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曾老太太神龙见首不见尾, 悄没声地来故宫转了一圈,抛下一个惊天大炸弹之后, 就销声匿迹,没带走一片云彩。
“有关部门”果然如她所, 就是个大型高效的区物业, 负责让文物们在“人类社会”这个区里过得顺利一点, 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没事的时候,这个“物业”毫无存在感。
只有佟彤手机里新存的一堆电话号码,还有账户上莫名其妙多出来的“特殊津贴”, 提示着她, 自己不是“孤军奋战”了。
她白天照常工作, 老康果然没有对她另眼相待,该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
毕竟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佟彤的那些玄幻事件, 对所有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理解。
只是偶尔偷偷地夸她:“彤啊,国画基础进步得挺快啊!哪个文物给你开的灶?”
其实文物们才没这个闲工夫手把手教她画画呢。古代跟现代的教学体系都不一样。
是她在《听琴图》里, 给临终的希孟了二十天下手,耳濡目染出来的。
下一个周末, 佟彤一早就出发,叫个车,径直来到了“北京民间瓷器文化博物馆”。
这博物馆的名字很低调,面积也很迷你, 属于来京游客基本上不会去看的那种。收集的展品当然比不上故宫、国博那些大型国家级博物馆,但也有不少别致的民间物件。
当初佟姥姥的闺蜜的孙女云,从鬼市里捡漏捡来了昭, 当成一个普通的漂亮盘子送给佟彤了,顺带连累被从《清明上河图》里弹出的希孟,直接被卷进了她的创作层,当了三天的海上囚徒;
还是赵孟钫岳鲜ǔ隼矗饽氖鞘裁慈榕套樱置魇歉鲈褚ご桑徊恢穆艏业狈掀反砹恕?br/>
云决定把它捐给博物馆。大博物馆里同类展品多如牛毛,库房容量有限,因此只能委婉拒绝;反而这个“民间瓷器文化博物馆”的专家黎教授闻讯而来,他们正缺元代外销瓷,当即重金酬谢,把昭带走了。
可见地方也有地方的好处。昭在这个博物馆里可风光了,被安排在C位展出,还单独给她制作了展板,条分缕析地分析她裙子上的花纹。
然后还选送去R国参加跨国交流展出。这一趟旅程折腾下来,黎教授整个人瘦了五六斤。
不过现在的黎教授容光焕发,那几斤肉早就长回来了。他头一次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些文物,竟而有不少是有灵智的,陪着他度过日日夜夜。
“请进请进。”他热情地把佟彤带进二层办公室,“那批从R国带回来的郑和瓷,眼下还都在库房里封存。待我去请一下……”
话音未落,办公室和会议室联通的门开了。
会议室里叽叽喳喳,二十来个“高中生”正喝着饮料磕着瓜子,热热闹闹地用佟彤听不懂的语言聊天。
黎教授:“……”
也不用请了。
这些祖宗们,刚出土没几个月,开始还怯生生的哪儿都不敢去,在昭的带领下,紧跟人类的步伐,混上了军舰,成功登陆祖国;这才没过去多久,对现代社会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个个开始放飞自我,觉得自己是“留洋归来”的人才,连昭都看不太上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伙刚从土里挖出来,没经过人类社会的锤炼,毫无组织纪律性;还有就是当初在R国被当成稀世珍宝,人人见之称奇,后来在撤侨行动中,它们又发现密道,拯救了一帮人类,于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觉得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批文化瑰宝。
——文化瑰宝倒是没错。可看人家赵孟钫岳鲜Χ嗲椤?br/>
这些瓷器不知天高地厚,整天在博物馆里吃喝玩乐,把黎教授的研究经费都吃光了。
佟彤进了会议室,先跟大家招呼:
“家父家母曾与诸位一道困于异国他乡,他们托我转达问候……”
瓷器们没怎么把她放在眼里,有几个点点头,其余的照样吃瓜子。
佟彤提高了声音:“大家也许已听过我了,我代表‘有关部门’跟大家商量点事儿……”
一个卷毛男生拿着个旧手机,专心致志地手游,不知击杀了什么boss,周围好几个人大声欢呼起来。
会议室里嘈杂一片,像个纪律混乱的后进班;佟彤往那儿一站,像个大学刚毕业的实习班主任。
这完全镇不住啊!
佟彤跟黎教授大眼瞪眼。
此前黎教授已经跟佟彤通报过这个情况了,不无遗憾地警告他,这批瓷器在非洲野惯了,又自诩人类的“救命恩人”,可能不太乐意跟人类进行平庸的交流。
佟彤也为此做了点准备。
她默不作声走近讲台,接上电源,开投影设备。
投影幕布缓缓降下。学生们在混乱中,好奇地朝上面看了两眼。
然后佟彤连接自己的手机,播放了一个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
“自公元1405年始,大明帝国皇帝朱棣派郑和率领两百多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航程万余里……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的最伟大的壮举……”
“实习班主任”放了个课件,一开始根本没人注意看。
但随着“课件”的内容慢慢展开,学生们都发现那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一段历史。慢慢的,会议室里的噪音减弱了,大家先后收了声,玩手机的也没心思boss了,一个个抬起头,专注地看着纪录片里的画面。
瓷器们一睡几百年,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肤浅的了解,然而还是头一次看到自己出生长大的那个时代,在后世中是如何被评价的。
很快,会议室里响起了窃窃私语。
“这个船是模型吧……当时咱们的旗舰比这气派多了!”
“这个采访的是什么人,怎么对燕王朱棣了解得比我们那时候的人还透彻?”
“快看快看,郑和郑大人被人立庙祭拜……”
----------------------
由于纪录片的内容和瓷器们的背景完全契合,没过多久,所有瓷器都“专心听讲”,心情随着纪录片的进度而起伏澎湃。
看佟彤这个“班主任”的眼神也逐渐变得友好起来。
忽然有人叫道:“快看快看,我们!”
复原画面里,一个非洲国王正心翼翼地捧着个青花瓷碗,好像在看外星人的杰作;旁边一群王族欢喜赞叹。几个明朝官员在背景里颔首微笑。
瓷器们个个昂首挺胸,嘻嘻哈哈地点评:“还原度真不错!”
可这个画面也就是一闪而过。大家伸长了脖子,没有等到更深入的关于他们的介绍。
纪录片播放到接近末尾,开始总结:
“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威信,拓展了朝贡体系,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人对外界的了解……另外还开拓了海外贸易,通过和外国交换丝绸、茶叶、瓷器、香料……”
瓷器们听到最后,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纪录片太差劲了!就给了我们一个镜头!”
“就是!我们明明是国礼!那些番王都恨不得对我们顶礼膜拜!”
“为什么瓷器不放在第一位!”
……
佟彤咳嗽一声。
有纪录片底,众瓷器不约而同地住了声音。
“这纪录片得很全面。”她这下终于话有人听,“诸位虽然工艺精湛,遥赴万里,但在‘郑和下西洋’这幕大剧当中,也不过担任了一个的角色。大家关起门来自己嘚瑟嘚瑟就行了,我个人友情建议,千万别在人间瞎显摆,否则平白遭人笑话。”
瓷器们不知天高地厚,又刚刚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北京民间瓷器文化博物馆”落脚,看到的都是平凡庸常的同伴,自然而然地生出“唯我独尊”的心态。
佟彤知道,不给他们泼点冷水,这帮宝贝儿们才不会服她管呢。
文物并不代表天然正确。很多文物只是空长了岁数,并没有天分去客串史学家、艺术家、哲学家。
瓷器们头一次从人类口中得知,自己竟然没有那么重要,都不太服气。
卷毛男生重新拿起手机登录游戏,一边嘟囔:“我们的工艺都是当时顶尖的,郑大人气你精挑细选,就是为了让我们代表华夏当时的最先进生产力……”
另外几人附和:“整个博物馆都找不出几个能跟我们匹敌的瓷器。佟姑娘,你对前辈还是要尊重点儿……”
佟彤耸耸肩,并不接话,而是抬头往后一看,招招手。
“来来,过来嘛。”
趁着大伙看纪录片的时候,会议室尽头不知何时,坐了一个陌生人。
众瓷器当时都伸长了脖子看纪录片,居然没注意到她的进入。
她听到佟彤的招呼,款款站起来。
整个会议室似乎都亮了。
那是个冰肌玉骨的美人,天青色的衣裳贴合在雪白的肌肤上。
她眉目如画,骨骼精致,周身似乎笼着一道淡淡云烟。
“美人”的标准因人而异,但任谁见了她,心中都会跳出“美人”两个字。
佟彤笑逐颜开:“葆光姑娘,这边请。”
屋里鸦雀无声,一群“高中生”全都屏住呼吸,脖子都不敢动,只有眼珠子跟着她的背影走。
玛丽苏里,慕容·冰晶蝶灵·Q·雪雅紫梦殇转到新的学校,同学们对她的美貌惊叹到失语,也无非是这样了。
不管男生女生,都偷偷量这个绝世美人,油然生出自惭形秽的感觉。
葆光轻启朱唇,淡淡地对佟彤:“你叫我来,就是为了看这个记录片?——嗯,做得不错,很用心。”
葆光是昨天刚到的北京。佟彤心眼活分,看到那个“妈祖参加两岸文化交流”的新闻之后,就暗自听搜索,发现台湾方面也会送几尊妈祖像来大陆,用飞机空运。
她便告诉身处台北故宫的雪晴和葆光:“你们又有机会过来玩啦!只要妈祖像肯带就行!”
妈祖作为神佛一类的“特殊人士”,跟佟彤也隔着次元壁,并不会向佟彤开口显灵。但妈祖像毕竟是几百年的文物,便也能按照文物世界的规律来。
两位于是高高兴兴地搭着妈祖牌顺风飞机来到北京,顺带拐了几个台北故宫的其他同伴前来做客。
几天前,佟彤千请万请,把葆光请到了“民间瓷器文化博物馆”,就是为了给这批郑和瓷一个下马威。
葆光离群索居,对人类没什么热忱,只是佟彤她今天要放个纪录片,葆光恰好对这段历史也感兴趣,于是看在佟彤的面子上,过来转一圈。
她同样对于文物“晚辈”们也没什么热忱。见一群郑和瓷盯着她如痴如醉,不由得淡淡一笑。
“有什么好看的,没见过汝瓷吗?”
这些郑和时期的青花瓷们面面相觑。
……还真没见过。
他们的世界观完全刷新了。
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世上唯一一件无纹汝瓷,眼下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巨佬的气息盖过一切。
那种轻灵的艺术感、工匠们日夜操劳的血汗,还有碾碎在釉料中的上等玛瑙……
高中生们再看看自己,觉得自己像是女娲娘娘脚下的泥人儿。
葆光也隐约察觉了佟彤今天请自己来露面的用意。她也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一群平平无奇的青花,居然这么拽。
她冷淡地问佟彤:“听你中午请我们吃饭?”
佟彤笑道:“地点你挑。”
反正“特殊津贴”已经到位啦。
葆光微微一笑:“好啊。到时给你介绍一下跟我们一起来的同伴们,也都是镇馆的级别呢。”
------------------------
葆光飘然而去,会议室里的“高中生”们鸦雀无声。
先前那股唯我独尊的模样早就无影无踪。大家还沉浸在葆光的美貌当中。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文物外面还有文物。
葆光一露面,他们才明白,佟彤刚才所的“你们其实很普通,别瞎显摆”,原来并非夸大其词。
大家羞愧难当。
那个卷毛男生主动问佟彤:“刚才那位前辈,全国一共有多少个像她那样的?”
佟彤腆着脸:“她嘛,也就是个省级博物馆里的……”
----------------------
“都谈好啦!他们已经和人类建立了友好共赢的关系。”
电话里,佟彤悠然自得地汇报。
高中生们本来不服管,但当佟彤抛出一部纪录片,让他们彻底了解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又请来一个巨佬刷脸,让他们终于对自己的工艺有了自知之明——此后瓷器们就真把她当班主任,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跟她唠嗑,从她口中套各种关于现代社会的边角碎料。
大部分人都同意回到非洲R国。物以稀为贵,他们总算认清,自己的优势在于曾经“漂洋过海”;若论观赏性、艺术性,随便一个省级博物馆都有大把的瓷器秒杀他们,如果留在国内,肯定只能当别的文物的绿叶了。
而在R国,它们是稀有的“外国文物”,肩负重大的历史文化教育意义,肯定会被人家当宝贝捧着。
瓷器们造出来之后不久就装船旅行,其实并没有什么乡土情结;于是佟彤稍微点拨两句,大家就同意去非洲安家了。
“但是……”佟彤接着在电话里,“还有三件瓷器,可能是当初R国内乱的时候心理阴影过大,坚决要留在祖国,不想再出国了。我怎么都不动……曾老部长,我真的尽力了……”
电话那头,曾老太太果断拒绝:“这不行!根据国际惯例……”
“我知道,根据国际惯例它们都得回R国。”佟彤大胆插话,“可是咱们也得尊重文物的自我意志啊。他们也有喜怒哀乐,要是被人类强迫易手搬迁,他们心情也会郁郁,很影响展出寿命的!我听一个朋友,大英博物馆里那些被掠夺走的中国文物,一百多年了,依旧水土不服,心态还没缓过来呢……”
“有关部门”考虑的是人类社会的公序良俗。然而佟彤已经跟各类文物宝贝儿们了许久的交道,要她把自己的“物种利益”置于文物们的利益之上,她做不出来这事儿,觉得是出卖朋友。
最后在佟彤的据理力争之下,中国和R国首都综合博物馆达成了协议:大部分瓷器送还R国,不愿意回去三件的留在国内,但是需要抽调其他文物来交换——博物馆之间也会时常进行馆际交换,将重复品、剔除品,与其他博物馆交换各自有价值的藏品。至于跨国交换,只要得到文物局的批准,也可以以长期租赁的形式进行。
中国境内的文物多如牛毛,性格各异,自然也有不少想要出国看看,享受一下“物以稀为贵”的感觉。佟彤于是拜托自己的文物朋友们在各大博物馆之间传话,很快就征集到了不少“出国志愿者”。再经过国家审批,确定了三件历史价值相当的替代品,等R国彻底安全了,就装箱运走。
这三件替代品分别是一副明代画、一尊景德镇梅瓶、还有——
昭兴高采烈地跳舞转圈圈,跟佟彤狠狠拥抱:“我要移民啦!我要搬去非洲啦!他们要给我留出那个地段最好的展厅,正对着阳光和沙滩!啊啊啊太幸福了!以后就网上联系啦!不定还能再见到你父母呢!”
佟彤百感交集,依依不舍地跟昭对饮了一罐啤酒。
这丫头终于圆了自己的出国梦。从鬼市上三十块钱贱卖的灰扑扑的盘子,到R国国家级博物馆的明星馆藏,昭可谓是梦想改变命运的典范。
------------------------
这件事情就算圆满解决了。接下来佟彤的主要“沟通”任务,就是通告文物大佬们,国家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为了让他们尽可能方便、低调地行走人类社会,大家可以办理特殊身份证,化形的时候就能享受普通公民待遇,不至于跟个黑户似的。
这个协议是双方的,文物们若要享受公民权利,也得保证相应的义务:比如该展出的时候配合展出,不能随便吓唬人,等等。
这对文物而言不算苛刻。毕竟获得化形能力之前,文物们都是一年365天被人类安排的,也没有能力擅自移动。
文物们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一个个喜笑颜开。
“给我照得真不错!”娇娇捧着身份证左看右看,“这一串数字是什么意思?”
“身份证号。”佟彤解释,“前六位是数字地址码,你所在的博物馆就是户口所在地。然后是出生日期码……”
她指着娇娇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0641xxxx,解释道:“表示你是公元641年被制作完成的。当然这个数字拿出去肯定吓着人,所以你们万一有需要使用身份证的时候,记得要使用幻化障眼法,把它改成一个合理的数字。”
娇娇:“是这样吗?”
手指一抹,0641就变成了1949,毫无PS痕迹。
佟彤喜道:“对对!不过1949还是老了点儿……”
娇娇扭捏:“不是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组织上特批,你们的证件可以破例。”
于是娇娇高高兴兴地给自己又减了几十岁。最后在佟彤的建议下,出生日期改成了1999。
“嗯,这样就差不多啦……”
其余的文物宝贝儿们也都抽空来办了证。赵孟睢⑵魄佟⑽嗬恰⒋笮隼住⑸踔辆哦媚铩?br/>
维多利亚还顺便办了个学生证,挂靠在北京某国际学校——据也是跟“有关部门”有点联系的,但校长属于“非核心知情人员”,并不知道维多利亚的真实身份。
还有昭。她不仅有了身份证,连护照都一并加急办好了。
《清明上河图》的证件比较复杂。办`证的时候TA迟迟不出现,后来赵孟钭杲タ戳艘幌拢⑾帜?00多个角色正在创作层里民主选举,算选出个代表来。
显然是从现代社会里学来的,又没学透彻,照猫画虎,只学皮毛,此时东京城内大街巷乱成一团。
“我投张择端先生,他是本画作者,自然享有办`证优先权……”
“不不不,白老板出面最多,最需要证件——他还在人类社会开了个客栈呢。”
“显然是官家啊!你们都别忘了咱们这儿还是封建社会,讲究个忠君爱国……”
“谁敢不投俺宋大哥,俺一板斧把他剁成肉泥!!”
……
赵孟盍β胰胙【傧殖。锪速」媚锏囊馑迹?br/>
“就做一个‘清明上河图’的白板身份证,以后谁出来化形,把这证件幻化成需要的模样就行了。
大家本来谁都不服谁,这一下才全民满意,慢慢散去,回到自己的商铺、店面、住宅里,继续过节赶趁。
------------------------
文物们拿到身份证,有些生活一如往常,那证件没几天就压箱底,一次都没用上过;有些却如同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下子开始升级撒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