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谈心
沈心月到做到,晚饭还真没做李青川那一份儿。煮了两碗粥,蒸了三个肉包子,同木墩儿吃完后,便早早的洗漱睡下了。
李青川坐在一旁,眼巴巴的望着香喷喷的热包子、热腾腾的粥,肚子饿的咕咕叫。等他回神时,娘俩已经洗漱好去睡觉了。
因为饿,他不得不自己动煮粥蒸包子。分明是一样的米,一样的包子,可嚼在嘴里,怎么吃都觉得不是那味儿。
他真的做错了?
原以为,沈心月听见分家会很高兴的。
沈心月的确很高兴,不过因为李青川的蠢,她又不高兴了。
李青川想来想去很失落,可更让他失落的是,等他吃饱喝足洗漱好,再推门去睡觉时,门后面落了闩,他房门都没进着。
她真生气了!
李青川心里那个愁苦,此时此刻根本没人能懂。加上自己那儿受了伤,还是被自己亲媳妇给踢伤的,他是欲哭无泪。拍了半天门,也没听见屋里的人回应他,最后,他只能去找儿子收留。
木墩儿睡觉不踏实,夜里总来回翻身,忽而腿压在李青川身上,不心又给了他的鸟一记重创,痛的他半夜惊醒,差点叫出声。最后,他是睡意全无,干脆点了油灯、盛了一篮子枣剥皮。
沈心月起床时,李青川已经做好早饭了。他殷勤的盛了三碗粥,夹了几个热腾腾的包子出锅,面带笑容的讨好道:“月儿,吃饭了。”随后,又唤了早起在地上数蚂蚁的木墩儿一声。
“娘,今早的蚂蚁少了一只。”
木墩儿咬了一口大肉包子,腮帮子鼓鼓的,话都含糊。
沈心月也不知道木墩儿数蚂蚁的兴趣从何而来,竟然坚持了这么几个早上,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便道:“可能也吃早饭去了。”
木墩儿立即信以为真,笑着道:“那我明早再起早一点,趁他没吃早饭的时候再数一数。”
沈心月:“”
果然是孩子的世界,他们这些个大人不懂。
李青川默默地听着娘俩话,脸上笑意依旧,但看在沈心月眼里,就两个字:谄媚。
沈心月吃过早饭,便拿着新布去了隔壁柳家。好的学做衣服,趁有空档,学一学是好事。
徐氏是个能干的,种的了庄稼,进的了厨房,针线活儿也是一绝,偶尔还去镇上拿一些绣活儿回来赚点银子补贴家用。她见沈心月来了,笑呵呵招呼人坐下,回屋拿了自己的针线兜儿。
“心月,我怎么看你不高兴?”徐氏昨晚就听丈夫李青川去找李家人分家了,虽然什么都没要,但是这家是分成了,她这儿正替沈心月高兴呢。谁知沈心月却一脸心事重重,好像并不高兴。
沈心月还在生李青川的气呢,见徐氏问起,她也想发泄发泄,将布放好,才道;“嫂子你是不知道,李青川那个蠢的,闹分家竟然一点东西都不要,哪儿有这样的?李家人不出点血,还以为这个家是白分的,以后指不定还闹腾。”
不是沈心月心眼,惦记张氏那点粮食和银子,实在是她觉得李青川这么分家,完全是便宜了李家人。
徐氏是过来人,除了婆婆没动打外,暗地里也骂的够难听,所以很理解沈心月这种想法。不过,李青川到底比她男人强,为了维护妻子,主动跑去找李家人分家。要知道,当年他们被分出来,完全是因为婆婆容不下他们,分家一茬,还是婆婆提出来的。
“心月,青川其实真的挺好的。”俗话,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徐氏见李青川是对沈心月真的好,不想两人闹误会,最后离了心,苦口婆心的道:“听你石头哥,青川以前在李家也没少挨你婆婆和兄弟的欺压,但一直都是默不作声、逆来顺受的。而他为了你,竟然跟张氏闹,又分了家,足以见他对你是真心的。或许,他是真想着分家分的干脆点,让张氏少来闹腾,让你过的舒心一些。”
沈心月听完张氏一番劝,总算心情好了些,好像那种闷气突然间就消散了一样。她笑嘻嘻的道:“嫂子,谢谢你。”
徐氏笑着睨了她一眼,道:“嫂子是过来人,知道日子不好过。不过,只要夫妻同心,这生活肯定越过越好。以后,你婆婆她们肯定会后悔的。”
沈心月笑笑没话。
张氏几人会不会后悔她不知道,反正,到目前为止,她还是认为李青川并非自己的良人。
天下之下,什么优秀的男人没有,没必要把自己绑在李青川身上。再了,等她有钱了,想要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
李青川这个臭流氓,呵呵哒!
徐氏答应了帮沈心月做衣裳,趁着有空就忙活起来。两人笑笑的功夫,她便给沈心月量了尺寸。无意中碰见沈心月鼓鼓的两团柔软,任是她一个女人都感到惊讶。
真没想到,沈心月看着瘦瘦的,可比起她这种微胖的女人而言,身上的料丝毫不少。
徐氏看了沈心月一眼,笑意莫名的深了许多——女人要想抓住一个男人,没点东西怎么行?
沈心月并不知道徐氏的想法,见徐氏笑了,她也笑了,道:“嫂子,真是麻烦你了。”
“又不是多大个事儿,我还要谢谢你呢。”徐氏不以为意,笑着去拿布量尺寸剪裁,一边量一边道:“你以后可别给你大哥那么高工钱了,不就是挑个担子的功夫,能有多重。那么多铜板,你留着给木墩儿买糖吃。”
起糖,沈心月这才想起昨儿买的糖豆,因张氏那一闹,她都忘记给木墩儿吃了。
啧啧啧,瞧瞧她这记性。
两个女人在一起,就有不完的话。正的起劲儿,木墩人慌慌张张的便跑了来,扯着沈心月的袖子可怜巴巴的道:“娘,阿奶又来了。她,她让爹带着我和你滚蛋。”
徐氏闻言,眉头就是一皱,这个张氏怎么又来了?
沈心月倒是没慌,听完儿子的话,便牵着他往家走。或许,她已经猜到张氏是来干什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