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贺氏
贺氏倒是个美人。
她长的雪白皮肤, 高鼻深目, 一双淡棕色的眼睛。她亦是鲜卑人,出身贺兰部,和拓拔氏世代通婚。拓拔泓跟她在一起, 总算有点当皇帝的感觉了。
贺氏年纪尚,才刚十六,性情活泼热烈。俊男靓女之间, 天生就是有吸引力的, 不过相处了一夜,两人便的火热。次日, 拓拔泓就带她到北苑骑马去了。
陆氏分明被冷落了。虽然太后的筵席, 宫中大大的场合, 哪里都少不了她,但拓拔泓除了第一次, 之后就再没在她宫中留过。他跟贺氏像是爱起来了, 夜夜宿在贺氏宫中不, 天天带着贺氏去北苑骑马。宫人们时常听见他们在一起玩闹的笑声,在冯凭跟前:“贺贵人性情爽朗, 话大声, 笑起来也大声,隔着墙都听得到呢。有时候一笑半天停不下来,逗得宫人们也跟着笑。”
贺氏为人宽松,又出手大方,喜欢赏赐群下, 挺得宫人们的喜欢,宫中处处能听见她的笑声。
李氏获宠的较晚,但后来风头盖过了贺氏。
李氏是标准的李家人的长相,跟拓拔泓的母亲有几分相似。桃心脸,搭配细腻的白皮肤,秋水眼睛,乍一看就非常清艳,很眼睛。她举止也很优雅柔婉,是那种荷风凉的江南美人,身上带着水的灵动。虽然,她是实实的并州人,跟江南并没有任何关系。但她身上带着不同于鲜卑的气质。贺氏虽也美丽,但比起她来,就有点过分的轮廓粗大,线条凌厉,而像个男人了。
李氏喜欢穿一身白衣裙,宫人们都她和拓拔泓的母亲,当年的李夫人长的很相像。而获宠两个月之后,拓拔泓也确实给她晋封了夫人,位在贺氏之上了。
李氏和贺氏在争宠。
不过这在宫里太寻常了,一个男人几个女人,不争才奇怪了。冯凭并不管这种事情,只是每日梳洗时,太监来禀事,会顺带提一句,皇上昨夜又睡在哪了。十天有七天倒是在李氏宫中,后来变成十天有十天都在。贺氏竟然也失宠了。
贺氏并不晓得自己为何会失宠。她仅能回忆起的是某个转折,好像是在某天夜里,拓拔泓躺在床上,突然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觉得太后怎么样?”
太后?
贺氏不明白他为何会问起这个。
贺氏隐隐感觉到不妙。拓拔泓作为皇帝,背地里询问妃嫔对于皇太后的看法,这太不正常了。贺氏知道当今太后并非是拓拔泓的生母,两个人的关系颇为复杂。有人太后杀死了李惠,和拓拔泓结了仇,但也有些流言蜚语,拓拔泓和太后有某种关系。贺氏也不知道这些谣言是真是假,她其实隐隐怀疑是真。她见过太后,太后很年轻,比她也大不了几岁,而且容貌非常美丽。贺氏觉得,这两人之间有那种意思实在不奇怪。
可拓拔泓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贺氏的心都提起来了。她不知道拓拔泓想听什么答案,以及问这话是出于什么目的。
然而太后是不可得罪的。
她知道这宫里都是太后的人。尽管是只有她和拓拔泓私房话,但只要出口的话,免不得要进到别人的耳朵里去。贺氏:“太后与皇上情同母子,辅佐皇上,垂帘听政,也尽心尽力,处事公允,深得朝臣的拥戴,自然是朝堂的福祉了。皇上问这个做什么?”
拓拔泓像是不太高兴,:“前日太后提,撤帘归政,那几个老头子拦着不让,朕年纪尚幼,还需要太后辅佐帮助,请太后再留政两年。太后推辞了几番,最后应允了,要再留政两年。”
贺氏理解他的意思了,问:“皇上是担心朝臣们都支持太后,会有损皇上的威望吗?”
拓拔泓不吭声。
贺氏:“太后不过是个女人,朝臣们再支持,她也是个女人,皇上有什么可担心的。这天下是皇上的,太后不过是代为守护。皇上长大了,她总会归政的。”
贺氏以为自己比拓拔泓大几岁,便有种姐姐的责任,生怕他年纪,钻牛角尖,所以劝他:“再过两年,皇上也不过才十五岁。太后再留政两年,似乎也合情合理。否则,朝廷里这么多事,全堆到皇上一个人头上,皇上也吃力。当年太武帝驾崩,宗爱扰乱朝纲,先帝驾崩,又有个乙浑胡作非为,杀了朝中多少人。老臣们也是担心,怕再出这类似的事儿。”
拓拔泓不甘心,他非要找出她的错误来。
拓拔泓:“她私德有亏。”
贺氏知道他指的什么,笑:“那些事只是一些捕风捉影的谣传罢了。就算是真的,皇上也了,这是私德,节而已,不干朝廷公务,无妨要义。皇上何必在意呢。”
拓拔泓心:这些妇女真的是需要好好驯化教育了,竟然认为寡妇偷情是节而已,无妨要义,不必在意。还能堂堂正正地在自己男人面前。拓拔泓知道并不是贺氏的想法,而是这个时代男子妇女们的思想就是这样的,不以为奇。
拓拔泓:“你难道不怕如汉代吕氏之祸再重演吗?”
贺氏:“皇上怎么能拿太后和吕氏相比呢?当年吕太后当政,吕氏兄弟盈朝,排挤诸王。而今太后垂帘,却并没有让冯氏兄弟盈朝,也并未排挤皇室宗亲。冯家子嗣不继,人丁单薄,连从族中挑选一个年纪仿佛者入宫尚做不到,所以她只能依赖皇上,依赖宗室或他族,成不了吕家那般的气候的。”
拓拔泓:“此一时彼一时,她现在是不行,等她再揽政几年也就不准了。”
贺氏:“妾倒不觉得,再……”
拓拔泓:“再什么?”
贺氏:“再,她只不过是个汉人罢了。”
拓拔泓:“汉人怎么了?”
贺氏:“皇上是鲜卑人,这朝廷是鲜卑人的朝廷,一个汉人是成不了势力的。皇上忘了当年崔浩之狱了?太武皇帝诛杀铲除了大批的汉姓豪门,自那之后朝中的汉人门阀就被根除尽了。”
贺氏这话,显然忘了拓拔泓的母亲也是一名汉人。
拓拔泓沉默了良久,道:“你知道的还挺多的。你的这些东西,是你父亲教你的吗?”
贺氏吓的连忙跪了下去。
拓拔泓也没生气,然而那之后,见到贺氏就很膈应。他不喜欢贺氏了,注意力又转移到了李氏的身上。
他将同样的问题问李氏:“你觉得太后怎么样?”
李氏也不敢回答这个问题。让她一个妃嫔去评价议论太后,她实在是没那个胆量。她先头有个李夫人,乃是嫁给拓拔泓的父亲的,是她姑母。因为李家和冯家的关系,所以她这入宫以后一直心翼翼,生怕成了太后眼中钉。但她那潜意识里,对冯家是无好感的,认为冯氏是李家的敌人,一直在交恶,只是面上未撕破。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了个话题,问道:“皇上问这个,是遇到了什么事了吗?”
她比贺氏就要聪明多了。她也拿捏不准拓拔泓的态度,所以她不答,反问拓拔泓有什么难过,让拓拔泓。
拓拔泓心里一难受,就跟她了朝堂那件事。
李氏听了,也不发表意见,只是抱着他安慰道:“皇上年纪还,总归还要多忍耐的。”
这话到了拓拔泓心坎上。
他眼下对冯凭,就只是在忍耐。她一日凌驾在他头上他便不舒服。可是除了忍耐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埋在李氏怀里,感觉漂浮不定的心有了点切实的落脚。
李氏是他的人。
不管是身还是心,甚至是家族政治立场,李氏都毫无疑问是他的人。他对李氏有种血缘上的亲近。
贺氏认为自己是替太后话,才会被冷落,眼见着拓拔泓宠李氏,她不甘心,遂在太后面前,起了这件事。她太后的好话,遭到了冷落,李氏能得宠,是不是就投了拓拔泓某种相反的心思呢?她向太后暗示这一点,以便太后对李氏心生恶感。她是晓得女人的心思的。皇帝么,是太后最在意的人,皇帝身边任何亲近的人,对于太后来都可能是威胁。皇帝一旦专宠某妃嫔,过了一个度,太后便要危机。尤其皇帝专宠的这个人还不是自己人,太后自然要忧心这宠妃是不是要恃宠而骄,是不是要吹什么枕头风,是不是要上天了。
她这话的时候,已经怀了有两个月的身孕。只是还不显肚子。
冯凭却没如她所愿地给她好脸色,冷眼:“你这样的话,不是要挑拨我和皇上的关系么。以后别再了,回头我告诉了皇上,那你可不好看了。你对谁不满意,只谁就是了,别把皇上带上。”
贺氏赧然地不知道什么:“太后的是,妾知道错了,妾胡言乱语,考虑的不周全。”
冯凭:“你好好养你的胎。怀了身孕的人了,当心身体,跟人争什么。你总不能大着个肚子,还非把皇上绑在自己宫里,不让他去亲近别人吧?男女之间的事,重在顺其自然。他这阵不喜欢你,不定过阵就喜欢了。他这阵喜欢那人,不定过阵就不喜欢呢。谁的准呢?别自寻烦恼了。你是个贵人,位分也不低了,别着急,慢慢来吧。我一开始也是文成皇帝的贵人呢。”
贺氏笑:“太后的这话,妾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