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沈谦守在太湖鼋头渚的游船码头,接到了从上海赶来的傅五爷。
两人看似在岸边热情地寒暄招呼,船上一名渔翁却与岸上一人无声无息地交换了位置,原本在岸上的人,上了傅五爷的船,披上蓑衣,立即成了一名货真价实的渔翁,而原本乌篷船上的渔翁,脱掉蓑衣,来到沈谦身边,微微躬身垂下脸,不让人轻易看清面目。
很快沈谦与傅五爷作别,的乌篷船重新驶回烟波浩渺的太湖中去。沈谦这才带着他身后那人一起离开游船码头。待两人走到僻静地方,沈谦这才转过头来,望着对方,激动地伸出手,与对方四手互握。
“邓教授,欢迎回来!”沈谦开口。
他身边这人,是留洋归来的空气动力学教授邓启明,致力于研究航空器性能的提高。他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世界领先的。邓教授一直想要回国,以一身所学报效国家,然而出于种种原因,邓教授的船一到上海,他就被人扣留在了法租界,在那里滞留了长达一年。
邓教授的朋友四方奔走,想要帮他从租界里逃出来,每每碰壁。正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指点他们找到了沈谦。由沈谦出面奔走,后来又与傅五爷了招呼,傅五爷则凭着与法租界巡捕房的关系,筹划了半年之久,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邓教授给“偷”了出来,带他迅速离开上海,按照事先约好的,在太湖鼋头渚这里会合。
一会儿傅五爷回去,对外只是在太湖游了一回湖。他上船的时候,船上三个人,回头下船的时候,船上也是三个人。但这其中过程却是偷梁换柱,把邓教授给换到了安全的地方。
“能回到故土,真是太好了!”邓启明的故乡就在这左近,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无限感慨从心中生出。
“邓教授,我已经事先联络了这左近的飞行学校。这座飞行学校名义上是在培训民用飞机的飞行员,事实上他们正在研究设计完全由我国自行制造的军用飞机。那里大多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优秀青年,有志于科技强国,愿献身航空事业,有您前来指点,那时再好不过的了!”沈谦低声为邓启明介绍,“而且您住在学校里,你的安全也会有专人保护。”
听祖国新一代莘莘学子成长起来,邓启明无比激动,握住沈谦的手不肯放,连声:“好,好!”
他忍不住伸出手,用手背去擦拭眼泪,声:“太好了,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我就像是见到了明天的太阳一般。”
沈谦却很警醒,四下里看看,连忙便挽着邓启明,:“教授,我先带你去惠山禅寺,在那里会有人带你去学校。”
毕他辨清了路径,赶紧出发,一面走,一面声:“令家人在上海的安全,也会得到妥善保护,等风声一过,就会设法送他们来这里,请您一定放心。”
邓教授闻言微笑,:“我在上海的时候,总听人起你,都不提名字,只‘爷叔’‘爷叔’地称呼。那时心里还在纳闷,不晓得你是何等样的人。今日一见,才觉得传言不需,‘爷叔’如此年轻,却事事周到缜密,更兼仗义有为,依我看,你这为人处世的气度,一见便叫人心折啊!”
沈谦听了,忍不住也笑,:“邓教授太过誉了,您看我这副样子,明摆着就是个一身铜臭气、只知天天钻营的商人。”今儿天冷,他穿着一身深褐色的长袍,戴着一顶厚呢的毡帽。
邓启明就接下去,“其实有一颗火红炽热,为国为民的心,你却将它藏得严严实实的,面上丝毫不显,嘴上完全不,真是不愧你单名一个‘谦’字啊!”
一句话完,邓启明与沈谦相视而笑,两人重又加快脚步,开始赶路。沈谦听了听空中响起的轰鸣声,忍不住:“您听,这就是飞行学校的学员们正在试飞。”
果然,空中响起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快速无比地从头顶呼啸而过。
两人继续赶路,很快就到了惠山禅寺。禅寺内,正有着“天下第二泉”,惠泉。
天气很冷,惠山禅寺左近的游人稀少。沈谦事先安排的人却一直都在禅寺门前守候,见到沈谦与邓教授两人扮作游客的模样缓步而来,就迎了上去,大声:“南朝古寺惠山泉,两位客人,是远道而来玩赏惠泉的吧!不如由的带您二位进去观赏,顺带讲讲这‘二泉映月’的典故。”
沈谦装作无所谓地点头:“看今日天冷辛苦,就给你开个张!”
那人赶紧快步跟上,将沈谦与邓教授迎至禅寺门前,跟在邓教授的身后,勉强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声:“邓教授你好,我叫孟景良,欢迎邓教授来到我们的飞行学校。”
邓启明有些疑惑,忍不住问:“学校……是在这禅寺里?”
孟景良声回答,:“惠泉后有一条路,直通惠山后山,从那里可以直接抵达我们的校园。”
一行三人,缓步往惠山禅寺里行去,孟景良口才甚好,一路解起来也似模似样的。
沈谦却一直在观察周围的情形,留意任何可疑之人,可疑之事。所幸情况还好,他稍稍放下心,声对邓教授:“教授,我沈某人另有要事,恐怕要先行一步,孟会陪您去学校……”
他的话到一半,不知怎么没有下去。
只见眼前就是“天下第二泉”那两个泉池,泉池旁有一个专门用来接水的龙首,龙首中有清泉淙淙流出。
一个穿着棉袄衣的年轻姑娘正提着木桶在龙首下接水,她已经接满了一桶放在身侧,手中一桶也将将接满。
“沈先生,沈先生?”孟忍不住开口提醒沈谦。
沈谦立时省过来,他没有去扰专心接水的姑娘,而是转过脸来冲邓教授与孟景良笑道:“以后,这飞行学校,我会时常过来看看。教授、景良,学校无论有什么需要的,请务必让我知道,让沈某人有机会助各位一臂之力。”
远处那位姑娘也已经接满了水,将水桶从龙首下拎了出来。寒冷的天气里,她双手的袖子却挽着,露出骨肉亭匀的臂。那样沉重的水桶,被她稳稳地拎着,一滴水都没洒出来。
紧接着那姑娘就将木桶用盖子扣上,双手稳稳当当地各提一只,脚步轻盈地往禅寺后面走去。她穿着本地寻常少女所穿的纯色棉袄衣,同色的棉裤,但是裤脚外面却系着绑腿,穿着千层底的布鞋,一副劳作惯了的样子。一头短发随着她的脚步轻快地颤动着,短发上别着一只红绒的发夹,仿佛一只颜色绚烂的蝴蝶,在她鬓边上下翻飞,令这暗沉阴郁的天气里平添一份明朗。
沈谦见了眼前的情形,嘴角忍不住就噙了笑:果不其然,她就是与旁人不一样,好一个刚健婀娜的姑娘,她在惠山,应该过得挺自在的吧!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初这姑娘决绝地对自己出“江湖不见”的话,沈谦随即伸手,压了压呢帽的帽檐今天不是个见她的好时机,他须得找个恰当的机会、合适的场合,好好地与她“江湖再见”才是。
阿俏对惠泉跟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如今每天到惠泉来提水就是她的功课。随着静观大师住在西林馆里,她不再是昔日那个住在阮家的三姐,甚至也不是浔镇的姑娘宁阿俏在这里,一切事体,都需她自己动手完成。
阿俏告诉自己,她绝对是吃得了苦的人。
从一开始每趟只提一桶水,到现在每趟两大桶水走山路轻松无压力,阿俏对自己体力的快速提升非常满意。她知道做一个好的厨娘,光灶上的厨技好那时远远不够的,稳定的体力与持久的耐力也非常重要。所以静观大师交给她的这些功课,她从来没有怨言。
她提着两桶惠泉水回到西林馆,还未迈进山门,已经听到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叫:“三姐!”
“凡!你怎么来了?”
阿俏也喜出望外,放下手中的水桶,大声招呼。
凡飞奔过来,双手拉住阿俏的手,望着阿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姐,你又长高了,人也漂亮了,气色竟这么好!”
阿俏心想,那可不,她爬了这么久的山路呢,想必此刻正脸上泛红,额角有汗呢。至于长高、变漂亮什么的……怕是凡这个丫头,最近也学乖了嘴甜起来了吧!
“三姐,二太太听你过年不回家,可着急了,翻箱倒柜地找了一大堆东西要来送给你,还有二姐,二姐从上海回来了,也捎了不少东西,还有衣服料子,让人给你送来。”凡一张口就停不住,唧唧喳喳地往下:“凡一听有机会来看三姐,马上就去向二太太请命,这不,总算摸到三姐住的地方了……”
她的话还未完,就被空中一阵滚雷似的轰鸣声给掩住了。
凡伸出双手捂住耳朵,待到这声音过去,她忍不住问:“三姐,那是什么声儿呀?”
阿俏有点儿无奈,:“这里附近有一座飞行学校,有训练用的机场,刚才那声音,是他们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