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布局
刘旦一脸茫然,忙摇摇头表示不知道,陈完笑道:“听吴征,发起这次策辩的人便是谏大夫杜延年,他杜延年乃是霍光的爪牙,因此这次策辩的真正发起人便是霍光。”
刘旦听完笑道:“我明白了,其实就是霍光想搞桑弘羊,便指使杜延年上书要召集各地贤良和文学进京策辩,看来霍光确实有心计,这次两虎必有一伤。”
“霍光确实厉害,自己都不出面,便发动下面的儒生去策辩,美其名曰为民争取利益,教化民众,实际是利用来为自己扫清政敌服务。”
“这两只虎斗得越厉害越好!”
这时刘旦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陈完当然看得出刘旦的得意样,忙道:“最好是桑弘羊输了,这样我们便可以轻而易举地争取到他。”
“看来我们要坐山观虎斗了,沉住气,慢慢看再出。”
“不,燕王,我们现在就要出了。”
看着陈完猴急的样子,刘旦这次反而不急,便道:“前面两次就是因为过急才招致失败,这次要吸取教训,慢慢计划,看准时才出。”
“燕王,这次我们要有所作为,朝廷不是下诏令要各郡国出一位文学高第上京策辩吗,我们现在就要挑选人去,并且跟邻近的冀州、幽州和青州等各郡县联络,尽量派可靠的人去。”
陈完话音刚落,刘旦便立马激动得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这事我让孙纵之去办,你来协助他,等人都召齐了,便由你带去长安,到时让他们在策辩时煽风点火,添油加醋,以激化矛盾为目标。”
“这个我懂,让我来策划策划吧,燕王,看来你要下重本去召集人选啊。”
刘旦哈哈大笑:“这个没问题。”
燕王刘旦利用重金在附近各郡县征地文学高第六个人,他们是燕国的燕然、冀州卢琳、严有为、幽州的李宽、傅恩鸿和青州的刘迪生。于是在陈完的带领下,出发到长安参加朝廷辩策。
所谓的文学是指通经达变之士,也就是儒生,文学高第的意思是当地最厉害的儒生。贤良文学是汉代选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与“贤良方正”类同。汉代察举贤良属于特举,此科具体名称不固定,一般称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察举贤良方正始于汉文帝二年,此后,两汉屡有诏举贤良方正之令。
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来到了始元六年的春季。刘病已来掖庭也有三年多了,这三年多的日子里,好在有他的好基友张彭祖陪伴,每天早上他们便结伴去石渠阁那里听老先生澓中翁讲学,下午一般都会在暴室里帮忙,当然这是他们自愿的,因为在掖庭里谁都不敢安排他们干活,只是懂事的刘病已已经习惯了帮忙干活,这点连张贺都对他大家赞赏。晚上便和张彭祖一起辩解所学这学问,或结伴在掖庭后宫闲逛。
这天一早,他们两人又去石渠阁找老先生澓中翁。仲春的早晨,正下着微微细雨,都春眠不觉晓,但是两个伙伴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就起来,踏上求学之路。一路上,花草树木也是感到春的气息,一切都苏醒过来,处处闻啼鸟。
老先生澓中翁也是早早便在石渠阁的中央大厅里面等着他们的到来,这些年来,他是跟刘病已和张彭祖讲解了诗经、论语、春秋、战国策等等。这两个伙子也很喜欢他的讲解,引人入胜、通俗易懂。
“澓先生早!”
“澓先生早!”
两个少年很有礼貌地跟老师打招呼,澓中翁见到两个少年早早就过来,笑呵呵的道:“天气寒冷,有下着细雨,你们还这么早过来,精神可嘉!”
“谢谢先生的夸奖,我们都习惯找起来了。”
“好样的,下次见到张大人也得夸奖一下你们两位。”
“谢先生!”
看到两个少年向着自己深深鞠躬,澓中翁忙笑道:“不要客气,你们快过来坐下吧,这里有暖炉,你们凑近掉暖和些,今天我跟你们讲‘为政’吧。”
澓中翁一边一边把早就抄好的两枚简牍递给他们,“为政”就是论语里面的为政篇,老先生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自己动抄写所讲的内容给他们。这点是很值得他们敬佩的,于是在听老先生讲学时,两人更是认认真真地听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看到两位少年正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解,澓中翁捋一捋胸前那花白的胡子,继续慢吞吞的讲道:“为政以德就是德治,要以道德来进治国;以道德教化来治理,而不是严刑峻法,这样群臣百姓便会围着你转,如北辰星那样,众星拱之。”
澓中翁年岁虽然已高,但却声如洪钟,整个大厅都回响着他的声音。这时外面却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像是一大帮人走过,大家又在讨论什么。
石渠阁一向都是很清静的地方,平常偶尔有人过来查询典籍,那也是一两个人,怎么今天一大帮人路过呢?于是澓中翁忙问旁边的同僚:“外面为何如此嘈杂?”
“先生,今天开始朝廷的策辩,听这次策辩是设在天禄阁那里,由田丞相主持的,规模颇大。”
澓中翁是听过朝廷正在组织一次策辩,是谏大夫杜延年提出来的,由丞相田千秋主持,一派是易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主的有丞相史和御史大夫各属管御史组成,而另一派便是以谏大夫杜延年为主的以各地举荐上来的贤良文学所组成,对朝廷现今的政策进行讨论。
“我也有所耳闻,国家承先皇奢侈师旅之后,年岁比不登,流民未尽还,于是谏大夫便提出宜修孝文时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民意,年岁宜应之议,大司马大将军便纳其言,举贤良辩策;这个去年便已在谋划,未想一直谋到今日才开始,屈指一算谋划也有半年之久了,可见这次策辩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