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那是我堂妹
那是我堂妹
罗芊和罗蔓依然睡在一个房间,从一进房门开始,罗芊就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这一间卧房有他们在清水村睡的房间两个大,两张雕花大床,还有一张上好的黄花梨木梳妆台,上头摆着两个雕花的首饰盒,罗芊看了就欣喜不已。
罗蔓看着妹妹那欣喜地模样,斜靠在床架上,一脸的幸福:“等你长大了点,姐姐就帮你把首饰盒给你装满来。”
罗芊高兴地眯着眼睛,欢喜地不要不要的。
放下梳妆盒,又往屏风后头一走,待看到屏风后头又别有洞天的时候,罗芊喊道:“姐,姐,你快来。”
罗蔓赶到后头,就家屏风后头有一间被隔离出来的房间,除了屋子里头有门能进去,外头没窗户,也没门,里头放了一个偌大的浴桶,只要从屋子里头把门关上,外头一点都看不见。
倒是隐蔽。
“姐姐,这不就是你想要的淋浴房嘛?你瞧瞧。”罗芊欣喜地甩着罗蔓的道。
这倒是个大喜,罗蔓笑道,上前摸了摸浴桶,这浴桶一看就是新买来的,怕是连之前的主人都没用过。
毕竟,这屋子是姑娘家住的,那户主人,好像就一个人。
罗蔓看这房子越看越欢喜,当下在厨房里头烧了水,两个人一起泡了个澡。
只是,等到把水提到房间,两个姑娘气喘吁吁地倒出了点汗。
“果然是房子太大了也不好,累人。”罗蔓呼呼道,姐妹两个对视一眼,开怀大笑。
罗道正跟周氏着悄悄话,听到外头传来两个女儿的笑声,心里头也熨帖极了。
好了好了,终于有个他们的家了。
半山书院下了课,因着时间还早,罗致远跟着玩伴到街上转了一圈。
此刻正是中午的饭点,刘商神秘地拉着罗致远,要带着他去吃个好东西。
罗致远也算是吃过不少好东西的人,见还有好吃的,便也跟着去了。等到了街上,看到那铺面里头站着的人,罗致远还有些恍然。
铺面的匾额上头写着:罗记粉面馆,在看看里头站着的人,罗致远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是蔓娘。
见罗致远盯着粉面馆看,刘商神秘地道:“就是这家,听是最近开的,好吃到不行,瞧着这家人应该也姓罗啊,致远,倒跟你是本家!”
罗致远哭笑了下,岂止是本家,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们是一家人啊!
罗蔓没想到罗致远竟然会来,心里头咯噔一下,立马就释然了。
既然抛头露面,罗家的人迟早都会知道。
罗蔓神情淡淡地,看到罗致远来了,不见任何的情绪:“二位客官要吃什么?”
刘商指了指面前的那块大牌子,上头写着各式各样的菜谱,指了指其中一个道:“给我来个鱼排粉,致远兄,你要吃什么?”
罗致远被提醒,这才回过神来。
本想叫罗蔓的,可是想想自己家里头发生的那些事情,蔓娘不喊自己,自然是心里头冷了,便也没出声打扰她,也要了一
碗粉,就跟刘商到外头座下。
此刻正是人少,罗蔓一个人在铺子里头忙活,做好了两碗粉之后,端着递给了他们。
刘商付了钱,罗蔓收了,放进了钱箱子里头,从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跟罗致远。
罗致远摇头苦笑,罢了罢了,等她想认了再吧。自己也埋头吃东西。
果真,这粉的味道进了嘴里头,罗致远一脸的吃惊。
刘商笑道:“怎么样?好吃吧?我前几天吃的,现在天天都想来吃一碗。好吃到不行,真没想到,还有人能弄出这么好吃的来。”
罗致远果真是吃惊。
一旁的刘商没发觉他的一样,边嗦溜粉,边道:“这家人的生意好到不行,天天都人满为患,你瞧着人这么少,毕竟这不是饭点,等到了饭点,你再来瞧瞧,便是站着的位置都没有。”
罗致远有些诧异:“这家的生意这么好嘛?”
刘商听言,神神秘秘地道:“好的不行呢,听这家人,一天赚不少的银子呢!现在全镇子上谁不眼馋他家的生意啊!
可是没办法啊,这粉怎么做的,就他家才知道,没人知道。”
罗致远哦了一声,没回答,继续吃粉。
吃完了,刘商吃完了就走了,罗致远拿了两个碗,进了铺面,趁着没人,跟罗蔓了两句话。
“蔓娘”
罗蔓歇下里头的活,看向罗致远,淡淡地道:“二哥有事吗?”
这一声二哥喊的,果真是够冷。
罗致远自认自己没帮过她什么,想要她真心实意喊自己二哥,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自己爹和娘做的那些事情
罗致远现在想想,都觉得分外脸红。
“没事,没想到这家店铺是你开的。”罗致远没话找话。
罗蔓轻声嗯了一声:“总要生活。”
罗致远也嗯了一声,将碗放在桌子上:“那我我就先走了。”
“再见!”罗蔓了声,转头就收拾碗,留了个背影对着罗致远。
罗致远摸了摸鼻头,又苦笑了下,果真是够冷。
刘商在外头等他,见他似乎在跟罗蔓话,有些好奇:“你也姓罗,她也姓罗,致远,你们不会真的认识吧?”
罗致远苦笑道:“确实认识。她是我三叔的女儿!”
三叔的女儿!
那就是堂妹啊!
刘商嘴巴大的都能塞进一个鸡蛋:“你妹妹这么厉害,怎么从来都没听你过啊!那行啊,以后来吃饭是不是不用排队?每回来,排队能把人排疯。看到别人吃好吃的,自己只能干看着,你知道那种绝望嘛?简直就是比死了还难受啊!”
罗致远知道自己这个同窗就是没个正行,笑了笑,没话。
回到书院,罗致远还有些浑浑噩噩,想起罗蔓的冰冷,自己突然有些难受。
明明,他们是堂兄妹的!应该亲近的。
罗致远有些恍惚,自然不知道,刘商已经将罗记粉面馆是他堂妹开的已经传的整个半山书院都知道了。
罗仁是教书先生,自然是第一个就听了。
他还不敢相信,等问了一个学生,才知道自己儿子也去了,是致远亲口的。
罗仁问了具体的位置,一下课,就带着吴氏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