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A+A-

    燕王离开之后,清沅轻手轻脚溜回床上,脱了外衣,解开了头发躺下。她闭上眼睛,缓缓吐纳呼吸。

    每次夜里和燕王见过之后,清沅都会平复一会儿心情。但今夜似乎有些困难。她呼吸了一会儿,又翻了两次身,还是没有睡意。

    燕王在西境的功绩,清沅知道得很清楚。

    当年燕王与玉苓成婚之后,就西边的封地,一呆就是十几年。他不像齐王,总往京中跑。除了许婕妤病逝和皇帝驾崩,燕王回过京中,其他时候都在封地。

    承平皇帝驾崩之后头两年,顾太后还当众夸过燕王,他忠厚。在西边一守那么多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皇帝萧重钧亦是十分信赖燕王,每年都给丰厚赏赐。

    燕王第一次声名大噪,是守城有功。后来又领兵巡边,只要有燕王在,总能及时击退西戎的扰边。

    到了最后那两年,燕王经历千锤百炼,终于成了西边几州百姓口中的战神。顾太后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只是当时西境战事紧张,正在紧要处,朝中都不赞成临阵换将。

    顾太后就换将的事情,也问过清沅。顾太后十分想立刻收回燕王的兵权,但顾虑就在于燕王对西戎的威慑。若真像丞相和朝中众臣所的,换将之后,大齐士气大减,西戎卷土重来,从西边长驱直入,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要顾太后眼睁睁地看着燕王声望日隆,起初只是西境平民崇拜他,到后来连京中的街头巷尾都有许多关于关燕王的议论。这对顾太后来,简直像割她的肉一样痛苦。

    清沅是这么劝她的。

    她劝顾太后先不要强硬收回兵权,且先看着。看看燕王在西境继续领兵,会有什么结果。

    这么下去,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燕王最终吃了败仗,栽了跟头。这时候就可以趁机收回兵权,换个人或者派个人过去约束燕王。只要燕王栽了跟头,再在朝中大肆宣扬一番,这样太后和皇帝收回燕王的兵权,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燕王彻底扫清西戎。清沅记得自己当时是那么的,她:“……这功绩将来世人起来,全是太后与皇帝的英明,史书上这盛世是记在太后名下的。有皇帝在京中,等燕王大胜还朝之后,若不肯交兵权,那时候太后再下手不迟。”

    顾太后被暂时服了。

    这会儿清沅躺在床上,又想起这段旧事,心中有些不出的堵。

    她倒不是为当时后悔。立场不同,她当时侍奉顾太后,只能尽力尽心为顾太后谋划,劝阻太后不要走错了步子。她从没有发疯到只顾谄媚顾太后,若是她光想着媚上,那时候就顺着顾太后心意,鼓动她早早褫夺燕王一切权力了。

    但这会儿,她还是没有为此感觉轻松一点儿。

    清沅翻来覆去想了一会儿,终于想明白了。她虽侍奉顾太后,但她与顾太后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上一世的时候,她就觉得顾太后取了燕王的性命过分了。这一世又时常见到燕王,与他熟悉之后,心中更是过意不去了。

    知道一个陌生人受苦,与知道一个熟悉的人受苦,那滋味是完全不同的。她这会儿不可避免地开始回忆燕王的事情。

    清沅想着,若她成了太子妃,成了皇后,一定要尽力与顾太后周旋……至于皇帝与燕王兄弟之间,并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这么想着,清沅终于平静许多,沉入梦乡。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临睡时的激动浸入梦中,她竟梦到了天地间茫茫一片大风雪,正是西境的荒凉景象。她抬头看,荒野间全是风雪,看不到人烟。她想喊,嗓子却一点声音都呼不出。

    清清沅醒来时候,梦中的那种可怕还让她有些发憷,只觉得嗓子干干的。要身边的宫女端了茶来饮了,才又缓过来。

    她这会儿心境比昨夜轻松多了。宫女给她梳头时候,她看着镜中的自己,面色平静柔和,谁也不会想到她已经偷偷见过很多次燕王了。谁也不会想到,她这时候想的都是什么。

    这会儿清沅在想敖桂的事情。

    燕王显然是不算放也不算杀敖桂了。她很好奇敖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燕王愿意花心血去收留并驯服他。

    她很想亲眼看看。不知道是在宫中久了,还是与安平公主在一起久了,清沅也开始盼着经常能出宫去看看。

    她上辈子自从父亲出事之后,就时常在外面走动。后来做了诚国公夫人,出行都可以自行安排,这是已婚妇人不多的好处。

    清沅在心中数数,端午节就没几天了。她记得这一年的端午,她会有机会陪安平出宫游玩。而特别之处就在于,这一次太子是带着他们一群人微服出宫的。

    燕王显然也记得这一次微服出宫游玩,他言语到过了。只是清沅想来想去,他们出宫游玩,燕王也不好领着她去看敖桂。

    清沅想着,等到了那一日再。

    安平公主还不知道太子会在端午那一天带她出去玩,一心只是扑在懿光书社的事情上,用以消遣。

    书社除了将会印两本书,还会做些其他东西。端午快到了,大家都画了扇子,互相赠送。

    清沅等人又亲自设计了几种笺纸,要宫中做出来。清沅做的是一种淡青色的纸,纸浆里捣进了菖蒲汁,所以是绿色并有淡淡的菖蒲气味,正和端午时节。这时候用,颇是应景和有趣。

    几种纸做好了之后,安平给太子和燕王那里都送去了。

    燕王在其中一眼就看到了菖蒲纸,他抽出一张。送纸来的宫人道:“这纸厚了些,用来抄经最好。”

    燕王没有问,但他直觉这就应当是顾清沅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