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夜袭

A+A-

    望海楼。

    站在楼上凭栏临风,尚天恒总觉得有人在周围窥视。

    环顾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自己的心跳。

    还有不时从远处林子里发出的老鸦那阵阵令人发颤的嘶鸣。

    直到紫云山庄的侍者前来邀请尚天恒前去赴宴时,他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依然存在。

    在紫云山庄的大厅,代表团见识了东方无忌的爽朗好客。

    丰盛的晚餐宾主尽欢。

    没有望岳楼的指令,东方无忌也不可能回应代表团的任何诉求。

    寒暄过后,大家早早进入休息状态。

    代表团的众人毕竟经历了长途跋涉,疲倦不堪的大家很快进入了梦乡。

    刀剑碰撞和阵阵惨叫声击碎了寂静的深夜。

    打斗声和喧哗声由远及近。

    “敌袭!敌袭!”

    按照尚天恒制定的应急预案,四人战斗组第一时间集合到了一起。

    全副武装的旅一矛和癸殳南十分兴奋,作为第一批加入教导队的学员,第一次执行任务,就遇到这样的挑战。

    尚天恒和金正阳对了一个眼色,四个人纷纷取出了连弩。

    远处的打斗声已经消失,显然来袭的敌人迅速撕开了山庄的外围防线,一步跨入了防备空虚的庄内。

    除了外面的一阵阵夜风的声音和屋里四个人轻微的呼吸声,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尚天恒突然感到这地方的无比危险,望向窗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啪嗒”,“啪嗒”连续几声金属与栏杆、地面的撞击声。

    尚天恒明白有敌人正准备从栏杆和窗户处闯入。

    他的轻轻回了挥了挥势,四人的弩箭对准了长廊上的窗户。

    片刻之间,三个黑衣人从栏杆处爬了上来。

    看到他们提着明晃晃的刀剑站在那里适应着眼前的视线。

    尚天恒突然大喝一声,”射。“

    四个人的齐射,三个黑衣人来不及发出声音,毫无悬念的倒在地上。

    尚天恒观察了一下,外面并没有后续的人跟进,只有一片飘渺的寒霜雾气。

    等了一会,没有动静,尚天恒带着三人在屋内摆出了防守阵势,警戒着四周。

    不久传来一阵哨音,随即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由近及远。

    “贼人退了!贼人退了!”

    四个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经过清点,山庄遇袭的损失惨重。

    外围的护院二十多人全军覆没,庄内还有十几人丧命,代表团也有三名飞廉家族的子弟死于这场突袭。

    除了尚天恒他们击毙了三名敌人,其他人毫无斩获。

    东方无忌看了看三具黑衣人尸体,扭头打量尚天恒等人的眼神有些异样。

    山庄这一闹腾,首丘城里许多人整夜未眠。

    “姜樾公子,十分抱歉,我们的袭击没有达到您希望的效果。”

    “智方师兄那里话来,你肯出相助,我已经是感激不敬,只是还连累着折损了几位教众,实在于心不忍。”

    “紫云山庄比我们想的要更有力,这个仇我记下了,以后有会我会找回来的。这次出击以后不但没有达到目的,恐怕还打草惊蛇了。”

    姜樾摆了摆,表情轻松不以为意。

    他的内心还是十分郁闷。

    为了这个代表团,自己安排铁甲营出击紫云山庄没有成功,还折损了罗同这颗暗子。

    同样为了这个代表团,自己邀请海天宫的智方师兄带了四十多名教众夜袭望海楼,也没有实现目标。

    虽然几次努力失败,姜樾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对方的严防死守恰恰明这个代表团的重要性。

    姜樾仍然弄不清代表团的目的何在,但他决定天亮以后,带着人直接到紫云山庄登门拜访。

    这似乎不是一个好的方式,但也许更能解决问题。

    首丘。

    望岳楼。

    被半夜吵醒的姜桓十分生气,怒气冲冲看着姜惟。“你告诉我人在紫云山庄万无一失,现在怎么会弄成这样?”

    “东方庄主那里做了许多准备,只是没有想到海天宫出了?“

    ”海天宫出了?干他们什么事?”

    “从得到的消息看,应该是姜樾公子委托海天宫的人出的。”

    “应该是?姜惟,你就不能确定吗?”

    姜惟有些郁闷,自己也是得到飞鸽传书的禀报,很多事情并不能第一时间确定。

    “当然,我也知道你这半夜的不容易。如今这个架势,使团这件事不能再拖了,你安排一下,我要最快时间见一见这个沫邑的代表团,看看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姜惟躬身施礼领命而去。

    被吵醒的姜桓一时间没有了睡意,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自己能够执政,能够走到今天,自己所在的姜氏家族,是自己最大的倚仗和助力了!

    东荒有姜家七代人的心血,绝不是霍氏和田氏这样暴发户可以相提并论。

    倾姜氏一族之力,在姜国,在东荒,可以是无敌的存在。

    抵抗外敌,消除内患,这些都不是难事。

    可是眼下,现在的姜氏,却出现了分离崩析的迹象。

    追溯根由,应该源于当初爷爷姜邡没有选择当时的嫡长子姜晟为继承人。

    自己的父亲,嫡次子姜昱是这次权利更替的受益人。

    姜晟本人当时表现得十分从容大气,不仅毫无怨言,此后一直以来,还尽力支持自己的父亲,他的二弟姜昱统合东荒。

    所以多年以来,父亲在南征北战的同时,也一直放心地将朝政内务交托给尽忠职守的长兄打理,并且倚为腹心。

    即便在一次征讨之中,因伤不治过世之时,父亲欲将君侯之位交还给长兄,也被姜晟立刻拒绝,并一力辅佐支持自己继位。

    对这样明理可靠的兄长,父亲十分感激,也更加信任,嘱托自己继位之后,必要礼尊大伯父,国事必要相询。

    自己继位这二十五年以来,和大伯父可以是君臣相得。

    在大伯父全力打理内政的支持之下,自己才得以继承父亲的遗愿,陆续平定东荒全境,治下江山一统,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姜晟父子和自己似乎渐行渐远,这成为自己心头一块越来越厚重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