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防患于未然
英雌我命由我第五百零五章防患于未然丘行掩此刻的脸色有些阴沉,只听他肃声道:“阚典事,你都一大把岁数了,怎会恁般疏忽?”
典事一职,甲坊署内设有两名,分掌庶务杂当,秩为流外五品。
流外,就是“未入流”之意,严格来讲,流外官只能算作吏职。
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无论虚指还是实指,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大唐官场上,可以相互攀援,搞搞关系,套套近乎,但通常不会真的讲究什么尊老敬贤。
而阚林这个典事正是甲坊署作场内锻冶工坊、炼燋坊及储炭仓的主管,如果因处置失当而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身为武器监的二把丘行掩,当场就可以追究其责任,暂停其职务,然后报告上级,交由朝廷严肃处理。
面对丘行掩的质问,阚林无力辩解,站立的身形亦越发低了,却见李曜将刀递还阿史德明玉后,便笑着对丘行掩道:“丘监丞,这可怪不得阚典事。”
丘行掩和阚林听了,不禁彼此对视了一眼,目光里皆是迷惑之色。
李曜脱下套,将套往炭筐上一搭,又道:“劳烦阚典事引我等去仓房一观,贫道自会细端详。”
阚典事感激得连连称诺,领着众人出了锻冶工坊,三步并作两步,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存放焦炭的仓库大门外。
李曜站在仓库门口观察了片刻,随即向丘行掩和阚林二人指出库房结构的问题所在,并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交待了煤炭和焦炭该如何储存堆放,炼焦后该如何熄焦、晾焦,如何对焦炭进行防潮、降温等工序要领以及各种注意事项。
李曜讲话的语速很慢,但凡阚林提问,她都逐一耐心解答,而且还特意借着解释此前焦炭粉为何会受潮之,反复强调了炭仓通风的重要性。
因为煤炭和焦炭受潮,其实都有办法将损失降到很的程度,但到了少雨的酷暑时节,如果炭仓通风性差的话,煤炭和焦炭的堆层受到高温影响,非常容易引发自燃,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李曜将后世人们通过无数教训总结出来的安全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在场的所有人。
毕竟,李曜迟早要把火药搞出来,她可不希望将来的大唐也发生一场“天启大爆炸”,真的是一点都不想
那厢丘行掩与阚泽只觉李曜的话震耳发聩,句句入心,他俩从来没有想到仓储还有这么多道道,而且居然没有一项是可以选择忽略的。
事关自身职责所在,待李曜滔滔不绝地讲完,丘行掩与阚泽不约而同地叉上前,冲着李曜深深一鞠:“炼师学识渊博,学贯古今,真教人佩服之至!”
李曜轻抬羽袖,虚扶两人起身,故作谦逊地道:“炼丹炼药与炼燋冶金,都要用炉用窖,技巧方法终究殊途同归,不过是贫道恰好对此有过钻研,比常人多了一些经验和感悟罢了。”人人读
阚泽脸上挂起“此女年纪已是一派高人风范,将来那还了得”的表情,越发肃然起敬,知道李曜真实身份的丘行掩则趁热打铁,唤人拿来笔纸,将李曜刚才讲的东西全部默写了下来。
随后,李曜在丘行掩的陪同下,又视察了自己一直比较关心的水力锻坊,锻锤在水车的驱动下,反复锻打烧红的钢板,不断发出令人心悸的重击声。
丘行掩看着火花四溅的锻床,笑道:“以前四十人一组,需要花费两百余天才能打造出一具明光铠,自从改用这些水力关器械节省了一半的人力,二十人一组,平均算下来,只需四十多天就能完成,工效提升了八倍不止啊。”
虽他们接受此前李曜那一番意见,肯定会一时打乱生产任务的节奏,但完成相关的整改过后,莫生产效率还要提升不少,军备的质量也必然会得到一个大幅度的飞跃。
而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李曜看来,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投入使用这些械,只能算作牛刀试。
因为长安城中清明渠、龙首渠、永安渠、黄渠、漕渠等五渠水流量不够大,流速也普遍不高,对械的制造工艺和日常维护的要求都不是很高。
但相对而言,也就造成可用的械种类以及械的性能都非常有限。
有鉴于此,李曜准备抽时间再把水力冲压的设计图纸画出来,然后让人在长安城北的渭河寻得一处流速适中且流量稳定的地方,奏请营造一座水力作场,专门用来铸造钱币。
随着李曜设计的水力工农械在一定范围内得以顺利推广,唐朝的经济变得愈发繁荣,唐朝每年铸造的“开元通宝”亦越来越吃紧。
除了“以物易物”在乡间集市大行其道,此外非法私铸、盗铸的铜钱也开始出现在了市面上,其中大多数铜钱的品质普遍都非常低劣,姑且不论这些钱的粗糙造型有多辣眼睛,这白铅的含量都超过一半的玩意儿也能叫铜钱?
好在大唐官吏当中有识之士不在少数,诸州县对这一违法行为的打击还是非常积极的,大唐近十年因罪被处死的私铸钱币者就不下一千,其数量一直牢牢占据着死刑犯类型的榜首。
不过,在社会需求的持续增长与非常可观的利益驱使下,饶是大唐采取了极为严酷的惩罚措施,来自民间的恶钱、劣钱仍然有泛滥成灾的倾向。
当初李曜在大朝会上告诉文武百官,占据中亚地区可以得到诸多高储量的金矿和银矿,并顺势提出了她那金、银、铜三级货币体系的构想,现场还是有许多人对此感到不放心的。
然而接下来李曜又补充,自己可以拿一套水力械打造出民间难以仿制的钱币的时候,整个大兴殿的气氛就变得无比热烈,非但听不到一个反对声音,那些朝臣脸上挂着的亢奋之色,就好像恨不得大唐天师马上去把金山银山搬回来似的。
思及此,李曜心中不禁暗叹一声“利动人心”,便告别丘行掩,在甲坊署一街之隔的弩坊署内,此时唐朝的弓弩生产已经非常高效了,李曜没有打算过多纠正,而且诸如后世早已失传的一些弓弩,也没能引起她的兴趣。
只参观了半个时辰,李曜便领着兰韶英、太子等一行人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