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冤家聚首
“我得去看看。”慕未曦撒腿就跑,生怕万纪成拦着她,她虽然有办法躲过,可是也浪费时间哪。
“欸?已成定局,你就别去了,去了也晚了!”万纪成年纪大了,慕未曦跑起来他怎么可能追得上,也只能在后面喊两声了,他也知道慕未曦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为了利益是绝对不会干出蠢事的,纵然心里再怎么不情愿。
他还是心里存着侥幸的,他不怕慕未曦这时候冲动,就只怕玉娘不够姿色,迷不住那三个少年郎,两个就够了,至于另外那个身份不明的,总是会有变数的。
“大人,公子他会不会生气?”崔妈妈有些担心,这万纪成自作主张,也太过于自以为是了,只怕会坏了事。
“她毕竟年纪,眼界窄,也不知道在担心些什么,做起事来总是畏首畏尾的,难成大事。”万纪成虽然不得不和慕未曦合谋,可是也有些担心慕未曦局限,到底是个女子,没有男人那般是雄才大略。
崔妈妈站在万纪成身后不免冷笑,究竟谁难成大事还不定呢。
“大人,高兴就好。”
慕未曦对这里的熟悉甚至比着行宫还要熟悉,她直奔目标,万纪成为了巴结达官贵人,专门把位置最好的房间空出来,就每等着,她都显少进去,可见有多重视。
里面琵琶声依旧未绝,与外面的喧闹格格不入。
玉娘乃是当初慕未曦专门从边远之地采买来的,无父无母,多年来费尽了心血,银钱调教,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就只为了在危难的时候能够用来救命,可是万纪成就这么送出去了,要是送错了人慕未曦都敢把万纪成宰了。
慕未曦就站在门前,她觉得要是贸然闯进去实在是不妥,要是真的成事了,她要是再搅和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可是里边怎么样了,她又想要知道。
“怎么不进去了?”万纪成后来一步,却看见慕未曦还没进门,难免有点想笑,那么着急,可是连门都还没进。
“怎么进?你也好意思就让玉娘一个人在里面,多不安全哪!”
慕未曦知道进去就会引起注意,可是她又不想引起注意,也怪万纪成做事太绝。
万纪成又不是个正经人,他巴不得里面发生点什么,这种事不在乎人多,要是成了,一个就校
“你看看也好,只是你毕竟身份特殊。崔氏,给她把脸蒙住,你是不在乎,要是让人知道你出现在这里,我还活不活了。”
他忽然想到里边的是王孙公子,身边的这个是公主,贵人们相见是迟早的事,这万一要是哪遇上了,也就不清道不明了,最后受连累的肯定是他。
崔妈妈立马就递上了自己的帕,虽然上面有着脂粉的俗气,可也是干净的,只不过在这地方久了,才有了味道。
慕未曦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人,但巧合有之,万一有之,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
“万纪成,如果里面的是什么废物,往后我就打算把你女儿送出去,让你坏我好事。”
她这绝对不只是而已,万纪成那么信誓旦旦,既然如此她可不得也有点底气。
万纪成犯了难,“女才五岁,怎么校”
慕未曦才不管,“快点,走了。”
万纪成正等着慕未曦呢,他是不着急的。
慕未曦悻悻的蒙上了脸,虽不是严严实实的,可也只露出了一双眼睛。
“有没有感觉像是个意图不轨的贼人?”
“你想多了。”崔妈妈安慰着慕未曦,其实的确很像,要不然何至于藏头露尾的呢。
万纪成推门而入,这时候琵琶声刚好落下了最后一个音。
“万大人,你可真是扫兴,你一进来这乐声就停了。”郑陌安也不过是寻着由头,哪里会有不会停的乐声呢。
“下官知错,不知道王爷觉得如何?”万纪成想也知道不是因为自己玉娘的琵琶才停的,但谁让他官职低呢,也就只有这卑躬屈膝的份儿。
“美人何故躲在帘幕后面?莫不是容颜倾国倾城,见不得人?”郑陌安却没有理万纪成,他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帘幕的后面。
他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弹得一好琵琶,却遮遮掩掩的。
慕未曦发现可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白日里刚见过,晚间就又相见了,这得是什么样的缘分?
“妾也不过是个寻常女子而已,担不得公子的倾国倾城,公子何不亲自来看。”
这帘幕设计的巧妙,里面的人能看到外面的人,外面的人却看不到里面的人。
玉娘已经在外面的公子看得清清楚楚了,她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身份,该做些什么,可是这一次是万纪成牵的线,她到底不应该听这个饶。
“万大人,这美人如茨骄横,你可知罪?”郑陌安倒也不恼,只找万纪成的麻烦。
万纪成觉得自己成了个冤大头,他明明是那个将美人奉上的,怎么总是他的错呢?
“下官知罪,玉娘还不走出来,让王爷看一看。”
但是有一样,他还是很欣慰的,那就是这位王爷看起来对玉娘有意思。
玉娘这依旧还是抱着琵琶坐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她若是做那不矜持的女子,也就白费了这么多年的教养。
“郑兄,你难道走上两步就不行吗?若是美人你便不枉此生了,若不是你全都没看见就是了。”沈嘉禾一直耐着性子,没有走进去看也是尊重这半遮半露的意境,事实证明也的确惹人深思。
“我更喜欢主动一点的,她若不出来,我便不看了。秦兄,你呢?”郑陌安这些年也不是白吃干饭的,这种欲擒故纵的戏码又不是没发生过,怎的他就那么的纨绔吗?什么人都敢收下。
秦枫舟看着那帘幕,心里已然知晓,这里面坐着的,如若不是个绝色佳人,也不会挡的这么严实,只能看得见她那纤细的指和怀中的琵琶。
“郑兄如若有意,又何必在乎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