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粉蒸肉

A+A-

    “琰儿?”

    刘琰捧着半碗饭在那儿出神,曹皇后给她夹了一块鱼——上头的刺已经全剔掉了。

    “我在想田霖。”

    “想他做什么?”刘芳今晚也在宜兰殿用晚膳。一想到现在刘雨有多倒霉刘芳就乐不可支,大热天儿胃口不好都多吃了一碗饭。

    要是大姐姐嫁了他,那现在当然是亲戚了,这不是没嫁嘛,现在的大姐夫姓孟。刘芳觉得孟姐夫人也不错,首先这长相就比田霖要强,白白净净,一表人才。一比较,田霖就……也不算丑,但是绝对没有孟驸马那么俊。

    不过刘芳也觉得,田霖够倒霉的。好好儿的,本来出一趟远差回来就要成亲的,结果遇着那么糟心的破事儿,人差点没命,好不容易回来了,未婚妻成了别人老婆,自己家里又同室操戈。程先生上次教过她们一个词儿,叫祸起萧墙。虽然刘芳不记得为什么一家子闹不合非要叫萧墙,难道不能叫赵墙李墙?不过她知道这不是个好词儿。

    他亲哥要杀他,亲娘还认为他不孝悌。老婆没娶成,家也回不去了。

    “田霖以后怎么办呢?”

    曹皇后被刘琰问的一怔,嘱咐她:“吃你的鱼吧。”

    是啊,田霖以后怎么办?

    虽然就道理上来,他做得对,田华那一伙人其罪当诛。再,你死我活的事儿,让步就是个死。

    但就人情上,没人田霖的好。就象田夫人骂他的那样,那是你亲哥,你的心怎么这么毒呢!旁人也会这么想,他都能把亲哥送进大狱,对旁人那指定更狠啊。这样的人,谁敢与他为友,谁敢与他结亲?

    当时福玉公主和田霖定下亲事之后,曹皇后也真心把他当自家子侄看待的。要不是中间出这种变故……

    当时以为他死了,怕误了福玉公主的终身,又定了孟家的亲事。

    现在田霖回来,虽然福玉公主这事儿皇家也不上理亏,总觉得对他不住。

    大不了……田家那老大做下这等事,能保住命就算不错了,断不可能继承爵位。田家那个爵位,就作主给田霖承袭。嗯,再给他指门亲事。

    也只能这么补偿一下了,至于别的,曹皇后也无能为力。

    她既不能让已经出嫁的福玉合离了再嫁田霖,也不能调和田家一家的母子、兄弟关系。

    谁皇权无所不能呢?

    好些事儿不是有钱有权就办得到的。

    吃到一半的时候,皇上来了。

    曹皇后有些意外。

    本以为皇上前朝事忙晚膳不回来用了。

    刘琰和刘芳起身见礼:“见过父皇,父皇万安。”行过礼刘琰就直起身来:“父皇你用过晚膳了没?”

    草根出身的刘天宝,当了皇帝也没多少架子,尤其是对着女儿们的时候从来没脾气。

    他笑呵呵的:“没吃呢,你们吃的什么?给朕也盛碗饭来——不要那茶碗,给朕用大碗盛。”

    曹皇后亲手取了碗给丈夫盛了满满一大碗饭,皇上坐下来就着面前的茄子烧肉大口扒饭:“你们今天怎么来宜兰殿吃饭了?”

    “自己吃饭不香嘛。”刘琰笑眯眯的盛了一碗汤放在父皇手边:“父皇操劳国事辛苦了,喝点汤补一补。”

    “嗯,朕的四公主嘴是越来越甜了。”皇上喝了一口汤之后又:“这是鱼汤?挺鲜的。”三下五除二的喝完了,笑着:“再盛一碗。”

    刘琰笑着接过碗又去盛汤。

    “到鱼汤啊,我想起以前还在乡间的时候,在河汊里逮了鱼,就在瓦罐里烧汤喝。”

    曹皇后抿嘴笑。

    曹家与刘家村离得不远,在两人成亲之前,其实曹皇后远远见到过刘天宝。刘家兄弟多,日子过得不宽裕,刘家兄弟上山下河的寻摸吃的。下河自然不可能衣衫整齐,曹皇后还记得当时她从河边不远处经过,看见刘天宝光着膀子,卷着裤腿,整个人被晒得黝黑发亮活象条泥鳅。

    那会儿她可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和这条泥鳅结亲。

    当时她就想,这人怎么晒得这么黑啊……

    刘琰和刘芳两个很有眼色,用过晚膳就告退出来,免得扰了他们夫妻相处。

    “吃得有点多……”刘芳揉揉肚子:“咱们去御花园逛逛再回去?”

    “你还知道自己吃撑了?”刘琰笑着:“刚才要不拦你,你还要盛第三碗呢。”

    “那是宜兰殿厨子手艺好嘛,做的那粉蒸肉特别香。”

    粉蒸肉虽然是道家常菜,可一般人却很难做得好。一是蒸的粉料要配得好,二是蒸肉肥瘦要挑捡好,瘦肉多了不香,吃着太柴。肥的多了油大,太腻。前两样都有了,还有蒸的火候问题。

    这道菜一家子都爱吃。老刘家本来就是不是什么名门世家,口味就是这么平民化,所以一众世家提起刘家总是各种鄙夷不屑。

    要不是因为这样,公主与皇子们的亲事也不会变得难以决断。

    “我就不去御花园了,我去锦秀阁找两本书看。”

    刘芳纳闷:“书有什么好看的?”

    不管什么书,她拿起来都一样犯困。

    “御花园有什么好去的?黑灯瞎火还有蚊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出了宜兰殿就各走各路了。

    锦秀阁是个清静地方,这儿的书多,人少。刘琰要找书,看守殿阁的太监一溜跑赶着巴结。按书阁里是不能有明火的,可是即然公主要进来,引路的两个太监一人手里提了一盏灯笼,唯恐楼阁太暗害公主殿下跌倒。

    刘琰也还是头一回在晚上来这里。没进宫之前她和刘芳差不多,也是见了书就头疼的主,不过那会儿也没人逼着她们非读书识字不可。

    但是从进了京、进了宫以后就不一样了。宫城很大,又很。这里富贵已极,什么都有,可是刘琰她自幼熟悉的一切这里都没有了。

    也是从那时候起,她才慢慢开始识字、读书。

    书并不象她以前想的那样,是无趣的东西。

    正相反,书里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丰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