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枪林弹雨
负责操作主炮的炮们倒不知道舰桥里发生的事情,这对于几个老外而言,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否则的话,估计以后他们在港口岛都没法活下去。
随着主炮的又一轮齐射,朝着威武一号战列舰飞来的和国战要么开始提升高度,要么降低高度,以规避可能出现的防空炮火。
提升高度乃是俯冲轰炸,这种轰炸在这个时代很流行,其往往会从顺风高度4000米开始俯冲,角度0到90度,在450米左右投弹后改出,完成轰炸。
而降低高度的则是鱼雷攻击,它们会降低到数十米乃至于靠近海平面,投放鱼雷后改出。
第一波朝着威武一号涌来的和国战有3架,其中俯冲轰炸架,鱼雷攻击20架!陆航,舰载均有,但舰载占据多数。
可别感觉这些和国战数量少,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和国战去轰炸华夏陆上防线,长江各大江防要塞以及华夏军舰去了。
白了跑过来围攻威武一号的和国战基本上都是刚刚起飞不久的陆航以及舰载,至于降落在航母上的舰载差不多都跟着航母完蛋了。
第一次面对飞的围攻,威武一号战列舰上的水们都有些紧张。
换谁都紧张好吗?
一个不心,一枚250公斤的炸弹丢到自己脑袋上,那不死也得死啊。
再一个不心,威武一号被几枚鱼雷击中,估计也是件麻烦事。
李象对于防空这方面也没有啥经验,可这不要紧,威武一号上现在可是有几位退役的海军军官,水兵长,固然他们也没有参加过防空实战,但对于一些基本东西还是比较了解的,至少比李象强多了。
因而李象在之前就将防空这一块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们,每人分别指挥一部分防空炮火。
在港口岛上的时候,他们甚至于还进行分片,分层次的防空演习。
此时正是考验他们的时候。
“开火!”
率先开火的乃是那24门高平两用炮,由于它们的口径高达50毫米,这也使得它们能够以60度仰角将炮弹送上2000米高空,绝对是远端防空的大杀器。
这个时代的和国战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会遇上这种五六年后才可能出现的高平两用炮。
轰轰轰
高射炮在防空的时候并不像平射时那样将火力尽数集中于一点,而是力求在敌前方形成一个密集的弹幕圈。
白了,真正想要击中敌,并不是防空炮追着敌打,而是打提前量,等着敌自己一头撞过来。
而炮弹上装备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则能够让敌在与炮弹擦身而过的时候引爆弹头,使得敌无法逃过爆炸之后形成的弹片幕。
在技术代差以及没有防备的情况之下,飞在最前面的两架九六式舰载战斗率先成为了牺牲品。
数发炮弹在两者附近爆开,炮弹内储备的大量炸药将弹壳撕碎,朝着四周溅射开来。
九六式舰载战斗乃是当时和国最为先进的舰载战斗,同时也是和国第一种国产全金属单翼战斗,在前一年,其方才中标,代替中岛九五式战斗成为和国航母主要战。
但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以和国的产量,生产出来的也是寥寥无几,想要将所有舰载战斗替代,还是需要时间的。
白了,在这里就只有这么两架九六式舰载战斗。
如果是2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这两架九六式舰载战斗多少还有些抵抗力,可它们面对的是5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里射出来的炮弹。
结果,转瞬之间,这两架号称和国最高科技产品的战斗就在空中爆炸解体不,飞溅的弹片更是将两架战斗前前后后洗礼了一遍。
两名和国飞行员连伞包都没有,自然就更不可能躲过这一劫了。
看到前方的两架友爆炸解体,跟在后面的三架九五式战斗就有些傻眼了。
其中一架九五式战斗乃是陆航的,飞行员似乎比较怂,见状第一时间便转身就逃走。
它是有充分理由逃走的,自己是战斗嘛,只携带了两枚炸弹,怎么看也不像能够对那艘巨舰造成伤害的样子,如此,有何苦白白损失帝国一架宝贵的战呢?
倒是另外两架九五式舰载战斗上的飞行员一咬牙,将飞行杆一抬,就朝着威武一号继续冲下。
相对于轰炸,鱼雷而言,战斗的速度无疑要快上很多,也要灵活很多。
这两架九五式舰载战斗幸运的躲过了第一波弹幕。
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一波弹幕,他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随即便被击中。
相对于之前那架九六式战斗的全金属身,九五式战斗乃是木头材质,别被空爆弹直接击中,哪怕就是一块弹片击中身,都能够对其造成极大的伤害。
实际上很多防空炮火无法将敌打下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天空太宽阔,能够让敌动的空间太大!
但当敌想要靠近攻击目标的时候,那么就是它们最容易被击落的时候。
“爽!”
某位炮长见自己负责的高平两用炮击落了一架战斗,不由得兴奋了起来,随即在旁边的护盾上刻下了一个标记,以记载自己的辉煌。
这就是威武一号战舰上升级之后的防空火控指挥仪的厉害之处了。
当敌躲过弹幕之后,防空火控指挥仪随即便会给出一个新的提前量射击诸元,指挥防空火炮对漏之鱼进行覆盖打击。
随着这两架战斗被凌空打成碎片,剩下的战斗哪里还敢上前,吓得一个急转弯,转身便跑。
此时趁着高平两用炮朝着战斗猛烈开火的空档,那些鱼雷已经悄然靠近威武一号三千码范围!
这已经在鱼雷携带的九一式空射鱼雷的射程范围内。
但如果真的在这个距离上释放鱼雷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大概应该是威武一号轻松躲过。
因而在实战中,和国鱼雷会抵近到一千码,甚至于五百码内释放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