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英图书馆特殊书籍管存处
下午2点钟,黎齐、张曦原准时到达大英图书馆南门西侧。
一位年纪与黎齐相仿的青年英国男士早已在南门口等待,见来人是两位华夏人士,便礼貌挥,轻声招呼,
“黎齐先生,你好。”
黎齐和张曦原都惊讶于英国青年清晰标准的华夏语,黎齐赶忙走到人前直接开口道:
“你好,你好,你的华夏语太标准了。”
边开口边握住对方伸出的右。
青年男子谦逊的回答,
“一点点,”
随后就开始用英文与黎齐交流,黎齐一阵苦涩,真想自己能获得一种会全世界所有语言的‘金指’,但现实社会怎么可能有这么反人类的技能呢,他想想便赶忙作罢了。
张曦原优雅上前伸出右开口道,
“你好,我是黎齐的女朋友兼翻译,张曦原,很高兴认识你,霍尔斯先生。”
图书管理员尼古拉斯霍尔斯反握右,随即回复:
“很高兴认识你,张曦原姐。”
张曦原与英国图书馆管理员尼古拉斯霍尔斯交谈后,将两人对话翻译给黎齐。
黎齐清楚状况后直接亮明来历。
两人在管理员霍尔斯的指引下,从侧门进入图书馆,通过员工通道直接进入特殊书籍管理存放处。
“大英图书馆藏书500万册,除去基本图书200万册,缩微资料00万卷,科技报告稿、期刊0万册外,还有20万册特殊、极密、珍贵书籍都在特殊书籍管理处存放。”
“两位要找的书籍只有作者姓氏和笼统的分类,其他既没有书名又没有书码,查询可能需要费上一段时间。”
霍尔斯提前给两人讲述了查询书籍的难度,接下来就是搜索这本自传体书了。
两人坐在管内检索电脑两侧,霍尔斯坐在正中央,再次确认书籍作者的姓氏后,将其输入到电脑里,显示器中出现这个姓氏的3本自传体书籍。
第一本是理查道金斯伊尼特,第二本是埃塞克道金斯日久留痕,还有一本是卡尔道金斯卡尔自传。
既然搜索范围已经缩到三本书其中的一本,那么接下来就是漫长的阅读、搜检了。
在这一阶段,黎齐完全是个人型木偶,根本给予不了任何帮助,在黎齐和张曦原讨论之后,两人确定了书籍内容的关键词和人物名称,其余的工作就是长时间的阅读了。
理查道金斯伊尼特全书有五百多页,这完全为难住了张曦原和图书管理员尼古拉斯霍尔斯。
仔细阅读了书籍目录并没有得到多少线索,看来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一页一页的细细阅读。
最后两人分工,一人阅读一本,霍尔斯决定先阅读埃塞克道金斯日久留痕,而张曦原则是率先阅读的卡尔道金斯卡尔自传,难度最大的一本书则留给了最先读完头书籍的人,当然还有一种概率就是,不等第三本开始,其中一人便率先找到答案。
埃塞克道金斯日久留痕讲述的是圣地亚哥本来是西班牙一个镇上的普通农家少年的故事。
西班牙镇上,在一所神学院中学习到十六岁,他的父母原本希望他按部就班地读完神学院,之后做一个令家人骄傲的神甫,而他的梦想却是做一个云游四方的牧羊人。
他顺遂自己的梦想成为了牧羊人,但那时候的他还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天命’,只是觉得了解世界,这远比了解上帝以及人类的罪孽来得重要。
然而一次借宿教堂的经历过后,他迎来了更大的人生转折
霍尔斯认真的阅读,被故事中的剧情所吸引,全然忘记了从书中寻找线索的事情,反倒是张曦原一目十行,阅书如飞。
常年华夏教育,学术书籍练就的阅读速度足足超出英国图书管理员两倍的速度。
张曦原继续阅读着,忽然,一则信息吸引了她的全部精神。
“那个的低劣卑贱的下等人,他玷污了我们法国贵族的血统,国王就不应该赐予他知识与土地,他欺骗了我们”
张曦原原本就文字背景中的法国贵族感觉到了契合,随后又见到了下等人欺骗,要谋害等字样,她立即想起了那个离奇遇害的宝藏商人。
“黎齐,你快过来看!”
张曦原着将书籍递到黎齐面前,
“我也看不懂呀”
黎齐哭的心思都有了,
“那我讲给你听,”
“书里提及到了法国贵族、卑劣的下等商人、还有法国国王,”
“这似乎都和史密斯的故事对上了。”
张曦原赶忙解释自己惊讶的地方,黎齐听完神色焦急的督促到,
“那继续看吧,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线索。”
“嗯,好,”
张曦原完一改速读的习惯,开始精读后面的内容。
4世纪法国贵族世袭制盛行,卡尔?道金斯出身法国世袭贵族家庭,是一位原汁原味的贵族后裔。
而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的国王采用绝对主义统治取代封建贵族领主统治,实现富国强兵的绝对君主国。
法国时任国王将贵族诸多实权一一取消,把他们安置到凡尔赛宫做荣誉贵族,由法兰西国接统治法兰西全境所有居民。
当时的法国贵族正处于虚有其名,却无权益的虚无时期,所以当时各个家族都处于怨声不断,却又无从改变的境地。
同一年一艘从神秘国度通商而来的财富充足的商船队进入了当时国王的视野之中。
起初,王公大臣,贵族商旅都对这支商队充满好奇,但见船队主人优雅绅士举止沉稳,所有王公贵族都渐渐接纳了这位商人。
可谁知一次酒醉,商人竟爆出惊天秘密,他不过是法国底层阶级之中的一员,因为遇到灾害迷路到达充满黄金财富的国度,因此他才富足优雅,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一众落魄贵族决定通过商人那得到通往黄金帝国的线路图,但商人如何都不愿出剿,贵族联盟见商人拒不配合,又怕放走商人会向国王告发他们的丑陋行径,最后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