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A+A-

    这次周时安没有得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林森还是有些不甘心。

    之后他就一门心思的给周时安挑可能拿奖的剧本。

    汤悠就默默的递给了他一个本子。

    “《留守》?”

    汤悠:“讲的是已经长大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我们都知道,只得是父母外出工被留在老家的孩子。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当时被留下来的孩子已经是青少年了。他们现在的生活又是怎么样呢?”

    林森眼睛一亮:“不错,这个题材很不错。当时背井离乡的工人几乎每一个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是为了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能更不一样。但不物质上生活有没有改善,改善了多少。只精神层面,这样没有父母陪伴,父母一直缺失的孩子长大后是否会有心理创伤。”

    “对,我们从大人的角度可以理解做父母的选择,毕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贫穷之中。但是孩子他是更加感性的,他并不知道生活的艰难。他只是觉得父母去大城市了,而他被留在了老家。”

    林森翻开资料:“林建导演的本子啊,林建导演一直很关注农村生活。他总自己是农村人,虽然没有本事让农村的生活更好。但他可以把农村的故事讲出来,让人更关注社会的最底层。他送来的是试镜邀请?”

    汤悠点头:“对,男主角的试镜。男主角李洋的身份是一个父母外出工十六年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自和祖母相依为命,还有个他十二岁的弟弟,是在父母工之后生的。出生之后就被送回老家让老人抚养。但老人年迈,这个弟弟其实是李洋照顾的。在弟弟四岁的时候,父母让李洋去投奔他们,在大城市里找个工作。但因为祖母需要人照顾,李洋拒绝了。自己找了个送快递的活儿。每天早上得五点骑两个时的电动车去市里上班。等弟弟八岁的时候,老人过世,父母要接两个儿子去大城市。但李洋又再次拒绝了,他留在了老家。”

    “剧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林森问。

    “从李洋的祖母过世,李洋的父母以路费太贵,工作的地方不好请长假为由拒绝。给李洋钱回去,让李洋帮着出殡了就可以。李洋就和父母,如果他们不回来送奶奶最后一程,以后他们过世了自己也不会管他们。之后是倒叙,从李洋十七岁高中毕业开始拍起。”汤悠。

    “开头就是冲突啊,这个时候李洋二十岁,和时安差不太多。既然剧本不错,那就让时安去试镜,看看导演能不能看的上他吧。”

    这个角色本来就是周时安的,主角是个快递员。

    柳后来也发现自己记错了,让周时安被夸演技好的并不是那个情景喜剧里的快递员角色,而是这部《留守》的男主角。

    在这部电影播出后,周时安演技得到了称赞,三个电影节他拿到了其中两个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而且还接到了一个很好的代言。

    飞鸟速递这个全国第一的物流品牌请了他,只要是飞鸟速递的快递,快递单上就有周时安的照片。

    这大大的提升了周时安的国民度。

    周时安拿到剧本的时候,很惊喜的和林森:“哇,林哥,你竟然给我接了一个快递员的角色啊!我送快递简直不要太有经验。不过我好久没骑过电动三轮车了,也不知道还会不会骑。”

    还是会骑的,林建 导演真的很接地气,试镜时候是在一个挺大的篮球场里。

    篮筐下头摆着几张桌子,林建导演就做那儿,桌子旁放着几件送快递穿的衣服,还停着三辆电动三轮车。

    来试镜的有二十几个人,每个人还跟着经纪人,跟着助理,乌泱泱的一片人。

    林建导演直接拿着喇叭,喊:“你们来的这些演员都是来试镜的,但是经纪人又不试镜,紧挨着做什么。来,众位经纪人,助理请站到线外头。”

    导演发了话,自然也没有不识趣的人。

    站在篮球场的就只有试镜的演员们了。

    周时安在这里看到了不少面熟的,柳沈融都在。

    一些看见周时安也脸色不太好。

    这些人里,周时安的名气是最大的,同样演技也是最好的,毕竟人家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由此看来周时安拿到这个角色的机会很大,其余人都把周时安当成了对手。

    见人都站好了,导演又发话了:“我提前过,我的角色是一名快递员。试镜的时候一定会有他送快递的戏。这是我明确过的,而送快递,什么是送快递呢,是从车上搬下来,分拣再送出去。我不是要试镜你们把快递递给顾客这个情节,而是整个过程都要有。”

    他这话完,一些演员的脸色就不太好。

    果然,林建导演:“所以,最基本的,你们要会骑这种快递员骑的三轮儿。不会的就直接走人就可以了。”

    有个演员不满的;“可您没有提前要学这个啊!”

    林建导演看他:“这还要提前,你要试镜快递员,却连放快递的三轮都不会骑。”

    那个演员有些不愿意就这么失去机会:“可如果我选上了一定会去学的。”

    林建导演问他:“你连这样的功夫都不愿意提前下,我选你干什么。我知道你们都是大明星,觉得角色没到手不愿意提下下功夫。或者想这些戏份找替身也能完成。但我话放这里,我的角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孩子,你们吃不了苦那就别来掺和。”

    这时又有另外一个演员:“可是,现在送快递也有用汽车的啊。”

    林建吼他:“我是导演,我设定成这样自然有我的用意。好了,别再这些废话了。我是导演,我的剧本我做主。不会开快递车的,走人!”

    结果没有一个人离开。

    林建导演冲着经纪人:“我这可是录着相呢,他们也是必须开那个快递车的。你们要是放心自己的艺人能有本事不学就能上手,那就来。提前好,撞出个好歹来别怨我。反而你们记得赔我的车钱!”

    周时安:……

    林建的话完,几个经纪人就和自己的艺人实使眼色。

    很快,有六七个人离开了。

    林建导演又:“还有啊,一些没开过这车,但是开过汽车,骑过自行车甚至骑过电动车的,以为它们都是车,原理差不多,所以觉得自己可以一试的。我和你们啊,千万别瞎尝试,不尝试吧,你们还有一张好脸,试了以后破相什么的我可不负责。”

    有两三个艺人看看自己的经纪人,见经纪人微微摇头,也选择了放弃。

    最后留下了九个人。

    这时有个艺人问:“导演,是谁快递车开的熟练就选谁吗?”

    林建:“不,是谁演的像李洋,就选谁。”

    看着还有九个人,导演便:“那就三个人一组轮着来。就按着你们的位置从左到右吧。来,从左边开始那三个人,你们同时表演李洋的一天。”

    有个演员:“可是我们表演以后在我们之后表演的人不都会有了范本。他们本来准备的时间就比我们多,在把我们表演的情节完善一下,肯定就比我们表演的好啊。这岂不是太不公平。”

    林建导演摇头:“李洋的一天,这是什么意思?是李洋寻常的一天,没有什么记忆点。等晚上入睡的时候回忆一天都想不起什么特殊的事儿来。你们也别加戏,什么快递丢了,轮胎破了,奶奶病了,弟弟丢了。就寻寻常常的一天。”

    周时安站的位置正好是正中,估计他得第二轮表演。于是现在就开始想这段戏该怎么演。

    就像导演的,大部分人的一天都很寻常,寻常到你入睡的时候都忍不住恍惚今儿又干了个啥。

    只要你按着时间线来,早上在奶奶和弟弟睡梦之中做好早饭,吃了饭后悄悄出门。

    一路上骑着电动车去工作。

    到了工作的地方,已经有专门负责分拣的工作人员把他负责的快递都放一堆了。

    然后他就要自己按照位置顺序一一放进快递车里。

    有的人不在家就放快递点,在家的话就等着人家下楼来取。

    这中间还有寄快递的也要记一下。

    中午再吃个午饭,给家里个电话,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事儿,奶奶记不记得吃药,弟弟在家里听不听话。

    下午继续工作,等把今天的快递全送完,就可以回家了。

    后边表演的想从之前的人里找灵感不太容易,毕竟能演的就那么几件事。

    导演了寻常的一天,你要是故意表演的有个奇葩顾客什么的那你就是听不懂人话了。

    再导演也不是傻子,要是后头表演的人直接模仿前头的人,也不可能看不出来。

    林建又:“当然了,你们要是真演的和我的心意,那我就直接定下人来了,后边的人也就不用试了。”

    李洋的一天虽然寻常,但他和家人的感情,他工作的认真都要表达出来。

    见导演这么了,前头的三个人这才开始表演。

    开始还好,没想到有个男演员上了快递车,开了一段就能看出来开的歪歪扭扭的。

    还好他开的不快,一个保安冲过去直接把钥匙拔下来,这车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