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看法

A+A-

    曼德拉过一段名言:

    “如果天空不亮,那就摸黑生活;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不必去照亮别人。

    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洋洋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再次认真推荐各位看一看乌合之众,勒庞的著作。需要在前面的是,个人认为虽然乌合之众一直被称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但是社会心理学课追溯学科历史的时候,却根本不会涉及到乌合之众,而是会追溯到美国一些社会学家的研究之上。

    确实感觉这本书有点局限,局限在那个年代(书中举得多个例子都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非中国史)。如果真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去看一看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包括一些传播学经典著作,比如社会心理学、自卑与超越、自控力。

    当然,真想看的话,咱们的毛选-5卷也可以有

    收集了这本乌合之众的50句精华,大家或许不用先去看书,看看这些句子,再回顾一下历史,想想人家的有没有道理。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的结果。

    6、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

    、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9、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0、数量,即是正义。

    、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2、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3、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4、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5、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6、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家惯用的论技巧。

    、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

    9、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20、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

    2、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22、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善行感动!在他们看来,仁慈善良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23、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24、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25、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26、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2、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2、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

    29、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30、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3、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许还是会愿意接受传统教育当中所有的弊端,因为尽管它只会培养一些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心怀不满的人,但起码,对冗繁知识的肤浅掌握,对成堆教科书的完美背诵,或许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但事实上它真的能提高智力吗?不可能!在生活中,判断力、经验、进取心和个性,这些才是取得成功的条件,这些都不是书本所能够给予的。书本是可供查询的有用字典,但倘若把这些冗长的词条都装在脑子里,那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32、文明赖以形成的道德力量失去效力时,它的最终瓦解总是由无意识且野蛮的群体来完成的。

    33、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能够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

    34、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35、尽管在那一天的那两个时里他们做到了或者几乎做到了,到一个月以后他们却不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无法再次通过考试。他们脑中不断丢失大量过于沉重的知识,而且没有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的思想活力开始衰退,促进成长的才能渐渐干涸,这时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诞生了,但此时的他早已疲惫不堪。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陷入某种循环,并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他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仅此而已。他们最终变为了平庸之辈。

    36、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3、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3、人们经常起那家大众剧院,它只演令人压抑的戏剧,散场后,必须保护扮演叛徒的演员,免得他遭到观众的暴打。他所犯的罪行,当然是想象出来的,引起了群众的巨大愤怒。我觉得这是群体精神状态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这清楚地明,要给他们什么暗示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对他们来,假与真几乎同样奏效。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真假不分的倾向。

    39、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在自然界,绝对服从本能的生物,其行为会复杂得让我们不敢相信。理智是人类新近才有的东西,太不完美了,不能向我们揭示无意识的规律,更不能替代它。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无意识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无意识现在仍作为未知的力量在起作用。

    40、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这就是原因。

    4、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42、在决定人们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43、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44、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一消失,人便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45、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46、偶像崇拜的五大标识:

    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地作用。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当群体符合第一条,其形式就等同于宗教,而这种情感就变成了宗教信仰。

    对群体来,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4、群众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作最有价值的东西。

    4、所以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49、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对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50、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昨天到的那个青岛女志愿者,还是挺心疼她的,对着镜头她(略带骄傲和羞怯):“吃的、喝的,甚至是宠物用品,都由她来帮忙购买。尤其到吃饭点,自己顾不上吃饭也要把他们的饭解决了。”

    这充分展现了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精神。宁愿自己先饿着也要满足他人。这本来值得赞扬,但总让人觉得有一点奇怪。

    视频中的外籍人员看起来正当壮年,我们千千万万在国外的同胞,不知道又几个享受到了人家这般对待?难道这就是天朝上国一贯的风仪?

    哪怕在自己的国家,那些归国同胞又享受到了什么待遇?他们在隔离时期,有受到同外籍人员一样的优待吗?自己买了矿泉水尚且扣着不给送上去,真的做到了中国人、外国人一视同仁吗?就这样,评论里还骂声一片,喊打喊杀喊滚的样样都有。

    我这不是胡八道吧?到底事实是什么样,热评下面的评论随便去看。

    汪莘: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要知道,这可是咱们的国学名句啊。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德国等免费的不算)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高等学府都是要国际学生通过考试和语言学习达标了后,才有资格交高额学费来学习的。你再反观咱们,从建国以来国际学生屈指可数,什么原因我就不多了,哪怕到最近也不是一个能吸引留学生的地方,于是某些聪明人就开始了最擅长的投取巧。

    人家的国际学生待遇都不如本地学生,那我们搞一个国际学生待遇远超本国的不就行了吗,又是奖学金又是某伴,再不行我就降低门槛到学点语言就可以来。只要你想,我们就拿钱堆,要什么有什么,哪怕有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一看这待遇那也考虑考虑吧,更别亚非拉的学生了,顶不住福利真的好啊。所以近二十年来咱们大学的世界排名,涨的那叫一个快,自信蹭蹭上来了,真的是厉害,不服不行。

    北师大有一位叫胡必亮的教授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结果招来上骂声一片。胡教授大概是在与人探讨和非洲交流合作话题,谈到对非洲留学生资助时:我们国家和非洲定的奖学金标准很低,一个人一年也就万块钱

    骂归骂,气归气,不过话又回来,0万块钱也不是他老胡定的,这是执行了多年的留学生助学金制度,只不过从他嘴里出来而己。

    嗯,不知道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