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石出

A+A-

    其实,皇后提出要见三皇子最后一面, 固然有她自己的情感因素在, 但更多的, 还是因为安妃的计划。

    这几年来, 安妃不得皇帝宠爱,又没有子嗣,便把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投入到了三皇子和朱家的“大业”上。

    这回舞弊案发,三皇子入狱,安妃等人本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三皇子能够逃过一劫。

    可既然四皇子他们已经查到了三皇子身上,安妃他们没办法, 只能利用皇帝的心软, 让三皇子来到皇后这里, 然后再悄悄地把三皇子送出宫,送到南方曾家那边去。

    一个与三皇子体貌相似的死士,换上了三皇子的衣服,留在皇后的寝宫里。

    与此同时, 三皇子已经被秘密地送出了宫。

    安妃也乔装扮成了一个太监, 和他一道跑了。

    当有人发现牢中的人不是三皇子的时候,三皇子和安妃已经逃离了京城。

    皇帝震惊之下,立即令人抓捕他们。可一旦人出了城,抓起来便如同大海捞针,并没有那么容易。

    皇帝立刻意识到,自己被皇后给骗了。

    他怒不可遏地来到坤仪宫想找皇后算账, 却发现皇后已经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看着皇后的尸体,皇帝如同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一个字都不出来,只能发出痛苦的叫声。

    他想要逃离这个地方,可双腿却不听使唤,愣在原地动弹不得。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猛地转身跑了出去,扶着汉白玉栏杆干呕起来。

    朱氏死后,因为皇帝已经下旨废后的缘故,并没有像太后薨逝时那般风光大葬。

    但皇帝也没有做绝,当真把朱氏丢到乱坟岗里去。

    他让人把朱氏,葬在了妃陵的一个角落里,也算是给她一个安身之所了。

    因为三皇子逃走这件事情,皇帝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软,已经造成了太多难以挽回的后果。

    他终于下定决定,采纳四皇子和九皇子等人的建议,严查三皇子余党,将涉案官员或斩首、或贬官。

    在此同时,还将许多闲职合并或者削减,减少国家的用人成本。

    虽然这样做,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不的震动,不过好在兵部早有预见,已经派出了一批京军,在几个贪污的重灾区维稳。

    容漾身为兵部郎中,也带兵去了潞安府。

    容漾走的时候,特意嘱咐令仪,最近乃是多事之秋,让令仪母子几个暂时回到宁国公府居住,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所以令仪要见裴清殊,还是以宁国公府的名义下的帖子。

    姐弟俩曾经有过约定,如果是要紧事的话,令仪就会在帖子上画上一个只有他们两个能懂的标记。

    裴清殊一看到那标记,便立马赶往宁国公府。

    令仪一见裴清殊,就有几分慌张地:“你可算是来了,我有要紧事要告诉你!”

    “发生什么事了?”令仪的性子虽然风风火火的,但这样着急的样子并不多见。

    “今天昌仪同我,原来三皇兄贪污所得来的钱,都送去了曾家!可这笔钱并没有送到昌仪的手上!”

    这件事情,裴清殊和公孙明他们早就猜到了,所以听到之后并不奇怪。

    “皇姐的意思是?”

    令仪不无担忧地:“这样看来,三皇兄现在很有可能就是逃去曾家了啊!我担心,曾家手握十万兵马,会不会……谋反?”

    裴清殊没想到,令仪这个看起来再单纯不过的女子,竟然也能想到这一层。

    “皇姐果然不愧是公主,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嘛。”

    令仪着急地:“你就别这些没用的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叫上三皇姐,我们一起进宫面见父皇。”

    以往裴清殊只是心怀猜测,却没有证据。现在有三公主这个直接的证人在,皇帝就是不信也得信了。

    令仪却没有动:“昌仪今天也是跟我诉苦的时候漏嘴了,才会告诉我的。曾家可是她的夫家,三皇兄还是她的嫡亲哥哥,她能愿意把她所知道的都原原本本地告诉父皇么?”

    “当时三皇兄和安妃逃跑的时候,应该也叫了三皇姐一起,可她并没有逃走,就明在她的心里,京城才是她真正的家。”

    令仪一想也是:“那个曾俊那么对她,昌仪没有回去就对了!走,咱们这就去找父皇!”

    乾元殿里,三公主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包括曾俊殴她和孩子、宠妾灭妻、收取三皇子大笔银两的事情,全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皇帝。

    因为皇后自尽之故,三公主至今仍然十分悲痛,起悲惨处时忍不住痛哭失声。

    但在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之下,裴清殊等人还是听明白了她的话。

    令仪是女子,不便议论政事,裴清殊便出面道:“父皇,曾家乃是武将世家,手握十万精兵不,还得了三皇兄的上百万两银子……他们所图谋的,恐怕不简单啊!”

    皇帝面色铁青地:“这个逆子,难道还想造反不成?!”

    “三皇兄都已经逃离了京城,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还望父皇尽早做好准备。”

    皇帝点点头道:“殊儿,你的有道理。朕这就传英国公他们进宫商议对策。”

    临走之前,皇帝把三公主叫住了:“昌仪,现在外头太乱,你们娘儿几个自己住着怕是不安全。你就别回去了,等会儿朕让人把云儿和涵儿接进宫来。”

    要是搁在以前,三公主肯定会天真地以为皇帝这样做是因为爱护她。

    可是现在,三公主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皇帝这么做的用意,跪倒在皇帝面前苦苦哀求道:“父皇,不管驸马做错了什么,孩子都是无辜的啊!还请父皇不要因为三皇兄和曾家的过错,惩罚那两个无辜的孩子!”

    皇帝好声好气地:“昌仪,你放心,云儿是朕的外孙女,朕怎么会舍得伤害她呢?快点起来吧,先去琼华宫等着,朕让淑贵妃给你把慧曜楼收拾出来。”

    三公主听了,这才满腹心事地走了。

    裴清殊相信,三公主自己也清楚,她大义灭亲,检举三皇子和曾俊,顶多也只能保住她自己的女儿曾云而已。

    至于那个养在她膝下的庶子,八成是活不成了。

    十日之后,裴清殊等人的猜测成为了事实。

    曾家果然出兵,以“清君侧”为由挥兵北上。

    曾家兵强马壮,除了自身的十万大军之外,还有这些年来偷偷训练的私兵,约有五万人马。

    因为身处大齐的最南端,不用担心腹背受敌,所以曾家几乎动用了他们的全部兵力。

    十几万人马一齐发动,又有三皇子这个“嫡子”作为他们名义上的大将军王,曾家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南方六城。

    消息传到京城之后,众人皆惊。

    虽北夏时常骚扰大齐边境,可在大齐的领土上,已经数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乱了。

    一时之间,京城之内人心惶惶,生怕曾家军会到京城来。

    曾家谋反,朝廷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因为提前受到了三公主和裴清殊等人的提醒,皇帝已经命英国公等人提前做了战前准备,务必戍卫好京畿的安全。

    镇守在大齐西北的慕老将军,也已经率领八万军马,前去平叛。

    皇帝算再从京中派出一名武将,率领五万河北驻军前去支援。

    思来想去之后,皇帝决定还是用大皇子为主帅,率军出征。

    虽然大皇子的母妃敬妃已经被废,但以皇帝对大皇子的了解,他不是那种会借着国难图谋不轨之人。

    更何况他和三皇子有过节,就算谁被三皇子策反,大皇子都不会。

    大皇子一听自己可以率兵出征,去征讨老三,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当场就向皇帝发誓,一定要亲手把三皇子给捉回来。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皇帝沉声道:“清德,这个任务,朕就交给你了。”

    大皇子心中咯噔一声,突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他本想着皇帝心慈手软,肯定是要让他把三皇子活捉回京的。

    可现在皇帝这么……意思就是带三皇子的尸体回来,也没有关系了。

    大皇子心中一寒,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京城。

    和他一道出京的,还有七皇子和赵虎。

    七皇子的武功本来就很不错,算是皇子之中除了大皇子之外骑射最好的。

    不过七皇子平日里性子比较懒散,不像大皇子那样爱出风头,所以很多人都忽略掉了他骑射俱佳的事实。

    这回大皇子出征平乱之前,七皇子在和四皇子、裴清殊他们商量了一下之后,就找到皇帝,请旨随军。

    以四皇子和裴清殊的观点来看,这一仗虽然不太好,但曾家必败无疑。

    四皇子是觉得三皇子贪赃枉法,敢在科举一事上做手脚,名声早已经臭了。曾家造反,可以是师出无名。且南疆距离京城十分遥远,曾家军就算再勇猛,也迟早会感到疲倦。

    裴清殊则是觉得,虽然历史的轨迹已经和前一世发生了许多改变,但还不至于发生这么大的变动。

    为了确保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裴清殊还特意来到公孙府,请公孙先生替自己算了一卦。

    比起去年最凶险的时候,公孙越现在的身体已经好多了。只是不能出门见风,必须留在府里静养。

    虽然对他来,算卦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但公孙越知道,就算裴清殊不问,皇帝也迟早会来找自己,于是便答应下来,测算了一卦。

    得到公孙先生的答案之后,裴清殊便放心让七皇子出征了。

    对于政绩平平的七皇子来,这或许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