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何去何从
萧乾死的不是时候,但大长公主的应对还是相当得宜的,尤其是三王联军覆灭,陈州的战事也平定了,萧乾的死带来的影响终究还是降到了最低。
之前整军三日,对于皇帝的驾崩还是由大长公主压着,秘不发丧。等到三王联军一灭,便有传令兵摘下头盔上的红缨,换上白布,带着景元帝驾崩的消息往四方传递而去。
很快,举国震动,朝野上下便都知道景元帝御驾亲征,却死于颍川王等人的刺杀。而后福王和大长公主弃暗投明,带着沔州军与朝廷军汇合,终究一具歼灭了颍川王等人的叛军!
这辞旁人信不信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御驾亲征那十几万大军「信了」,并且已经投诚和沔州军混在一处。其实景元帝一死,并无子嗣留存,萧氏皇族嫡支中也就只剩下了福王一支,其实众人信不信都不要紧,福王都已经是最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了。
诛灭三王之后,大军便在陈州休整了三日,而后一行人带着景元帝的遗体班师回朝。
曾经御驾亲征的队伍,虽然皇帝已死,所有人都该是戴罪之身,但他们带着皇帝的遗体一路北上往京师而去,却是没人会阻拦的。一路所过州府都是开城相迎,州府官员还得跪迎皇帝遗驾,不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但总归是尽量满足着大军所需。
钟韶看了很是感慨,便是对苏墨道:「没想到萧乾这人生前没做好事,死后倒还给了我们一些便宜。这一路北上,却是比之前跟着大军一路上去轻松太多了。」
苏墨闻言很是无语,但到底也是了一句:「死者已矣,还是别再提他了吧。」
对于死者,钟韶自然也是敬畏的,不过这可不包括攻略者在内。因为在这个世界所谓的死,对于他们来也不过是丢弃了一个皮囊罢了,魂早就不在这儿了,也不知去往何处。
不过到这里,钟韶倒是有些好奇,她知道这些攻略者们都以刷她的好感度为目标,虽然她不知道那虚无缥缈的好感度究竟有什么用,但对于攻略者们来显然很重要。那么萧乾带着-99的好感度走了,对他又会有何种妨碍呢?!
可惜,这话钟韶没地方问去,连对着徐文锦等人旁敲侧击都不可!
闲话不提,事实就如大长公主之前预料的那般,从最后一战到抵达京师,不过用了两个月光景。只是也如大长公主所料,景元帝驾崩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是四方震动,接着就是混乱,原本还能好好抵挡另外三支叛军的各地戍卫军一败再败,终究让他们逼近了安阳。
无怪一个消息会引来这般严重的后果,实在是萧乾太年轻,死得突然也死得太快。他并没有留下子嗣继承皇位,几个兄弟也已全部殒命,皇室嫡支凋零,继承之人难定。戍卫军们仿佛没了效忠的对象,而对面的几个反王却有可能会登临帝位,此消彼长,哪里还有对战的决心?!
所有事都没有出乎大长公主的意料,她当即便让大军出了福王的旗号,一副拥立嫡支的模样。至于为什么不是以她自己的名义,实在是因为身份的缘故,哪怕她有心登临帝位,也不能在这乱局之中暴露野心,一切都得等到定局之后再做谋算。
这天下,到底是太祖下来的,传至如今虽有三代,但到底不过几十年光景。不仅朝廷上下还记着太祖,便是连百姓也还未曾忘了这个将他们从乱世中解救出来的枭雄。而皇位天下,历来都是父传子子传孙,藩王们再强,他们都只是宗室,不是太祖的子孙,因此比起福王来便是天生弱势,少了那一份理所当然。
当御驾亲征的大军带着景元帝的遗体,起福王的旗帜,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各方人马似乎一下子便找到了主心骨。都不用大长公主她们做更多,每日便都有人投诚,原本被三路叛军得节节败退的戍卫军也渐渐恢复了士气,只是他们再不是为景元帝而战。
最终,能踏入京畿的,也只得临淄王一支,因为他是当初大长公主特地挑选出来,实力最雄厚,同时也最具野心的一个藩王。
然而那又如何呢?同样被挑选出来的颍川王和靖安王即使联手,都已经在陈州饮恨了!
***********************************************************
一场仗,从八月到了十月,待到今冬的第一场雪落,临淄王的大军也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钟韶和苏墨并肩站在战场外的一处山头上,默默的看着下方临淄王最后的困兽之斗,忽的叹口气,对身旁的苏墨笑道:「阿墨,看样子,我们今年总算是能过个好年了。」
苏墨看着战场中已经被击落马下的临淄王,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心头似乎有一片阴霾终于散去。但她对着血流成河的战场笑不出来,便只轻轻地牵住了钟韶的手,道:「但愿天下安定,再无坎坷。」
钟韶闻言便是一笑,经此一役,今后有大长公主为她们遮风挡雨,当能平安长乐了。
另一边,正被钟韶所期待的大长公主也在观战。她的身旁跟着贵太妃,只是贵太妃看着下面临淄王被人围杀的场面兴趣缺缺,便是扭头问身旁的大长公主:「颖阳,临淄王灭,我们也该入京了,可是入京之后,我当何去何从?」
大长公主正盯着战场上的临淄王,看着他狼狈窜逃,闻言终于收回目光,看向了贵太妃:「此番回京,阿悦可以摆脱贵太妃的身份了,想往何处,都是自由。」着略顿了顿,又道:「阿韶之前便过,她在西域赚了不少钱,为你养老是够了的。」
贵太妃一听这话,却是半点没领钟韶的情,反在心头将她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过面上却是丝毫未曾表露出来,她只当自己没听到后一句话,便是道:「那我去你的公主府住如何?」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大长公主点了头:「随你高兴。」
贵太妃果然高兴,不过转眼她又想起了其他,便是蹙了蹙眉,道:「也不成。若是你来日登基了,公主府便也空置下来了,我去作甚?我还是得回宫里去做太妃!」
大长公主闻言便是瞥她一眼,道:「你不是一直想要出宫吗?」后宫里拘束,更何况她还顶着承平帝后妃的身份,她们两人都不喜欢。
贵太妃显然也明白大长公主的意思,她突然倾身靠近,在大长公主退避躲闪前凑在她耳边轻声道:「可是你在宫里,我又怎么舍得离开?」略停顿,又道「还是你不喜欢我太妃的身份?可惜,就算不做太妃,我也做不了皇后啊。」
也不知是贵太妃话时的气息喷吐,还是那话语深意,使得大长公主的耳根有些泛红……
更远一些的地方,站着福王一家子,他们也在观战。
萧承义看着下方战场上临淄王终于被一刀砍中了后背,顿时激动道:「临淄王要不行了,他一死,这场动乱也就该结束了。」
福王点点头,往安阳城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是啊,今年的年节我们可以在京城里过了。」
萧承义听了这话,便是收回了目光,他先往左右看了一眼,便是眼中精光闪闪的唤了一声:「父王……」
都知子莫若父,福王对于几个嫡出的子女都是极看重的,因此一见萧承义这神色便知他想些什么。他脸色一正,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别胡乱肖想!」
萧承义闻言便是有些急,皱眉道:「父王何出此言?!天下能这么快安定下来,还不是因为父王,这支军队得可是咱们福王府的旗号,这才让人心悦诚服的!」
在萧承义看来,他们福王府才是正统,而且他其实到现在也没猜到大长公主算自立了。他以为大长公主会扶持个傀儡皇帝登基,自己继续揽权,但皇室嫡支只他一家了,就算大长公主想要扶持傀儡,可谁还能比他们更名正言顺?!
福王闻言脸都绿了,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训斥,一旁的萧文萱便是一巴掌拍在了萧承义的胳膊上,同时不客气的道:「二哥你是不是傻啊?!你现在走出去喊一声,看看这十几万大军是听姑母的,还是听你的?!名号算什么,权力才是最要紧的!」
因着福王疼爱子女,萧家几兄妹关系都挺好,萧文萱那一巴掌不算什么,但听了萧文萱的辞之后萧承义却是不服气了:「什么名号,咱们占着的明明是大义!」
这一回不用萧文萱多,福王一巴掌拍在了他脑门上:「我看你就是被那所谓的嫡支正统法给捧得飘起来了,连你妹妹的眼界都不如。」
萧承义相当不服气,又道:「可不是我们福王府,颖阳姑母还想扶持谁上位?」
福王瞪眼,没好气道:「这不是你当管的,你只管闭好你那张嘴便是。祸从口出,你忘了我们福王府谨言慎行的家训了吗?再有这般辞,就给我滚回沔州去!」
萧承义泄气,他到底还是敬重父亲的,不敢再多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