫派出去找人,回了京城之后,派去的人就更多了。知道内情的总觉得凶多吉少,却无一人敢在皇帝面前这么。

    可是不劝,他就没有停手的意思。这重任就落到了谢如身上。几日前这衣裳便被找到了,谢如一直在犹豫着要不要禀告皇帝。

    若是知道他会做这决定,谢如宁愿私自烧了这件衣裳,皇帝不死心就让他找一辈子去。

    “何必呢?你不是日日抄佛经吗?也该明白,三世因果,真实不虚。这么多条人命,徒增你同她的业障而已。”

    “业障......”皇帝喃喃自语后,抓起沾了灰的衣裳,低眸去看。

    ***

    己卯年亥月,多地饥荒,瘟疫蔓延肆虐,染病之人多达八万之多。朝廷无计可施,设多处难民营,天下名医束手无策。

    次年未月,皇帝复位,疫情得控。

    辛巳年申月,情势好转,饥荒消,瘟疫除

    慕长安从雨和塔内走出来那日,天降大雪。塔已空,再无一个病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她觉得自己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那般,以手遮着自己的眼,长达两年未真正见过日光,即使是这样的天,她依旧觉着刺眼。

    “喂,走了。站着做什么呢?”几个守卫将马车拉过来,其中一个年轻点的吆喝了一句。

    慕长安身边站着另外两人。一个是生的白嫩的女孩,三四岁模样,头上扎着抓髻,正好奇地量着周围的一切,一手牵着慕长安,一手摊开了手掌去接雪花。

    “娘,这是雪吗?”

    “了不要叫我娘。”慕长安责备道。这个孩子是她拼死救下来的,平日从舍得不苛责一句,只有在这件事上她并不惯着她。

    身边的另外一个人,是个近七尺,身型巨大的男人。此人不会话,也正伸出手笨拙地去接雪花。

    不远处,守卫们已经在等。

    “阿莽,月圆,我们走吧。”慕长安抱起许月圆,往马车走去。

    作者有话要: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经里这一句真的让人很难过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