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后记

A+A-

    又一篇文完结了。

    在更文的这两个来月里,我总是无暇回复大家的评论,所以早就定主意,在完结之后,好好写一篇后记,与大家细聊。

    自17年6月写完《入界》之后,我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没有写文——其实也不算,私下写了几个构思,也落笔几章,但因为思路总断,便搁置下来。我总是喜欢有了好的想法和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后才会真正落笔,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老读者们似乎都已习惯,随我佛系地休息和更新。谢谢大家的陪伴和理解。

    最初并没有定下内容和角色,只是因为业余闲暇喜欢做点美食,久而久之,觉得写点与食物有关的故事也不错。但我没看过美食文,也不知道该怎样写,只是关注我微博的读者常调侃我,像个美食博主,不如写个美食文。我那时候想做个公众号来着,更点以美食为元素的故事,走点治愈的路线,然而又因忙碌作罢。

    没写文的这一年半,于我自己而言,是变化较大的一个时间段。从初入职场的人,变为在工作中也逐渐见识到许多形形色色人事的老员工,周围的家长里短或者人事更迭、看过的书、见过的人、有些想法和感悟、或者思考和理解,想与大家分享,却囿于自身不爱更新琐碎动态或者与人主动交流而搁置。想来想去,我还是更喜欢通过写故事的方式,与大家交流。

    原因三,则是因为我自己生活状态的改变,因为对本职工作无甚喜爱,又有些闲暇,就开始尝试新的东西、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在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也算是有了的成就与满足。当然,代价是我变得很忙碌,每天忙到晚上十来点,偶尔要熬到凌,还要兼顾其他社交、生活、锻炼养生事宜,好像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还要面对与家人及周围人价值观的冲突,还要解决许多矛盾和困难。不能像许多人一样追剧看综艺闲散地玩乐。但转念想想,赚钱的滋味还是蛮爽的,也就不怎么介意,况且喜欢的电影和书还是会抽时间看的。

    20岁到30岁这个时间段,对每个人来都是一个变化巨大的时间段,人的改变总以令人难以适应的速度发生着,尤其是年近而立,关于事业、爱情、婚姻、人生的想法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可以,人从象牙塔里出来,有时候往往只需要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自我怀疑和妥协,往往成为最常见的情绪,至于那些焦虑与抑郁,倒容易显得无甚重要,即使那些会很深地影响你的生活。

    于是有了周戈,这个主角的设定。

    而孟阑,他代表另一种人。除了外貌之外,他看起来很平庸,像每个平凡的普通人。没有特殊的才艺,没有厉害的唇舌,不善交际,寡言少语。他很好,可是他好得很规矩。俗称的“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类人。然而当他有了好看的皮囊,他就有了被喜爱的第一要素,有了机遇,有了伯乐,尽管最终,大家喜欢他,还是因为他的性格。但他是一个例外,因为往往生活中,大部分人还是“高不成低不就”,并没有几个,拥有好看的皮囊和乐于指引人生之路的伯乐。

    我在生活中,总会听到一句话——“TA挺好的,我不出他什么毛病,但是,他也挺无趣的”。如果有更好的选择,TA只会接到好人卡,而如果没有,TA才会被选择。TA不好吗?不,TA挺好,只是活得不够精彩,不像花花世界里的一份子。

    于是我思考,这样一类人,会和什么人相处,和什么人相爱?然后我写了孟阑。

    然后我让他们相遇、相处,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吸引和治愈。我甚至不能他们是彼此最好的选择,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我选择让他们互相靠近。

    周戈和孟阑都不是有趣的人,甚至各有缺陷,优点起来,其实也很平淡,只是因为许多人做得不好,才凸显得他们的优点如此鲜明。

    我希望大家能够善待自己,即使焦虑不安,也不要伤害自己,即使普通平凡,也要努力提升自己,要学会寻找恰当的方式,让自己闪闪发光,成为让自己骄傲的人。如果还能让你在乎的人为你感到骄傲,那当然更好。

    这篇文,我用了“一食一愈”这个综艺节目,来进行故事分割和人物描写,每一期的主题和嘉宾,也都是我慎重思考过才写下的,一共十二期,讨论十二个话题。我很喜欢嘉宾们,他们有着和主角不一样的风采和人生观,也有着不同的职业和思维方式,我希望这些人和这些故事,也能让你们觉得温暖。

    写文是一种寄托,我体验不了的人生,做不到的事,我可以让我笔下的人去实现,所以我觉得他们大部分人,比我要勇敢和坚定。和你们不能侃侃而谈的内容,也在字里行间。

    希望你们也拥有这样的勇气,希望这些故事,有那么一刻,曾经治愈你。

    大约是因为久不更文,文风和故事似乎也不太符合现在大家的口味了,这篇文收藏一直没涨多少,所以无缘入V。当然,本来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两年来的感悟,所以评论里可惜的大家其实不用太在意,佛一点佛一点,转念一想,你们有缘陪我两个月,每天都有新期待,是不是也有些满足?

    我倒是很惊喜。

    一则是觉得自己文笔成熟许多,对故事的驾驭能力和描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讲故事的方式也比之以前更加收放自如,所以这篇文即使因为忙碌总是一周只有一两天能抽出时间码字,一次码个两三章,却也从未卡文,算是我写文生涯中的一次意外收获。多亏之前多年尝试与探索,这篇文,我大体还是挺满意的,果然想要写好故事,还是需要多多练习。自己觉得文笔提高许多,数据却没早年的文好,我虽遗憾,却也并不在意,因为于我而言,我自己知道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

    二则,这篇文的评论数居然是收藏数的两倍以上,让我倍感欣慰,毕竟之前的文评论数总还是比收藏数少一些。且不论是我收藏数太少的原因,哈哈,但是大家愿意每天给我评论留言,还是让我很开心。我喜欢看到你们聊些什么,对我是莫大鼓励。只是可惜我实在太忙,没办法像以前一样一一回复大家每日留言,但是我真的,每条都有看。对自己不能像以前一样每日更新有点不好意思,实在太忙了,好在大家都格外体谅,很少催更,谢谢你们。

    三则,因为没入V,好多读者都投了霸王票来鼓励我,我在晋江这么多年,头一次收到深水鱼雷,哈哈,也算是集齐过霸王票种类的写手了,还是挺开心的。而且,看到评论区许多老面孔,都是追我文好多年的人,有种欣然之感,正如我总的,我虽然不甚主动不爱表达,但我是个长情的人,也很感谢,你们也对我如此长情。

    四则,我今年6月份,与晋江的签约就要到期了,所以在离开之前,能和大家有一段这么温馨快乐的时光,给你们留下一个最暖心的故事,也是我莫大的荣幸。来我好像一直和晋江不怎么搭调,佛也佛得很自我,但因为有大家的理解和纵容,于是佛也佛得很愉快。

    我2013年开始在晋江写文,距今已有6年整,许多人遇见又分别,许多人一直陪着我,我的人生里也有大家停留的痕迹,谢谢你们。

    “一食一愈”的故事到此结束,当然,周戈和孟阑的故事并未完结。

    因为这篇文,主要是以“一食一愈”这个节目为主体脉络,所以当“一食一愈”节目结束,这篇文也到此为止。我会另开一篇文,来写周戈和孟阑之后的故事,算个长篇番外?估计不太长,但是应该会在我离开晋江前写完。

    愿意继续看的话,可以去看一下。

    新文名字我懒得再取,就叫《一食一愈2》吧,但不是节目的第二季,更多的是讲述关于这两个人的饮食与爱吧。

    那么,我们新文见。

    大家要好好吃饭哦。

    PS:

    我的微博ID:覆水倾墨

    有话可以在文下评论,或者微博留言、私信,我看到会回复的,谢谢大家。

    墨写于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