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A+A-

    就算知道柳又有和周时安抢角色的算,周时安也不准备和他多什么。

    安安心心的又拍了三天戏,周时安的戏份就结束了。

    不过周时安还是很关注《星火》的选角。

    林森也给他电话还好周时安提了一提,不然这个角色也被柳截胡了。

    万幸的是周时安去年寒假演的侦探剧《迷雾》也终于播了。

    在网剧里这部电视剧算是制作精良,剧情和逻辑没问题,演员们也演技在线。

    所以从开播之后,这剧就爆了一把。

    这剧是单元剧,周时安演的那部分被剪辑到了第三个单元。

    他演的这个凶手叫温篮,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

    是幼儿园一位学生的家长被杀,主角去幼儿园询问情况时认识的。

    之后主角沈睿就时常会遇见温篮,温篮也会帮助主角几人。

    在这期间主角几人对温篮的评价一直都很高。

    直到最后主角发现所有的受害者都和一个叫做温暖的女孩子有关系。

    这些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一个围棋学习班,温暖同样也在其中。他们几个都喜欢漂亮的温暖,又臭味相投,最后竟强,奸了温暖。

    温暖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自杀了,但是因为她当时并没有出实情,家人始终以为她学习压力太大才放弃生命,他们并不知道真相。

    但因为温暖的离开,这个家庭也破碎了,母亲整日沉溺在悲痛中,父亲也因为精神恍惚出了车祸断了一条腿。

    温篮正是温暖十岁的弟弟,他一直不相信姐姐会自杀,私下一步一步寻找真相,最终了解到一切。

    但温暖已经过世,再没有什么证据能将作恶之人绳之以法。

    他一直沉浸在无法为姐姐讨回公道的悲痛之中。

    在父母双双过世之后,温篮终于决定复仇了。

    周时安在《破剑》中得到的热度还没有完全消失,虽然他不怎么发微博,但粉丝数并没有减少。

    如今《迷雾》这部网络剧让周时安再刷了一把存在感。

    温篮同样也是一个很令人心疼的角色,他选择复仇,但同时在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夺取他人性命的资格。

    感情和理智不断纠缠,最后他选择帮助主角一步一步引出姐姐当年自杀的真相。

    然后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后,他选择了和姐姐一样的结局,徒留下主角几人悲痛不已。

    观众们同样也看的十分揪心,觉得周时安将角色刻画的很好,一个劲儿的夸他有演技。

    林森也是拿周时安的这一段演绎来服刘华导演给他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柳的经纪人有能耐,但架不住柳从出道以来只演过三部电视剧,在演技方面他是被周时安吊的。

    刘华导演请了这么多演技派,对这部戏的要求自然很高。

    几个童星长大的少年演员都不太和他心意,最后他才决定从新人里选。

    电影学院那么些个学生,总能遇见合适的。

    正好有人推荐了周时安,他看了周时安演的冯牧云,这种不谙世事的富家少爷他演的不错。

    他挑的这个角色前期也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少爷,虽然心地善良但真不知人间疾苦。

    随着剧情进展他会慢慢的转变。

    刘华也想看看周时安能不能把人物内心的成长演出来。

    后来他的一个老熟人又推荐了柳,同样是个新人,从外形来看柳就没有周时安合适。

    但毕竟是老友推荐,最后还是决定让他们两个一起试镜,公平竞争。

    周时安得到了公平试镜的机会就很满意了。

    这个角色是个从吃穿不愁的大少爷成为了一个为了信仰可以牺牲性命的人。

    那周时安就得了解他信仰的是什么。

    为了更好的体会这种感情,半个月时间周时安不仅看了从被推荐但始终没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看了《牛虻》,《红岩》,《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好些都被拍成了电视剧,但他时间不够看电视,就先看了。

    他设身处地的想,自己要是那个年代的少爷会过怎样的生活,同时国家在遭遇怎样的灾难,普通人又怎么辛苦的维生。

    想的多了,他也就慢慢了解了角色的心里变化。

    他本来就是个善良的人,平时遇上了穷人都会伸手去帮一帮。

    但因为哥哥的原因开始认识到自己能这样帮一个人,帮两个人,可这世上需要帮助的人何其多。

    为了和平,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活着,他开始思考该怎么做。

    从他这样忧虑着国家人民的未来开始,他就已经蜕变了。

    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周时安就会理一遍这个角色,他越熟悉这个角色,那么演起来就越容易。

    富贵人家的少爷怎么吃饭,怎么喝茶,看书是什么姿势,写字是什么姿势。

    周时安一点一点的填充这个人物,最后将他变成了好久不见的老友。

    他是那么的了解对方,话的腔调,看人的神情,高兴时候怎么笑,生气时候怎么恼。

    这是周时安最用心磨的一个角色。

    他都有些想感谢柳了,如果不是柳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做到这一步。

    在他之前演戏的时候,他虽然也揣摩角色,但大部分都是带入自己的同学们。

    他都是照着模板演戏的。

    演书呆子就模仿自己从到大遇见的书呆子同学。

    演叛逆少年他就模仿自己爱装酷的同学。

    演没心机的傻白甜那就装傻充楞。

    就连《破剑》里的冯牧云,他都是找了拍的不错的几部古装电视剧,看人家的少爷是个什么样子,自己在依样画葫芦。

    因为他年纪,不论是导演和观众对他都要求不高,他达到了对方的期盼,那就觉得他有天赋,有演技了。

    但周时安心里一直清楚自己只不过是早早就学会了瞧人眼色。

    看着脸上什么神情,手上什么动作来猜人家心里什么想法。

    猜的多了,不仅能分辨人的性格,还能学以致用,在需要自己表达什么情绪的时候能准确的模仿出来。

    喜怒哀乐,总归就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周时安一直清楚自己确实有模仿的天分,但创造一个角色的能力还差的远。

    他的目标也一直是当个配角,靠着自己心里的人物模板,演的时间长了比较单调的角色他都能得心应手。

    但现在他发现了创造的乐趣,剧本给了这个角色骨,自己给他填充血肉,让它一点一点丰满,然后渐渐的活起来。

    他带给了周时安很特别的成就感。

    周时安很少有成就感这种东西,只有每次结片酬的时候他才能有此感受。

    可现在这样给一个角色设计细节,熟悉他,了解他,最后再演绎他,竟然也让周时安感到了愉快。

    他甚至在日常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带出来一些特别的习惯,把自己只有两百度的近视眼镜戴上,摘下的时候还要轻揉一下眉心。

    吃饭的时候也是一口米饭一口菜,细嚼慢咽,一顿饭吃的比平时多费了一倍的时间。

    半个多月,周时安已经能让自己轻松的变成那个民国时期的富家少爷。

    他也不知道刘华导演能不能看上自己,但他自己做了所有的准备,人事已尽。

    到了试镜的那天,不只是周时安和柳,还有五六个年轻演员。

    林森介绍他们都是新人,他们公司也知道这个角色好,就也和刘华导演提了提想让自己艺人试一试。

    两个人也是试戏,十个人也是试戏,觉得有信心那就一起来。

    柳进来的时候周时安看了他一眼,他也冲着周时安笑了笑。

    周时安不预和他多话,没想柳竟然走到了周时安跟前,亲切的问:“时安,你准备的怎么样?”

    周时安干巴巴的:“我尽全力准备了。”

    柳有些苦恼的:“我没想到你也准备试这个角色,你演技那么好,我估计是没机会了。”

    周时安闭嘴没答,让他礼尚往来的去夸一夸柳他是不愿意的,但也不能,是,我对这么角色势在必得,你快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柳还在:“时安啊,实话,我真的很羡慕你,你不仅有天赋,运气还好,我预感自己一定得不到这个角色。”

    得不到明你业务能力不行,那回去好好提高自己呗,在我跟前这叭叭叭的个不停是想让我怎么办?

    我放弃试镜把角色让给你?

    还是直接放狠话把你赶走?

    再什么叫我运气还好,我前十八年倒了多少霉你知道吗?

    初中去给人洗盘子,辛辛苦苦洗了一个暑假,手都洗破皮了,人家欠着工资不发,要不是我要报警举报对方用童工,那钱不定现在还欠着呢。

    高中送快递,商品出了问题,买家是快递的锅,卖家也是快递的锅,还好那只是个破洗脸盆,周时安也赔的起。

    还有寒假租房子住,腊月二十八了,对方突然不往出租了,逼着周时安大过年的搬出去。

    若倒霉,周时安自觉自己够倒霉的了。

    和运气好可不沾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