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讼太子冤书

A+A-

    易素素满脸愁容地回到医馆,将今天遇到的事跟公孙彧述,公孙彧也为王翁须一家人的遭遇所难过。易素素一直都很自责,老是如果卢福大哥知道这事肯定会很伤心,假如当初不跟他们太子宫里埋有桐木人,江充也不会去搜查,太子也不会造反,翁须也不会遇难。公孙彧忙安慰她,好在翁须的儿子幸免于难,今后若有会,要好好地对待这个孩子。

    刘彻回到未央宫后,立刻对那些在这次平叛中有功之人论功行赏。马通去调长水校尉时,杀死太子门客何如侯并调动长水胡骑,被封为重合侯;那位捕获太子少傅石德的长安男子景建也被封为德侯;大鸿胪商丘成在与太子门客张光奋战中打败并擒获张光,封为秺侯,并接任之后畏罪自杀的暴胜之的御史大夫之位;刘彻还下诏全国通缉逃跑的太子。

    抓蛊抓到这个样子,估计连刘彻都没有想到,不过蛊是抓了,但刘彻的病还是没有好。王卯是治不好刘彻的病的,于是就换成太医令吕仲远来治。吕仲远也心里没数,他是知道刘彻经常服用那种所谓的不老丹,但不老丹是怎个样子他看都没有看过,更不要里面是什么成分。

    这天皇子刘弗陵又生病了,他一生病赵婕妤就会差人去找易素素过来给他看病,估计是赵婕妤比较信任她吧。

    易素素趁着给刘弗陵治病之时,打算将不老丹的成分和功效透露给吕仲远,于是问道:“吕太医,皇上的病好了没有?不知现在还有没有服用不老丹?”

    吕仲远一听易素素在问起老皇帝的病情,无奈地摇头道:“病还是没有好转,不过现在没有服用这种不老丹,听苏公公,那位名叫陆的方士不知去向,现在皇上要找都找不到这种丹药;没找到丹药更好,我觉得皇上的病都是由这种所谓的不老丹引起的。”

    易素素听到吕太医的分析跟自己的判断一样,忙竖起拇指头赞道:“吕太医不愧为太医令,当今医术最高非你莫属;这种不老丹我略知其中的成分,其药性也略知一二。”

    这时吕仲远才想起之前易素素曾过陆与他们相识,便问道:“莫非这种丹药是在你们医馆”

    易素素忙示意吕仲远不要出来。

    “这种不老丹原名叫金石丹,原是陆随江充去出使匈奴时,在北海遇到胡巫檀何,檀何把配方给他的,当时使团的人都得了严重的伤寒,檀何就用这种丹药救了他们;后来皇上也得了伤寒,江充就建议他服用这种丹药试试,结果效果很好,服用后整个人精神百倍,因此苏文便起了不老丹这个名字。”

    “可治伤寒,那估计都是至阳之药吧?”

    “是的,是由五种石药研磨而成的。”

    吕仲远一听是有五种石药研磨的,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原来是石药,怪不得皇上这么喜欢服用它,此药服多了会产生幻觉,难怪陛下会做恶梦,会梦见木人追杀他。”

    “此丹药服用后虽是精神百倍,容光焕发,但却透支了体内的元气,好在皇上身体一直都硬朗,但也伤了不少元气。”

    吕仲远点点头道:“需要补气,固肾补气。”

    易素素心里暗自佩服吕仲远医术高超,一出药性就知道怎样下药,心想,父亲的怀仁丸最适合固肾补气,便道:“吕太医,我父亲之前研制一种名叫怀仁丸的药丸,此药丸对固肾补气的效果最好,何不推荐给皇上服用。”

    吕仲远一听此药丸可固肾补气,忙问:“有配方吗?”

    “有,此药丸主要由黄精和枸杞组成,再加上几种药材,采用蜂蜜冶炼而成,我这就写配方。”

    于是易素素就将怀仁丸的配方写出来交给太医院去炼制。

    怀仁丸还真是能解金石丹的药性,金石丹泄气而怀仁丸补气,两者起到互补作用。刘彻服用了几天后,病情开始有好转,人也没有之前这般烦躁,头也不疼了。

    这天刘彻呆在建章宫里休养,老皇帝现在是越来越讨厌呆在未央宫,喜欢在建章宫里静养。光禄大夫霍光见到他现在批完奏章后居然又有了看书的习惯,因为自从他生病头疼后,他就很少看书。

    为了不打扰老皇帝的雅兴,霍光静悄悄地立在他身后,一点声响也没有。大概是看困了,刘彻伸了一个懒腰,回头一看,原来霍光早就在后面候着。霍光一直都是刘彻的帷幄近臣,做人心谨慎,未尝有过,深得刘彻的喜欢和信赖。

    霍光忙从袖里拿出一枚竹简,双托着跪在地下,拜道:“启禀陛下,壶关三老令狐茂上讼太子冤书,请陛下过目。”

    壶关三老的三老并不是三个老人,而是掌教化的乡官,汉初刘邦曾颁布政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因此三老需是五十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才能胜任,他不仅可以对官吏的任免发表意见,就连皇帝身边的大事也敢提出建议。

    令狐茂就是天汉二年帮织草鞋的陈山写状子到太子刘据那里伸冤,并和公孙彧、陈山一起去参加博望苑冬梅会的那位儒士。本来这次他来长安也是想参加今年的博望苑盛会,谁知走到长安边上就碰到太子被逼造反的事。他一路听太子是冤枉被逼的,是江充他们想陷害太子才制造此冤案。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凭着他对太子的敬仰,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毅然写出讼太子冤书,并在今早跪在建章宫门外请求上书,刚好被霍光碰到了,于是霍光就将此书递给刘彻看。

    “壶关三老,讼太子冤书!”刘彻顿了一下,伸道:“递上来吧。”

    接过讼太子冤书,刘彻静静地看着,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见他沉默了半晌,脸色也由刚开始的严肃变得越来越慈祥,这时他突然问道:“霍光,你有什么感想呢?”

    霍光忙答:“陛下,太子也是无奈才做出此举,臣闻太子和皇后曾派使者去甘泉宫给您请安而见不到您,后由于江充他们已在太子宫中找到桐木人,于是后怕才杀死他,因为他觉得有冤无处伸。”

    刘彻什么也没,只是口中喃喃念道:“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

    又过了一会,刘彻又问道:“有没有太子的消息,他逃到哪了?”

    霍光忙道:“陛下,还没有太子的消息,听他出覆盎门后,往东面逃去,现在各郡县正在追缉。”

    太子刘据逃去哪里?

    那天傍晚,田仁打开覆盎门放太子刘据逃出后,刘据一路狂奔,向东而去。

    路过博望苑时,刘据在苑门前立马停驻片刻,思念之前在苑中与各种宾客谈古论今的情形,潸然泪下,又怕追兵杀至,只能挥一挥告别。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我轻轻地招,作别西边的云彩。

    趁着夜色,一路向东。

    一骑父子三人不敢走大道,只能走山路。过临潼、华阴,出潼关,渡过风陵渡,一路风餐露宿。

    父子三人历尽艰辛,这天来到一处大山,山坡下种满翠竹。时值盛夏,漫山遍野都是翠竹,绿影婆娑,令人静爽。一株株翠竹高耸挺拔,顶天立地,长青不败,高风亮节。

    估计刘据也是喜欢翠竹吧,或者是这几天忙于奔命,他确实累了,走不动了,就坐在山坡上休息,欣赏这漫山一色的青青世界。

    “父王,我口渴。”

    一声沙哑的叫声惊醒了正沉浸于竹海中的刘据,原来是身旁的儿子他口渴,这么热的天,又一路奔波,肯定口渴。

    竹海中间有一条涧,涧水清澈见底,刘据就领着两个儿子过来涧中喝水,顺便洗洗脸。涧水清甜可口,喝下去后顿觉人清爽很多。

    正当父子三人在涧中喝水时,只见一中年壮汉挑着一担竹子,也过来涧中喝水。警惕地刘据忙走在两个儿子的身前,握紧斜插在腰间长剑的剑柄,看样子是作随时要打斗的准备,这也难怪,这些天来一直都有人在追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