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心事

A+A-

    自从周七七上学以后, 没几天她就成了一年级的班头, 比班长威信可高, 除了老师就是她。

    有时候她话比老师好使!

    最后魏生金直接让她当班长,让原班长当副班长。

    为了促进班级学习成绩,魏生金规定, “不做家庭作业的, 上课不认真听讲的, 不友爱同学的,一律不准听班长讲故事!”

    这么一规定,全校的学生们学习都认真起来。

    因为每次一下课,三个年级的学生都挤到一年级门外听周七七广播西游记呢, 这规定对他们一样生效。

    不只是上学的, 就连不上学的孩子都掐着点往学校跑——听广播去!

    这样一来, 周七七听广播更加积极认真, 莫茹每次看她都在做笔记!

    就是那笔记记得跟密码本似的,一般人绝对看不懂,不只是通假字那么简单, 各种符号都包涵在内,估计还有她自创的奇怪符号。

    日子过得有意思, 时间就格外快,转眼就年底放寒假。

    三个年级的期末考试试卷是魏生金去范木匠学领的, 二年级和三年级是一人一张, 一年级则是俩孩子一张试卷, 看了试卷在本子上写答案。

    周七七是最早交卷的, 老师当堂阅卷,语文数学都是一百分!

    “周夕同学做的很好,就是以后写错了,要用橡皮擦掉再写新的。”

    魏生金指了指她的本子,有三处写错了,但是没擦直接划掉在旁边写上新的。

    他也发现这孩子有时候很勤快,有时候很懒,这绝对是懒得用橡皮擦掉。

    周七七却想那橡皮那么难用,越擦越黑,累死也擦不干净,何必费劲?再了,擦得黑乎乎的,还不如不擦啊,怪埋汰的!

    全班二十二个孩子,周七七新来的,只上了一个多月的学,结果考了个第一,比第二名还高好些分呢。

    照以前,一年级的孩子们,最高分八十出头顶天了,这会儿有周七七当榜样,第二名还是八十出头,但是后面的却上来了。

    原本零蛋的可以考三十几分,三十几分的可以及格。

    看着这样的成绩,老师自然高兴,没有老师喜欢自己班上的学生一多半不及格的。

    考完试花了一两天时间批卷子,然后上课公布成绩,再发奖状、奖品。

    每个班前三名发奖状,第一名发奖品。

    奖品是一个本子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奖状也都是范木匠学集体发放盖章的。

    在学校大会上,魏生金发表了慷慨激扬的演讲,自觉潇洒倜傥的架势,大手一挥,“同学们,M主席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老师看好你们,你要要跟周夕同学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难,既要朝气蓬勃,又要谦虚谨慎,要发扬……”

    他这么长篇大论地白话起来过了瘾,孩子们哪里呆得住?腊月天冷得要命,除了听周七七书他们能呆得住,这会儿可呆不住。

    就有孩子嘀咕,“七七,听见了没有,老师要一不怕苦,二不怕难。”

    周七七:“不行,我可怕苦了,累和苦我都不喜欢,我只喜欢甜。”

    坷垃儿:“我也喜欢甜,七七,咱们去你家吃糖吧。娘娘做的糖棋子还有没有?”

    周七七每天兜里都有零嘴儿,可架不住孩子多,还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家的,这个吃那个吃,不到两节课就吃光光。

    后来周七七就和哥哥姐姐吃完再进教室,放学再回家吃一次,免得被人瓜分。

    听她书不给钱,还要吃她的零嘴,怎么那么大脸!

    魏生金看孩子们开始闹腾,只好收了要讲到天黑去的兴奋劲,赶紧放学,让孩子们放假回家。

    他也要去大队算一年的账目,领了过年的福利然后回家去。

    ……

    过了几天,莫茹算着时间,让周明愈赶骡车去县城把莫应熠接回来。

    县城到各公社没有公交车,学生们回家只能步行,莫茹都是让弟提前告知回家时间,家里人骑车去接的。

    她还收拾好一些年礼,让周明愈带过去分给傅家和邱家。

    咸鸭蛋、鲜鸡蛋、两只活鸡、自制罐头和果酱、炒面、黄米年糕、另外还有囤在空间里的瓜果蔬菜,为了不让人怀疑,没有送叶子菜。

    萝卜白菜吊瓜,也没送。这些高产要贮藏的,城里菜场也不少,各家都是按供应数额买上几百斤囤着过年的。

    莫茹送的都是茄子、豆角、洋柿子、菠菜、韭菜、豆芽、土豆、蘑菇、野菜等,林林总总直接装了好几篓子,反正送过去他们吃不了分给邻居呗。

    周明愈先找邱磊去两家送年礼,结果两家又收拾不少干海鲜、点心、罐头、麦乳精之类的给他带回来。

    周明愈推辞不下,也只得让他们装上。

    等他去火车站接了莫应熠路过医院跟傅臻招呼,正好傅臻也休息,就跟着来住两天。

    傅臻每隔一段时间就来莫茹家住两天,所以先锋大队的社员们和她非常熟悉,都亲切地喊她傅医生,邀请她家去吃饭。

    这一趟她来,先锋大队又集体下粉条、摊煎饼呢。

    先锋大队的磨房日夜不停,如今磨浆子和粉面子一点都不费劲,各家早就拿晒干的地瓜干磨成粉面,这会儿下粉条就很方便。

    原本是莫茹和张翠花商量下粉条,张翠花就让几个儿子忙活,本家的听了以后要一起,左邻右舍再加上,最后就演变成二队一起下粉条。

    各家拿多少粉面子,能出多少粉条,都算好的,到时候分干粉条即可。

    男人们下粉条,女人们就摊煎饼,忙活得热火朝天的。

    当然印刷灶王像这事儿也没落下,莫茹早就交给吴美英负责,专供本大队以及附近一些大队们请灶王。

    过了两天,傅臻跟着去东关拉煤的车回县城,莫应熠也要回家。

    莫茹给他收拾一堆东西,让周明愈骑车去送他。

    她往常回娘家也挺勤,这会儿要帮着忙年走不开,让周明愈自己去送就好。

    晚饭他们都是在南屋吃的,五点钟把收音机拎过去,大家听一遍连播的重播、评书或者戏,差不多七点半回家休息。

    照例睡前活动,聊天、看书、下棋、画画……各做自己兴趣的事儿也可以。

    周七七已经把葫芦娃写完,现在正写各种童话故事大杂烩呢,八安静地在一旁围观。

    过了生日的八又长大不少,不过依然不爱话,或者……不爱废话?

    周七七给他念故事,问他好不好听?

    他点点头。

    周七七给他吃了半颗糖,问他甜不甜?

    他点点头。

    周七七:“你出来能累着你是怎么的?”

    他点点头。

    周七七:……

    如果周八还有勤快的一点,那就是除了腻着他妈妈就是拧收音机——短波频道。

    他总好奇里面出来的鸟语,这是他听不懂的,有各种各样的鸟语!

    有一次爸妈不在家,姐姐出去玩儿,嫲嫲去茅房,他在屋里偷摸听短波,那简直是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可惜,等姐姐一回来立刻给关掉,禁止他碰,还“你要是再拧这里就给你挂上大牌子,写个‘通敌周八’,把你拉出去游斗!让人骂你、你、往你身上扔烂菜叶子!”

    于是,他不敢碰了。

    至少不敢让爸妈和姐姐知道。

    当然,他脑瓜里想却不的,用莫茹的话,这孩子长大了那面瘫脸也更面瘫了。

    拦子儿几个在他面前上蹿下跳就为他引他一笑,人家愣是没反应,真是一点笑容也欠奉的。

    你这世界这么美丽,怎么就引不起你的兴趣?

    明明看到感兴趣的事情眼珠子也是跟着转的,你兴奋一下,拍手叫好,欢乐大笑,就那么难?

    哎,没辙儿!

    好在只是面瘫、懒,话、走路、跑步都不是问题,比同龄的孩子优秀很多。

    真的只是懒而已。

    八点的时候,座钟当当地响起来,莫茹看了看,提醒道:“八点半准时睡觉啊,都收拾一下。”

    周七七就抓紧时间划拉剩下的几个字,然后飞快地去洗脸刷牙洗脚洗屁屁,火速钻进被窝等着爸妈给讲睡前故事。

    周八则慢吞吞的,或者不洗脸就拿湿手巾猫一样蹭一下,刷牙也用手指头刷刷拉倒,至于洗脚洗屁屁?

    NO!

    怪麻烦的,直接脱光光,站在大盆里让妈妈给冲个澡,然后套上背心钻被窝就好。

    反正屋里生着炉子,热乎乎的,真的不冷,或者冷也能忍一忍的。

    等讲完睡前故事,把俩孩子发进入梦乡,周明愈开始和莫茹过两人世界。

    “弟好像有心事啊。”他。

    莫茹哎呀一声,“是不是谈恋爱了?”

    弟长得那么俊,班上女孩子都喜欢他呢,保不齐他也春心萌动呢?

    周明愈摇头,“不像,要是谈恋爱该是很兴奋的事儿,我看他有点低落。”

    低落?他这一次还是考第一,那就不是因为成绩。

    难道是失恋?

    莫茹:“你没问问他?”

    “我问了,他装着没事,所以我才觉得有点奇怪,这孩子开始藏心事了呢。”

    莫茹头枕在他肩上,轻哼一声,“怕不是中二病了?”

    周明愈就笑,“反正年前你还得回娘家,到时候好好问问看。”

    莫茹猜了半天,觉得都不像,毕竟弟学习好、人缘好,不像有中二病的样子。如今还结识了几个高中同学和老师,跟着一个邓老师学生物呢,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

    过了年又忙活两天,二十七莫茹自己骑车带着姐弟俩回一趟娘家。自行车的后座绑着藤编篓子呢,停车的时候再把空间里准备好的东西装进去掩人耳目就行。

    如今的莫家已经今非昔比,院墙和三间茅草房顶上也覆盖了瓦片,还堆着未化的积雪。

    门前和院内扫得干干净净,院子里垒了一个鸡窝,养了三只鸡。

    院中的树杈和屋檐下挂着编起来的玉米,门框上挂着蒜鞭子、辣椒、晒干的扁豆等。

    窗户上糊着雪白的窗纸,上面贴着沈淑君自己剪的喜鹊登梅的红窗旁。

    房门口按了到人肩下的风门,卧室门挂着老式的木板夹布帘子,低矮的屋子里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非常温馨。

    精心过日子的人家,只要环境一松快,立刻比那些只会红眼病却不努力的人家过得有滋味。

    沈淑君正领着儿子在家里准备过年的豆包、饽饽。

    看到莫茹带着孩子过来,莫应熠欢喜地叫了一声,“娘,我姐姐他们来了。”

    沈淑君围着黑布围裙迎出来,“孩子爸呢,没来啊?”

    周七七笑道:“姥娘,我爸他过了年再来给你和姥爷拜年。”

    莫应熠帮着往里拿东西。

    沈淑君道:“你这个孩子,每次来都带这么多东西,也不听,你们还没分家呢。”

    莫茹笑道:“知道啦,以后少拿点。”

    沈淑君无奈地叹气,幸亏亲家和气,这要是别人家早破头了。尽管莫茹婆婆没事,沈淑君还是有点担心的,上一次她去的时候,就感觉老四家的对自己闺女有意见。

    周七七忙着分她的糖——和家人分享就可以趁机多吃一块。

    沈淑君问莫茹住不住一宿。

    莫茹笑道:“不住,过了年再来住两天,俺爹呢?”

    莫应熠道:“爹和二哥去自留地剜菠菜了,我去迎迎。”

    很快,父子三人拎着去河里洗好的菠菜回来,见到莫茹和孩子们,莫树杰和莫应斐也很高兴。

    莫应斐把他攒的一些好看的鹅卵石拿出来给周七七。

    她捡了一堆,是要在院子里排一个花样出来。

    莫应斐把八抱起来,逗他,“八,叫舅舅。”

    八:“舅。”

    惜字如金。

    至少叫了,很给面子。

    这要是在村里,周培基抱起来让他叫叔,他也就转一下眼珠子瞄一眼而已。

    周七七哈哈大笑:“二舅,你别想让他多一个字。”

    莫应斐看看八,八眨了一下眼睛,惹得莫应斐就笑。

    莫茹问了一下村里的事儿,最近没什么特别的,崔发平对家里挺和气的,还特别关照呢,年底分麦子给大家过年,家里还多分了两斤。莫应熠放假回家的时候,都是从学校再把粮食关系带回来的,上学再带回去。

    “崔发忠最近没什么动静啊?”

    “听病了一直没好利索呢。”沈淑君声道,“好好的就病了,这都有日子了。”

    莫茹笑了笑。

    晌饭做的菠菜豆腐粉条,沈淑君还把挂着的一块咸肉切了几片放进去,大酱炖茄子,韭菜炒鸡蛋,蘑菇鸽子蛋汤。

    鸽子蛋是前天人家给莫树杰的,他拿回来留着等孩子们过来吃呢。

    周七七闻了闻,“哇,好香,姥娘以后我来你不用这么客气的。”

    沈淑君慈爱地摸摸她的头,“哪里客气了,不就是家常菜吗?”

    他们自己在家当然不舍得吃这么丰盛,可闺女回娘家当然不一样啦。

    吃过饭聊了一会儿,莫茹暗中观察莫应熠,他虽然跟二哥、七七和八玩得不亦乐乎,可眉宇间总是能看出一点失落来。

    她悄悄问沈淑君,“娘,弟是不是有心事啊,你没问问?”

    沈淑君瞅了儿子一眼,“我也瞧着不咋对劲,明愈那天还问他呢,他没事,我再问他也没事。这个孩子,别管他,也是大男人了。”

    看看怀表下午三点半莫茹就跟家人告辞,看了莫应熠一眼,沈淑君就把一个草盒子交给儿子,“去送送你姐。”

    盒子里是她用细面专门给外孙们做的属相面花,狗、老鼠、老虎、花花等。

    这东西以前都是富裕家庭做的,因为做出来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看的,如今粮食金贵,细面吃都不够呢,哪里还有的做这个。再一般人就算有面也没有这个手艺,也就沈淑君当初娘家就是做这个的,学来这门手艺。

    学校里的事儿,其实莫茹都知道,莫应熠每周都写信呢。再他刚放假那几天也聊了挺多,现在也聊不出新鲜的。

    她就直接问道:“弟,这些天姐姐有点忙,忽略你了,你是不是有心事啊?”

    嘴里着心事,心里恨恨地吐槽,一个屁孩,有毛的心事儿啊。

    莫应熠笑道:“姐,我能有什么心事儿啊,我有啥都跟你的。”

    莫茹看他,“你现在还,有事第一时间跟家里,不管多难办的事儿,咱们一起想办法比你自己憋着好。”

    莫应熠轻轻地抿着唇,抬起低垂的眼看了莫茹一眼,笑起来,“姐,我能有……”

    “你能有!你当然有!”莫茹抬手拍了他一巴掌,“臭子,有事还敢瞒着我了啊。”

    “姐!我这是考第一的脑袋,不能,坏了怎么办。”莫应熠赶紧抱着自己的头。

    坐在后面的周七七:“切~~第一的脑袋有什么稀罕的,我也是呢。”

    坐在前面的八点头。

    莫应熠:姐姐,你越来越不温柔了,难不成生了孩子的女人真的会变成鱼眼珠子?啊,好吓人,姐姐才不会呢!

    “别磨叽啊,赶紧交代吧,还等着刑/讯逼/供啊。”莫茹一把拿过草盒子心翼翼地放进后座一侧的篓子里。

    莫应熠低着头,踢着脚下的一块石子,“姐,还没有确定呢。”

    嘛事儿没确定?难道真的是早恋了?

    早恋也没啥,这时候也没早恋一,莫茹安慰自己。

    莫应熠道:“我听人家好像要精简城镇人口,我们这些农村去城里读书的,可能要被送回来。”

    “啊?送回来?你成绩那么好,全校第一呢,也送回来?”莫茹怒,这什么破政策!破格录取是你们的,送回来是几个意思?

    莫应熠点点头,“不管成绩,只看……出身、籍贯,不过还没确定名额呢,是过了年等通知,让去的再去。”

    莫茹表示懂了,抬手又拍他脑袋一下,“就这么点破事你跟失恋似的,值当么,好好陪着爹娘过年,我和你姐夫帮你听听。”

    莫应熠眼圈发红,“姐,……又让你去求人。”

    “求人有什么丢人的,谁一辈子还没有个三灾八难的,有人求就不是事儿,回去吧,我走了。”

    她着就跨上自行车就走了,莫应熠等看不到人才转身往一条田间路上去。

    “熠,熠!”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子朝着他跑过来。

    她笑得双眼亮晶晶的,手里捧着用包袱皮包着的俩黑面包子,热气腾腾的,“白菜肉渣馅儿的,香着呢。”

    莫应熠瞅了她一眼,没接,“你别再给我送吃的了,我家现在能吃饱。”

    胖丫笑道:“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只要有好吃的就想给你。”

    莫应熠看她一脸期待的样子,就拿了一个,“你也吃吧。”

    胖丫咽了口唾沫,犹豫了一下,“还是你吃吧。”

    “让你吃就吃。”

    “好,谢谢熠,你对我真好。”胖丫拿了一个大包子开始啃,“啊,真香,啊啊啊,你看,里面有块肉!”

    莫应熠又看了她一眼,看起来比以前瘦多了,“你们家吃不起饭了吗?”

    胖丫大口吃着包子,“怎么可能,你看我这不是还给你送大包子吗?”

    莫应熠就没再话。

    过了一会儿,“你不上学了?”莫应熠问她。

    胖丫低下头默默地啃包子,“下学期不想去了。”

    “你家里不让你上?”

    “我自己……不爱学习,读书有啥用啊……”

    “读书不让你当蠢蛋。”莫应熠把包子吃完,拿手帕擦了擦,看胖丫在那里吮手指头就把手帕扔给她。

    胖丫擦完了就想把手帕揣自己兜里,却被莫应熠抢了回去。

    胖丫笑道:“我想洗洗再还给你。”

    “我自己会洗。”莫应熠把手帕揣进兜里,摸到一块水果糖,那是周七七分给他的。

    他把糖丢给胖丫,自己双手插在裤兜里走了。

    胖丫用力地握着手里的糖,笑得身子都扭啊扭的,瞅着他的背影,越看越呆,熠真是越来越好看啦,他让我读书哎,难道我现在很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