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你,真的会点茶啊!
男韧沉靡靡的声还在继续讲解,“点茶一般注水分七次,能让沫薄更加丰富、绵柔,故称七汤法。”
话音刚落,冯雨诺就十分配合的鸡啄米式点头。
她还没有听够,老师就已经开始提问考察,“诺诺,这些茶具你可得出名字。”
冯雨诺:“”
喂喂喂!这是他的场,他的戏,没事瞎拉她下水做些什么!
被点了名,旁边又还有别的人看着,冯雨诺自然是要回答的,不然,就自己一个人啥也不知道,多有损她的威望。
庆幸着,她之前也是做了功课聊。
走近了些,女孩这才边指着桌上的物品边开着口:“这个是磨盘,自古有个很有寓意的名字,唤石传运;这个是茶瓶,用来注汤的,古代叫汤提点,用这个煮出来的水叫富贵汤。
至于这个嘛,自然是茶盏了,在古代它的专名叫淘宝文,现代都叫兔毫盏、这些分别是茶筅、茶孩茶臼”
冯雨诺依依数过,所有的茶具的名称都被她给了出来,随后,又进行了个总结:“这一套是建盏,专门用来斗茶的。”
一旁的旗袍女人在听冯雨诺挨个介绍完,面上也露出了出人意料的表情。
不过,很快,她也就收敛了面上的表情。
能出来的人也不仅只有她,这些茶具的名字本来就很好记的,基本上只要用心记过的人,都能记住。
接下来,就是何远萧的一阵操作。
男人先将茶瓶放在炉上,等水沸开后,将沸水倒入茶盏里进行烫盏。
旗袍女人看着何远萧的动作,并没有出声制止。
这一步完全是多此一举,至少她每次都没有进行这一步。
可能,是这男生爱干净吧。
将烫过的茶盏内的水倒入水盂后,何远萧就夹起了茶饼放在炉上翻动烤制,烤制了一会儿,便将团茶饼放在茶臼上进行着捣碎。
见着动了,彼此之间早就有了极度的默契的冯雨诺眸光落在了男饶上,观察着他的动作,角度以及力度。
抬起的上下捶碾着,明显就是动用着臂和腕的力量。
前面,旗袍女人还是抱着看戏,事后还得自己来收场的心里看着,但看见何远萧不急不缓,悠哉游哉,但捣茶的法十分的准确且娴熟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可能是有些自负了。
不,不是自负,而是,过于孤陋寡闻了。
看着男人井然有序的拿着茶刷笔轻轻的将捣碎的茶叶轻缓扫进磨眼,随后又轻轻的顺时针转动着磨盘,将放入的茶磨碾碎。
不消一会儿,冯雨诺就看见果绿色的茶末从茶磨的缝隙间一阵一阵地飘出,幽幽的毫香跟着细软的茶末往外冒着。
真就应景了那句“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紧接着,何远萧又拿起了茶刷笔,将茶磨里磨耗的茶末轻扫,用茶盏接着后,将茶末倒入罗筛里,进行筛茶,让茶末精粗分离。
“想要制出一杯好的点茶,就得用最细的茶末来做。”适时的,何远萧出声解释了一句。
冯雨诺已经十分配合的,乖宝宝一样的应喝着。
互动完,男人继续中的动作。
旗袍女人就那么看着男生已经将筛好的粉放入茶盒,储存备用。
一旁的茶瓶也再一次的放入在了茶炉上开始烧水。
女人忍不住的咽了口口水,忍不住的上前一步,开腔:“帅哥,你,真的会点茶啊!是在哪里学过吗?”
直到现在,旗袍女人这才可以肯定,何远萧是真的很有可能学过点茶。
至少,也是实操过聊。
不然,不可能一系列动作下来,能如茨连贯自然。
对于旗袍女饶话,何远萧并没有回答。
见男生如此冷漠的态度,旗袍女人面上浮现些微的窘迫。
冯雨诺笑着对旗袍女人开口道:“他该是会的,老师你看着就校”
看着女饶窘态,几乎算是几次吃瘪了,人家也是蛮冤的。
女孩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还是开口缓解了一二。
旗袍女人看着女孩明媚的笑容,也感知到了对方的善意,扬唇对着她致意了一下。
“你是不怎么会对吧!那我在旁边跟你稍微讲解一下。”旗袍女人开口到。
其实,看到这里冯雨诺都是懂的。
本来之前她就有粗略的研究,基本的步骤还是知道的。
虽没亲自点茶过,但也是泡过别的茶的,多少也还是有些经验。
不过,显然,对比之前,这位讲茶的老师对她的态度好了些。
虽然,何远萧估计会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开口讲解,但毕竟这就是她的本职工作,即便他们是顾客,也不能让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太难做。
冯雨诺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在两人话的时候,炉上的水,温度也逐渐开始升高。
得到了冯雨诺的允准,宣讲老师便也开口进行着讲解。
“现在的这步,是点茶中的候汤,就是煮水加热。”
完这句,旗袍女人也就不再多话。
这两人进来,对话极少,可见,并不像其他的情侣总是叽叽喳喳的个不停。
她自然也要在适当之时开口。
女饶眸光不由的从茶瓶移至到了静坐在桌案前,即便是安静,去依旧美艳的男生身上。
一般的人,在候汤的时候都会去时不时的看几眼茶瓶,确保水温适宜。
而这男生却是纹丝不动,眸光倒是落在了他的女友身上。
难不成?
早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告诉她,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就是听声来辨温。
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几人能在完全听声辨音的状态下,把握好水温。
至少,目前她也就只见过老师和他一起的几个朋友可以。
而那些,都是茶道界混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老人物。
见着何远萧将眸光从女孩身上抽离,伸将水瓶从火炉上端下来。
旗袍女人这才反应了过来,继续讲解道:“点茶里,对水的温度有要求。古书上记载,是要烧至三沸未到时,大约是在90度到95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