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东辰航工(下)
飞了多少年民航的飞行员,对民航的成本控制其实是极为敏感的,尤其是飞行时间达到十几二十年以上的老资格飞行员,对整个瓷国民航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时期,一直到现在的全部过程都有亲身的经历,民航发展到今天以来,国内的民航事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场越来越多、航线越来越多、航班越来越多、飞越来越多,而航空公司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拿首都场为例,如果空管下令某架飞推出候楼位,那么飞就将进入排队起飞环节,从这个时候开始,飞的引擎就必须一直处于运转状态,但繁忙时期,有些航班甚至一个时都无法起飞,每多耽误一分钟,航空公司就要多承担巨额的油耗成本。
降落也是一样,耽误二十分钟以上,油耗成本将以万元为单位增加,高昂的成本,使民航每公里的费用高出铁路与公路太多,而光是燃油附加税与场建设费,就将大量民航的潜在用户拒之门外,受成本原因所困,民航竞争力一直无法得到质的提升。
但是,d的综合表现,足以让航空成本下降一大截,如果航空公司采用东辰的航空发动,整个民航领域,都将迎来一次突飞猛进。
组人员对这台新型发动的表现极为兴奋,而经过长达4时的不停运作,引擎全过程也均未出现任何异常,也证明了这款引擎拥有可靠而且强大的持续飞行能力,如此一来,飞的可利用率也就更高。
4个时的持续不停运行之后,张云枫将所有的组人员召集起来,国际民航的行规是新引擎的下线测试,除了强度试验、吞咽实验、包容性试验之外,还必须要满足三千时运行时间才可以批准装测试,这个过程对张云枫来太过繁琐,而二对这台发动所有的参数都了如指掌,可以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对所有参数进行过万时的模拟实验,而且模拟实验的结果,无限接近实际试验,所以,张云枫准备按照自己的套路出牌,也就是,略过适航证的申请,直接装测试。
虽然这是一个违反规则的方式,但规则都是人制定的,张云枫使用未来科技与二这台极其精确的超级计算结合,对这台发动的任何零部件性能与耐受力,都有着极为深入的了解,所以,张云枫决定让发动先吊挂上飞,直接进入地面吊挂测试。
既然要吊挂上飞进行地面测试,那么就必须要经过组人员的同意,所以,张云枫才召集组人员讨论,是否愿意提前进入吊挂阶段。
组人员多少有一些顾虑,不过这种顾虑只是一种针对现有规则的本能,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有些风险,但是,所有人又都明白,这台发动,就目前体现出来的性能来看,绝对是拥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发动,所以,现有的规则,也并一定真的适合这台发动。
经过协商之后,组人员同意先进行吊挂测试,不过,组人员的态度是吊装测试没有问题,但试飞不能太过仓促,他们需要先熟悉这台发动的地面性能,然后再决定何时真正进行试飞。
张云枫对此也没有意见,眼看发动已经下线十多天,并且经过了除了规定时长之外的所有测试,再耽误下去,恐怕等这台发动真的上天,至少也要等到下半年去了,先进行吊挂,在组人员熟悉与放心之后,再谈试飞的事情。
四台在实验室经过试车的发动被运送到商飞在中海郊区的试飞场,这个试飞场有一条超标准设计的4f跑道,不光是商飞自己使用,军方的大型运输,也多次转场到这条跑道进行加、减速测试、起降测试与侧风测试。
这条跑道的标准很高,长度达到4200米,宽度也达到惊人的0米,即便是世界上最大的飞,前北鳄毛国的安225巨型运输也曾经在此完成过起降。
对3与320这两种型干线客来,起飞距离上的需求大约在22002500米左右,在这条跑道上,3、320等飞完全可以加速到起飞速度而不起飞,剩余的距离也完全满足飞从起飞速度到静止所需要的刹车距离,是一个地面测试的绝佳场所。
组人员以及东辰的技师直接在试飞场驻扎,技师班底用了两天的时间,将东辰从南航购买的两架飞的发动全部拆解下来,并且将东辰的d引擎安装到位,而组人员在休息了两天、吊挂完成之后,立刻进入了对d的进一步测试进程中。
最先要测试的,就是这四台新引擎在飞上,与飞操控系统的配合灵敏程度,发动启动与停止的响应速度、对油门的响应速度与灵敏度等静止状态下的测试。
虽然d是全新设计的引擎,但是在兼容规格上,与市面上所有的引擎一样,可以完美吊挂在3、320这两个系列的全系列型上。
当两家飞完成发动更换之后,组人员分别登上各自的飞,测试的总工程师指挥两架飞引擎同时启动,发动涡扇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转速很快便提了上来,并且发出了轰鸣之声,随即,两组组人员开始不断提升发动的供油量,使发动迅速达到全力运转状态,随后立刻收回供油量,并且在降至低速状态下的时候,将发动熄火。
整个过程非常顺畅,发动对组人员的控制响应非常灵敏,并且由于设计的理念先进、材料强度大,d比一般的发动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进入到最大推力状态,这一点,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相对减少飞的起飞距离。
点火、加大供油量、减少供油量、熄火,整个流程在一天之内,被组人员重复了60多次,四台发动一直保持极为灵敏的响应状态,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第二天,组人员五点半就起床,一直到夜里十点钟,将前一天的测试流程再次循环了90次,依旧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第三天,90次,一切正常。
如此完美而准确的响应,让组人员对d的信心提升了许多,寻常发动,在两百多次连续启停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两次启动失败,亦或者是启动响应速度较慢,但是,在d上,每一次的重复测试结果,都非常的完美。
三天的测试,让东辰的技师以及组人员无比兴奋,而试飞场的商飞员工和领导,对东辰的测试也非常的感兴趣,由于东辰使用的生产线,就是商飞转让给东辰的,所以,这些人也将d当做了半个商飞产品,一直在关注着东辰对这台引擎的测试。
第四天,组人员已经厌烦了不断重复,却没有任何异常的启停测试,他们主动要求将原本五天的启停测试提前停止,进入下一步的动态测试。
所谓动态测试,就是要完全解除飞的刹车系统与地面固定装置,然后让飞能够正常在地面低速推进,而飞在场跑道间不依靠牵引车行走的话,需要独立完成加减速、转向等动作,而飞在很多状态下,都需要独立去完成这些动作,例如排队起飞、转向进入跑道、降落后转向离开跑道区域等等,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两侧发动对油门的准确响应。
飞如果在地面完成转向,靠的,主要是两侧引擎的推力差,以及前轮导向轮的转动,所以,一旦飞要进行转向,立刻会改变两侧引擎的推力平衡,一侧提升推力,或者一侧降低推力,亦或者两侧同时完成各自推力的升降,这种时候,引擎的灵敏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事实上,所有的现役发动都可以达到灵敏度的需求,d这种集所有最先进科技于一身的超级客就更不用了,这种测试,也只是一项例行测试,如果这项测试通过,那么下一步,就可以进行试飞前最后的加速测试了。
d在精致测试的状态下进行了两百多次启停测试,而且每一次测试中,都包含了供油灵敏度的测试,d的表现都非常之完美,所以,在动态测试中,各项测试也都轻松通过,整个过程非常枯燥,就是让组人员驾驶飞,自行驶出停位,进入联络滑行道,然后经过转向进入跑道起始端,在跑道起始端停车,然后转向原路返回,发动全程出于低速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力却无法施展。
两天的动态测试,飞已经完成了各种设计好的运行轨迹,这种轨迹设计,相当于驾校里的各种内路测试项目,就算是普桑的性能也可以轻松胜任,对d来,也就更没有什么挑战了。
事实上,dc在所有的测试中都取得了极好的表现,已经堪称是历年来最好的一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