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激将

A+A-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周诚志就找陈秀芳问。

    他已经思考一晚上,现在对周明愈的话深信不疑,从除四害、收麦子、大食堂到现在去城里卖鸡蛋,还认识了人家百货商店的经理,他就觉得红鲤子不一般了。

    一般人去个供销社都不敢大声话,哪里敢进城?就算进城一趟,都不知道东西南北,哪里还敢去百货商店?去了百货商店有几个人能和售货员上话?更别一个经理了,而他们还和经理搞上关系,这可真是太了不起。

    那些城里人是那么好话的么?

    “兰娘,培金有日子没回来了吧。”

    陈秀芳没想到队长冷不丁问这个,生怕是因为队里的活儿,忙道:“厂子里工作忙,孩子爹就过年能回来趟。”

    因为从市里回来一天就一趟火车,到了县里还得坐车回家,一个来回路费就要六块五毛钱,贵得吓人。所以周培金都是过年回来,其他时间除非厂里有车或者需要他出差顺路,否则是不会回家的。

    周诚志就道:“队里有点事儿需要和他商量,回头我让人写封信给他。”

    陈秀芳有点担心,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声道:“队长叔?”

    周诚志道:“不是你们家的事儿,是队上的事儿,让他给听一下有没有机器卖。”

    陈秀芳松了口气,不是自己家的事儿就好,她弱弱地笑着,“这几天家里也得给他回信,要不队长把信到时候给我,我一起寄。”

    周诚志:“你不是让会计寄信的?那就都搁队里寄过去好了。”

    他也不多就让她继续干活儿了。

    等晌午的时候下了工,周诚志就去找会计周明阅,写信给周培金,托他听一下城里哪里有便宜的旧锅炉卖,把要求清楚,新旧的价位都给听一下。

    “他家里也要给他写信,你帮忙写了寄过去,这一次队里出钱。”寄信省内要三分钱的邮票,信封要一分钱。

    往市里去的信还是很快的,一般三天就能收到,结果五天就收到周培金的回信。他表示已经知道队里的要求,收到信当天就跟自己厂和别的厂探了一下,符合他们最低要求的新锅炉价格差不多得242元一台。

    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有探到合用的废弃锅炉,他会请托厂领导以及同志们一起帮忙探,一旦有消息立刻电报回村。

    周诚志自然不会要新的,242多贵啊,简直是天价巨款,两千多斤粮食呢。

    最后他决定还是继续等,看看周培金能不能探到有用的消息。

    ……

    周明愈和莫茹这几天也没闲着。

    莫茹早上照旧去拿虫子,二队三十亩棉花地的虫子被她拿得差不多,现在走一趟连以前五分之一的虫子都没有。

    可她还养了那么多鸡呢,没有虫子怎么一天一个鸡蛋呢。

    所以前些天她假装走错地去一队拿虫子,走一趟能拿现在二队一亩地的虫子!

    二队的人对莫茹那是钦佩不已的,护棉英雄那可不是假的,大家火眼金睛选出来的。她想怎么拿就怎么拿,根本没人过问,甚至还觉得可能是怕一队的虫子跑过来咬二队的棉花,顺便也给拿拿呢。

    而一队就更不问了,要是问了人家再发现拿错了不给拿呢?所以一队也将错就错,假装不知道,随便她怎么拿。

    一队队员们也知道她拿虫子特别厉害,原本周明贵就想请她,不过看人家挺着个大肚子,还有自己队三十亩棉花呢,他也没好意思开口。

    现在看莫茹主动给拿,他也高兴得很,特意找队里的骨干们开一个会议。

    “咱们不能给护棉英雄工分,不过这一次要是咱们棉花能比去年多产,交了任务以后肯定还有剩余,到时候也能分点。我提议,要是有剩余棉花,咱们要分给护棉英雄一些,你们表决!”

    一队的先进队员举手表决,以过三分之二数同意这个决定。

    要知道去年他们的棉花任务没有完成,还欠了棉站棉花呢,所以今年不得不多种了十几亩地。

    可今年虫子也猖獗,要是再给啃光了,那他们欠的任务只怕是完不成了。

    现在有护棉英雄帮忙,他们不但能完成任务还能有点剩余呢,这当然是大好事儿。

    有这个原因,加上虫子多可以喂鸡,莫茹去一队拿虫子也挺带劲的。

    她现在早上去二队地里走一圈,然后去一队,傍晚太阳不晒的时候再去一队圈溜达溜达,又能抓不少虫子。

    虫子就是鸡蛋,鸡蛋就是钱啊!

    ……

    而周明愈白天上工,早中晚下工的时候还是跟着周玉忠和周诚信学木匠。

    他们完工几样家什儿。

    周玉忠给做了一个炕柜,原来那个破的不成样子,现在直接拆了做新的。只要板子处理好,做这些简单的家什儿还是快的。

    做好的炕柜放在炕的一头,白天把棉被枕头收起来,衣服也可以收进去,这样炕上就干净利索。

    另外他还预备做一只大箱子,两只箱子,再做一个衣柜,这就不知道何年月完工了,也可能教会周明愈让他自己做。

    莫茹用铅笔头在木料上画个简单的云纹、卷草纹、如意纹等。周培基一看就肯定是黄大仙画的,要不一个傻媳妇怎么好了以后这么聪明能干?

    周玉忠当年还给人做带花纹的家什儿,现在很少有这个需要,见她画的好看一时间手痒痒就给刻出来,磨光滑也非常好看。

    只可惜没有油漆,但是莫茹更喜欢,因为她觉得原木更有乡村田园气息。

    周诚信给做了一套桌凳,一张方桌带着四条凳子,还预备做一个饭橱。

    周明愈和周培基跟着师傅练手,用下脚料做几张板凳,有师父手把手教,做得不错,也挺结实的。

    两人分了,家里留两个,其他的当礼物送给大爷达达家,这东西谁家也不嫌多,总是不够用的。

    看红鲤子和周培基居然能做出像模像样的家什儿,大家也都觉得新奇,纷纷把需要修的凳子、板凳拿过来让他们给加固,还把家里闲着的板子拿去给他们用,鼓励他们好好干,以后大家家什儿就靠他们。

    ……

    这日傍晚莫茹要求的儿童学步车在周明愈手里完工,摇摇马在周培基那里定做中。

    周明愈把学步车磨完毕,“媳妇儿,看看好不好?”

    莫茹摸了摸,都用砂石磨过,滑溜溜的没有毛刺,很满意,“五哥你真能干,做的太好了,孩子们肯定喜欢的。”

    周培基:“喂,那是我做的他磨的,你是不是夸错人了。”

    莫茹笑道:“好吧,木匠二人组棒棒哒!”着还比划了一个剪刀手耶的手势。

    周培基:大仙都是神经病。

    周明愈扭头对他道:“你鸡蛋都点好了吗?箢子里装上麦糠,到时候别把鸡蛋颠破。”

    周培基笑道:“你放心吧,俺娘专门编了装鸡蛋的格子,现在还编呢,好了就给你。”

    柳秀娥编织的手艺很不错,这点大家都有目共睹,别人就是编一些常用的筐子、草鞋,她却能自己设计编一些花样出来,都是别人没的。

    他又声道:“周明愈,晚上我和你一起去呗。”

    今天月底,这个月没有三十,所以二十九就算约定日子,周明愈要去和邱磊接头送货。

    周明愈提醒他:“今儿是公社大会,大家都得去。”

    晚上在红旗广场开会,张根发好几天以前就吆喝,今天一大早吆喝到现在,想忘也忘不了。

    周培基有点失望,指指莫茹,“你不是要带她去吧。”

    他看着莫茹有点害怕,怀了孕身上没见长肉,肚子却大得吓人,偏偏腰身细得可怜,感觉要是一不心能折断。他恶趣味地想走路都累得慌她居然还天天去拿虫子,周明愈有点事儿她也跟着,要不是黄大仙就奇了怪了。

    周明愈他其实不想让莫茹跟着,这一次最多四百个,他直接扁担挑着就行。

    可莫茹却怕路上黑他挑担子把鸡蛋了不划算,让他借队里的推车,这样推着她和箢子,既能遮人耳目也能保证鸡蛋安全。

    她很喜欢和周明愈一起出门,感觉一起为了日子努力奋斗,让人充实又满足,整个人都充满干劲和活力。

    莫茹看了周明愈一眼,他回之一笑。

    周培基就见不得他俩相视一笑心有默契的样子,好像天地之间就他俩人有秘密似的!

    他道:“我,她都要生了你还让她跟着折腾呢?也不怕她累着。”

    莫茹笑道:“还好啊,又不只是我别人也都这样,累点也没什么的。”入乡随俗嘛,这时候没人娇气,别的孕妇都快生了还在地里干活,挑水、锄地什么也落不下,她就是走来走去拿虫子,不要太轻松哦。

    周培基:你以为我夸你呢!

    村里又传来铁皮喇叭的刺耳声,“社员通知们,都注意了,都注意了啊!晚饭以后都赶紧去公社,全体社员都要去,开公社大会!”

    一遍遍地吆喝,生怕大家忘了。

    为了不耽误社员们上工,公社大会就在晚上开,如果不是上头有规定,张根发能中午就把人都折腾过去。

    周培基道:“这个臭鳖鳖盖子,整天膈应人。”

    今儿下工早,吃晚饭也早,吃过饭大喇叭继续满街吆喝让社员赶紧去公社开大会。

    除了一些实在动不了的老人和孩子,其他上到七十下到六七岁的,基本都被吆喝着去开会。

    公社里大部分人还是非常积极主动的,他们感觉这是了不起的大事儿,一个个喜气洋洋的,都穿上最好的衣服拖家带口就往公社跑。

    学校的学生们也停课,农民下工,妇女们抱着孩子,争先恐后地往红旗公社跑。

    而红旗公社的广场上,□□、庆贺的队伍比比皆是,男女老少全都过年一样热闹,堪比当年鬼子、赶跑国/军迎来解放军一样喜庆。

    一个个都奔走相告:“还是人名公社好,”“**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我们要跑步进入**!”……

    公社下的各地生产队都争先恐后地交入社申请书、除四害保证书、粮食高产保证书等等,发誓要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

    天黑的时候,有点阴天,广场上点着十几盏夜壶灯,照得泼过水的地上亮堂堂的,反衬得阴阴的天上格外黑。

    广场前面公社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社长、管委主任等人轮流讲话,下面与会的社员们都一脸狂热,振臂高呼,欢迎能够让人吃饱饭的人民公社开遍大地。

    尤其周家庄三队四队的那些人,就跟终于当家做主挺直了腰杆子一样。

    这些日子他们大办食堂,一队二队却并不配合,就算前几天公社成立张根发让他们赶紧把粮食收起来,周诚志都拖拖拉拉地在准备。

    哼,如今公社正式成立,看那些犟驴还有什么好抵赖的,明天就勒令他们立刻收缴粮食开办食堂响应公社的号召!

    周诚志站在下面看着那些人狂欢,周围是如山的欢呼声,他却跟聋了一样。

    现在公社成立,食堂开办,紧接着就要大炼钢铁了吧。

    可眼瞅着就要秋收了啊,都去炼钢谁收庄稼?

    炼出来的钢铁能管饱吗?

    看来造纸厂得赶紧的呢,怎么拿捏张根发让他不但不给添堵还能给使把劲儿呢?

    明愈办工厂其实不难,只要上头准许就好,但是如果大队书记捣乱,那十有八/九是办不成的。

    周诚志和张根发交道也有年头,脾气还是能摸着一些的,张根发这个人其实也好哄,顺毛捋!

    可他们都以为他就是个溜须拍马的二流子,谁也看不上,根本不屑于顺他的毛!

    这时候张根发走到他跟前得意地大声喊道:“周队长,怎么样啊,高兴吧!”

    周诚志掀起眼皮瞅了他一眼,“啥?”

    张根发更大声重复一遍,实在是周围的欢呼声太响把他的声音都盖下去。

    周诚志虽然听见还是瞪着眼,“你啥?”

    张根发气得干瞪眼,这个老狐狸,装聋作哑呢。

    他看了一圈,“队上的社员都来了吗?怎么没看到周明愈他们啊?这帮子犟驴,真是欠收拾!”

    为了庆祝人民公社成立,晚上的扫盲班都停了,陈爱月还特意训练十个妇女来喊口号呢,他们有什么借口不来?

    周诚志道:“他媳妇挺着个大肚子呢,怎么出来?这么多人推来搡去的,不安全。”

    张根发气结,这你又听见了。

    周诚志看了张根发一眼,“大队长,有个立大功的机会,你要不要”

    一听立大功张根发就原谅了老犟驴不叫自己书记的事儿,扯着官腔,“啊——什么机会啊?我可告诉你啊,食堂是必须的,不要拖后腿儿。”

    周诚志道:“俺们话从来都是算话的,办食堂就办食堂。现在有个更大的事儿,县里百货商店委托咱们帮着造纸,俺们商量要开个造纸厂,得先选个厂长。”

    他撩起眼皮瞥了张根发一眼,“厂长知道吧,大酒厂、面粉厂、造纸厂……”

    “知道知道,你啥意思?咱们村办厂,还想找别人当厂长不成?”张根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歪过去。

    周诚志就是怕他给捣乱不允许办厂,所以要在厂长上面做文章,吸引大耳贼的注意力。

    现在直接跳过办不办的问题,过渡到谁当厂长。

    他背着手抬头望天,“这厂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得全村先进社员选,要求过三分之二才行,只有最优秀的干部才能当选。”

    全村先进一队二队自然比三队四队多,要是选的话,张根发可没有把握。

    可既然要开办造纸厂,怎么能不让他当厂长!

    没门儿!

    难道他不是最优秀的?!

    他必须是最优秀的干部!

    “选就选,谁还怕选?”张根发扯着脖子喊。

    周诚志见他上钩,越发拿架子,“我大队长你可别以为当厂长是摆谱拿好处的哈,当厂长是为人民服务,是劳心劳力,是为全党全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可是没有工资的。”

    要是直接让张根发给当厂长,不给工资他还得想想,现在给他架起来,为了争最优秀的干部这个名头,张根发也得拼了。

    “谁稀罕那点工资?难道我没有工分?我告诉你,没有我张根发,这个造纸厂他谁也办不起来,甭管他是县里百货商店的经理还是市里的!”

    哼!

    完他昂着头气呼呼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