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上学

A+A-

    王轻巧上有姐姐哥哥, 下有弟弟, 在家中排行老三,不上不下,同样也最受父母忽略。

    尤其是在家里条件并不好的情况下。

    能顺利长大也还是托了伙伴王若巧的照顾。

    十八年来, 谢灵估计是第二个帮助她的人。

    当刘梳跟她起让她给队里的女孩儿开宣讲的时候, 王若巧表面上淡定无比。

    她不知道她该做什么, 但是她知道自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次宣讲六公分, 还不用受累。

    所以,她在刘梳面前表现得自信无比,生怕刘梳反悔,当然这一点也更让刘梳满意了。

    等到刘梳离开王家, 王轻巧蹲下身子, 一时有些呐呐无语, 然后红了眼眶。

    在谢灵刚来南理,给大家看病或者宣传的时候, 王轻巧是羡慕谢灵得。

    但当真正接触到她, 王轻巧突然觉得这个人和队里所有人包括她都不一样。

    眼里看得更广, 更宽,看向她们的目光是包容得。

    她从就懂得不少, 知道谢灵在为她们好。

    不过,那种感觉和现在不同。以前那个人就像在远方,虽然仰慕却不熟悉。不过现在,王轻巧想起刘梳刚才起得。

    原来这个人都看在心里啊!

    蹲了片刻,王轻巧才站起身继续做饭。不同的是, 一举一动中充满着清爽。

    这边谢灵和两个闺女待在一起。

    坐在缝纫机前,缝纫机上是一堆碎布块。

    现在已经八月中旬,再过几天就到了队里学开学的日子。

    谢灵已经和徐锐商量好,今年就让两个闺女上一年级。

    今天两个儿子在婆婆那儿,正好可以给两个闺女做书包。

    一旁,秋阳秋月好奇地看着姨的动作。

    谢灵把一块块碎布块拼起来,然后放在针口下,缝制转圈。

    家里碎布块不少,这来源于谢灵故意给衣服弄补丁留下的。

    她挑的都是面积比较大的布料,至于颜色就没什么好挑的了。

    不外乎就是红色、藏蓝色、军绿色几种,至于白色那肯定是不会用的。

    一个方口书包倒是简单,不过多长时间就弄好了。

    队里不少孩子上学大多都是用碎布条做得,不过都没有谢灵做得精致,毕竟很少有人对孩子的书包上心。

    秋阳秋月站在旁边,也不扰谢灵,只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然后就见谢灵拿起另一头的拉链缝制在书包口上。

    她们还没见过这东西呢,秋月冲谢灵开口问道:“姨,这是什么啊?”一边着,一边用手指指谢灵正在缝合的拉链。

    谢灵用脚踩着下面,一边缝合,一边笑着回答秋月的话:“这是拉链,缝上这个,书和笔放在里面,就不会丢了。等姨缝好了,就给你们见识一下。”

    拉链还是徐锐从单位拿的,只有三条,其中两条就让谢灵给两个闺女拿来做书包了。

    如今的书包大多都是一根带子,不过谢灵觉得两个闺女还,每天背书本,就算不重时间长了对肩部也不好,所以就比照着两人的身高,给书包后面做了两根带子。

    秋阳背着书包高兴得很,秋月站在一旁看着还挺新奇。

    她们也见过队里上学的哥哥姐姐们背书包,但带子都是长长的,挎着背。

    姨给她们做得一点都不一样,不过秋阳背着书包,心里激动。

    不过想起妹妹得还没做,就拿下来让妹妹背。

    秋阳也不别扭,高高兴兴地接过姐姐的书包,然后背上臭美起来。

    谢灵看看两人,然后继续做下一个。

    八月二十二号,南理学开学。

    大门口,摆着三张桌子,分别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报名和领新书的地方。

    王北方站在桌子前面,接过男孩儿递过来的三块钱,随即看向对面神色不安的男孩儿,轻声开口问道:“徐向和,你妹妹呢?”

    徐向和今年十岁了,他还有个龙凤胎妹妹,和他一样都要上三年级了。

    龙凤胎兄妹一起长大,一起上学每天形影不离。可是今天只有他一个人来。

    妹妹比他努力,比他的成绩好,可是他娘家里条件不好。

    爹娘就不让妹妹来了,刚开始他一直哭闹,可是娘,妹妹学习好没用,只有他好了、有出息了,以后妹妹才会好,才不会受人欺负。

    以前他可相信爹娘的话了,可是爹娘不让妹妹上学,他就有点害怕。

    看着面前的王老师,徐向前低着头开口道:“王老师,我妹妹她不来上学了。”

    王北方闻言有些失望,徐向云聪明努力,他很喜欢那个活泼懂事的学生。

    再想起之前的两个不来上学的男女学生,他有些失望。

    不过对着学生,到底不能什么。只温声开口:“这是三年级的书,另外还有一个本子,你都拿着,然后去你上个学期上课的教室。先坐在座位上预习,不能话。”着把数学、语文课本,上面还有一个黄色的本子一起递给徐向前。

    徐向前接过罕见的没有调皮,只拿着书本闷闷地回教室。

    旁边王余光见王北方不话,他心里了然,然后拍拍他的肩膀,嬉笑着开口:“北方哥,你可别在这儿伤春秋悲了,咱再多做再多也没用。”

    今年开学,二年级、三年级赠送的本子都是王北方自掏腰包买的。他是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同时也是学校的校长。

    上个学期他就注意到好多学生没有本子,或者是只用一个本子,本子写完后,放到潮处,等铅笔痕迹淡了再继续用。

    想了想,王北方还是自己掏钱在公社里买了本子,分给大家。

    一年级的倒是没准备,也是因为刚来上学的学生基本不认字,王北方怕她们浪费。

    这也多亏了王家条件不错,王北方爷爷是生产队的副队长,家里兄弟多,他是老二,除了给妹妹若巧买些零食,暂时没有多少负担。

    咬咬牙也能买得起,当时家里知道他做的事后,只有他娘骂了他几句,觉得他拿钱瞎折腾。其他人都没反对,尤其是爷爷,他只拍了拍他的肩膀,但王北方知道这是爷爷赞同的表现。

    “这样学生们也能轻快点。”王北方起精神笑着冲王余光开口。

    王余光竖起大拇指也没多。

    今天是家里两个闺女开学报名的日子,谢灵一反往常早早起来,送走有些吃醋的徐锐,然后再把两个儿子送到婆婆家里。

    两个儿子的名字已经上了户口,就叫从真、从诫。

    从真、从诫虽然是早产儿,但一个多月下来比队里正常生产的孩子都健壮。

    谢灵抱不动俩胖子,徐锐就专门给两个家伙做了两个木头推车。

    里面垫着棉被倒也舒服,不谢灵,就是秋阳秋月也能推她们一会儿。

    吃完饭,谢灵把两个儿子要喝得奶放在车里一旁的木框里,然后推着他们向徐家看房子走去。

    徐家也吃完饭,谢灵进门,刘秋苗就赶紧迎上来,然后抱起其中一个孙子,然后亲一口,笑着开口道:“哎呀,这是从真吧,看这乖的,真是奶奶的乖孙子。”

    两个孩子越长越像,不过老大皮肤更白,刘秋苗认出来轻易得很。

    老大从真被奶奶亲了,笑呵呵得露出还未长起的牙齿。

    谢灵笑着抱起另一个,然后一起进门。

    “我一会儿送秋阳、秋月去学校,从真、从诫就放在娘这儿了。”谢灵把二儿子放到炕上,接着把两个奶瓶放在桌上,对正逗孙子的刘秋苗开口。

    刘秋苗和孙子耍的正好,听到谢灵的话更高兴了,连忙开口:“你去忙你们的,我看着我两个孙子,不着急。晌午正好来这儿吃饭。”

    谢灵应了一声,接着继续开口问婆婆:“娘,周周呢?要不我把周周也带上吧!”

    刘秋苗想了想道:“周周还在那屋吃饭,一会儿你给带上。”

    徐周他娘陈男自生完老二,还没好全,在屋里一直坐月子。陈解军本来准备自己去,到时候耽误一会儿就耽误吧,没想到正好四弟妹来了。

    徐解军坐在堂屋板凳上,听到谢灵的话有些惊喜,不由得开口道:“四弟妹,真是解了急了。”

    着把两块钱递给谢灵,谢灵笑着接过。

    去学校的路上,三个孩子叽叽喳喳,自己的,谢灵在一旁一边走路一边看着她们。

    学校门口,也有不少家长正在排队给孩子报名。

    虽然孩子糙得很,家长不在意,但要交得钱可不是数目。

    所以一年级得一般都是家长亲自来。

    人不少但也不多,很快就轮到了谢灵,谢灵把自家的还有徐解军家的掏出来,递给王余光。

    王余光看看户口本,抬起头先是冲谢灵问好,又接着开口道:“谢灵妹子,你家这俩才六岁,就要上一年级?”这还是谢灵,王余光不好意思拒绝,要是其他人王余光直接就把家长给拒了。

    以往上一年级的八岁孩子,都静不下心来,更不用六岁的孩儿了。

    王余光话一出,附近的家长孩子都往这边看,看到谢灵,不由得讨论开。

    谢灵听出王余光话里的质疑,也不生气,只笑着开口:“两个闺女比较喜欢学习,她们能静下心来得。你要是不信,可以考考她们。”

    王余光有些为难,冲一旁的王北方看去,王北方量两个女孩儿。

    两个女孩儿年纪,个头也不算高,但白净却是队里的头一份,再看两个闺女被这么多人量也不见得慌,反而镇定得很,王北方点点头,道:“你挑些简单的考考她们就是了。”

    王余光就是怕孩儿太坐不住,也不是故意不收,这会儿见两个女孩儿白净可爱,站在那儿规规矩矩,心里也挺喜欢,不由自主声音放柔。

    也不故意为难,只冲两个人开口道:“秋阳、秋月,你们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秋阳秋月同时点点头,然后道:“老师,我们会的。”

    然后,两人分别为纸上拿铅笔写了自己的名字。

    因为年龄问题,虽然写的不算好,但整整齐齐,一笔一划齐全得很,王余光再简单问了几个个位数的加减法就算过了。

    这一过,不仅谢灵和两个闺女高兴,同样王余光也高兴得很。两个女孩儿虽然年纪,但也不得了。

    就冲两人能写自己的名字,个位数加减法能毫不犹豫的得出结果,就很棒了。

    毕竟现在上一年级得,大多都一字不识呢!

    其余家长看见两个闺女被收了,再次讨论开。

    “这六岁的咋还能上学了?”

    “没看人老师考了吗?两个闺女答的好可不就让进了?要不也让你儿子试试,看他会不会写自己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