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A+A-

    汤府案件季洪生虽情有可原,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季洪生是必须‘死’的。

    不过汤府更加不能放过,汤国梁仗着是知府大人手底下的人,仗着兵房掌兵差的权利,多年来干的欺压百姓、纵子行凶的事情可不少。

    最重要的是,既然是有‘主子’的人,对方自然也帮‘主子’做了不少事情。

    顺着汤国梁这跟线摸下去,林泽和段文赛还真查到了不少东西,只是青山知府那些人也个个都是狡猾的老狐狸,证据处理得非常好,即便查出事情,却也没能找到证据。

    所以他们暂时还动不了这些人,只有汤国梁被推了出来做开罪羊。

    此时时间太短,林泽只能暂时作罢,先把汤国梁给收拾了,汤府抄家获罪,剩下的官员再另做算。

    青山县的百姓对此是十分的热烈庆祝,不住的青天大老爷。

    那些曾受汤府迫害的人家更是喜极而泣,随后纷纷组队去衙门给林泽磕头感谢,事后还专门跑到河坝村去送东西,并不值钱,但却都是大家的心意,可让林三贵笑烂了脸,家里的门楣名声都让儿子给挣了起来。

    狱中汤四少四姨娘和管家孙旺也从狱卒那里听到了消息,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心中也是满满感激。

    林泽虽因案子惩罚了她们,但其实却间接的帮他们脱离了苦海,汤府获罪没了,那等他们坐完牢出去,就真正自由了,不怕汤老爷事后报复,下半辈子能够平安清净的过日子……

    众人欢喜,林泽这边事后就脑仁开始疼了。

    汤府的事情他是摆明了跟青山县的知府太守党作对,一点面子都没有给,甚至还查到了对方的阴私,自然是瞬间就惹怒了对方。

    案子结束大家回去,马上就聚在一起在背后把林泽给骂了个祖宗十八代,气得摔了一个又一个的杯子,然后开始了反击,开始针对林泽和段文赛。

    迟迟不交出青山的公务,各种不配合交接;

    为了给林泽添堵添麻烦,掌兵差汤国梁获罪后,众人拒不交出郡县的兵权管理,暗地里勾结青山县地界活动的山头土匪,整天跑出来捣乱,搞得整个青山县混乱不已。

    幸亏皇帝有先见之明,给了林泽兵符,否则他还真得头疼不知道怎么办。

    “不交政务和民兵权?这人莫不是傻子,老子既然有胆子明着跟他们干,会没点底牌和手段?真他妈当老子是楞青头是吧!”

    对这些人胡作非为,林泽也很是生气。

    官场阴私这些人怎么跟他狡猾相斗没关系,但把百姓的安全性命当儿戏,就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他这个人得好听是有正义,其实得不好听他就是还有点愤青,这份情感是来自于历史书上祖国曾倍受欺辱的那段不堪历史,国弱民苦,这些人就是朝廷的蛀虫。

    “传本官命令,调动青州驻守兵力,全力剿匪!青山知府等人怠慢公务,以至本官政务迟迟不得颁布,更令百姓遭受匪苦,全部暂停官务,关押大牢,待本官剿匪之后再做审查定夺!”

    众人不配合,林泽也懒得啰嗦,二话不直接派人调动青州的驻守兵力帮忙。

    大稷朝廷士兵的种类分了好几种,青山县的兵实际上并不算真正的朝廷官兵,只是当地招收编制起来使用维护各地治安的,通俗形容就是民用兵力。

    而各州驻守的官兵,才是朝廷真正的士兵,经过专业训练和上过战场的。

    这些士兵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完全就不是普通地方民兵可以比的,林泽兵符一出,青州管理驻守兵的将军没有丝毫犹豫反问,立即就召集士兵,亲自带队前往青山县附近的山头剿匪。

    连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耗费到,在青山县附近的乌合之众匪徒就全部被一锅端了个干净。

    给林泽押解了数千的匪徒犯人回来。

    这般雷厉风行的速度着实让林泽开了眼界,难怪陛下虽忌惮朝中那些文臣,但真到了关键时刻却仍旧能够毫不犹豫的直接动手斩杀。

    着实皇帝手中的兵力不仅众多,而且强悍。

    这一手震傻了青山县所有大大的官,谁都没想到林泽竟然能够调动青州的驻守兵权,难怪对方回来就有恃无恐的直接跟太守党对着干。

    七八千的土匪犯人林泽看得欢喜,他正愁到时候搞建设没有人用,要花费巨款雇佣民力,现在有了这么多免费劳动力,能节约很大一笔银子。

    乐呵的感谢了青州驻守兵的将军,段文赛一把青山县众官员的黑料送过来,林泽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收权了。

    整个青山县所有的官员,按照众人所犯罪行,该斩的斩,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

    那些罪不大却也手脚作风不干净的,林泽就依旧留着,但几乎家里全部被抄了个干净,多年积累下来的油水,全部充到了青山县的库存中。

    众人自然不服,那些被判斩刑的更加死命挣扎,破口大骂林泽没有权利斩杀他们,以他们的官职等级,就算犯错也得送到京城大理寺审问之后,由京城处决!

    虽大家只是偏远地区的官,但官场错综复杂,再的官员也有隶属派系,不然京城的大臣势力就单单只是京城,又怎么能成为皇帝的忌惮。

    送这些人回京城审查,就是送这些人回老家舒坦。

    “青山县乃陛下钦点的‘新政策实政地’,为方便实政,此地大事务皆由本官全全管理,所有事物除了陛下,京城各司均不得插手。先斩后奏,为本官实政的第一皇权特许……”

    林泽轻飘飘一句话,把众人所有的借口和挣扎全部镇压下去。

    执行他命令的都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官差和青州驻守兵,众人只听命于皇权和林泽的话,直接把一群脸色惨白的人带下去。

    要不怎么枪杆子出政权呢,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任由众人狡辩,反正林泽一句先斩后奏特权,杀了再,众人就没有翻盘的余地。

    至于事后的麻烦,几个不起眼的官员,京中大臣即便心里不爽,也不会傻到在如今朝堂风向不明的时候,跟皇帝作对。

    青山县几个大老虎落马,下面的虾兵蟹将哪里敢话,早就下得三魂七魄都飞了。

    如今看来,他们只是收刮的油水被充公,已经是林泽高抬贵手,否则若是对方真恨下心来,直接丧心病狂的把他们全部都砍了也不是没可能。

    为了保命,众人不敢再逼逼,开始积极主动的配合林泽收权。

    甚至都不用林泽多,众人就为了立功保命,开始相互翻脸揭发对方的辫子,直接导致林泽又收刮出了一波抄家没抄到的东西。

    俗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万别看这些不起眼的虾兵蟹将,一群人私下敛出财富明里暗里简直不可估计,聚合在一起,丝毫不比几只大老虎差多少。

    一溜的宅子搜查出来,县衙的仓库都装不下了。

    让早有预料的林泽都大开了眼界,实在没想到就这么个的青山县,竟然就有如此多的油水,也难怪大稷明明如此繁荣,但国库的银子总是不够用,都分到这些人的荷包里面了。

    或许还有没查出来的,但水至清则无鱼,做得太绝也不行。

    现在留下来的这些官员顶多就是贪了点,其他倒无大错,没有害过人命,办事效率也不错,林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否则真给都斩了接下来谁给他去办事。

    关于贪污的问题以后再慢慢解决。

    将青山县的管理权抓紧后,林泽马上就颁布了几道政策。

    第一,加强治安管理。从现在开始,大到欺凌到偷鸡摸狗,无论任何人,只要所犯不是死罪,全部抓起来送到‘劳役队’去当苦力,按照罪行大,参加朝廷各种要求的建设行动。

    第二,妇女哥婴幼儿老人保护政策。主要是针对各村爱用宗族私刑、家.暴、不赡养父母、性别歧视重男轻女等等问题提出来的。

    这些问题在这个时代太严重了,林泽并不是想要改革跟时代作对,一下子就让人人平等,但他希望这些弱势的女人哥和老人能够得到一些该有的保护。

    正好现在青山县的很多即将开展的基础建设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些喜欢家暴啊、生了女儿哥扔掉溺死的啊、不给年迈的父母养老虐待啊等等,一经发现,全部送去做苦力改造教训。

    为此,林泽还让人专门成立了相关‘妇联哥联老联’来监督,里面的人都是从各村选出来遭受过虐待的哥儿和女人还有老人,这些人受过苦,自然会努力把握机会为自己的群体争取利益。

    如此,就不怕各村个镇的自己人隐瞒不报,导致政策只是一句无用的话。

    第三,就是各村各镇,马上开办‘义务教育学’。

    教育是支撑长远持续发展的根本,必须立刻拉上行程。

    *********************

    目前颁布的三个政令是林泽早就想好的,这是施行后面政策和建设的基础。

    尤其是教育问题,这个时代文盲实在太多了,一个个连字都不认识,还能做多少事情,扫盲是必须的,赶紧培养下一代人才也是必须的。

    否则现在国力发展上去,后续人才不足无法支撑,就会变成拔苗助长的危机。

    现在要求各村各镇开办的‘义务教育学’,就是扫盲的基础。

    林泽所颁布的每一个命令,都是切身实际的让每个百姓都能感觉到其中对自己的利益和好处,哪有不欢呼高兴配合的。

    即便是其中有挑战汉子权利的政策,也没掀起多少风浪,在大家看来也不过分,本来媳妇扔女婴哥婴,父母老了不给赡养这种事情就是为人不耻的道德问题。

    只是以前那些都是别人的家事,百姓们看着也只能同情几句话,现在官府明确规定了干这些事情的人要受到严重惩罚,送去做苦力,大家当然拍手赞成。

    好些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女人哥终于得到解脱,那些重男轻女的也不敢再做出把女婴哥婴送人扔掉的缺德事儿了,甚至连平日不待见的孙女孙哥,也不敢下手了。

    因为在政令颁布的前几天,没人当真,林泽直接派人雷厉风行的抓了一波人送到劳役队去做‘榜样’。

    百姓们这才知道官府这次的政令不像往日罢而已,是动真格的。

    治安问题方面开始几天,也很是抓了一波不当告示是回事儿的‘刺头’,一波又一波的人送到劳役队里去,短短时间给林泽凑了一万多的免费劳动力出来。

    “林哥,佩服佩服,我当初要是能像你这样弄这么多免费劳动力,哪儿还需要发愁到处筹修路的银子,节约一大笔开支呢……”

    段文赛看着名单数据也乐得不行,这么多免费劳动力能做不少事情呢。

    “咱们大稷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干活的劳动力,各家生五六个儿子是摆着干瞪眼的吗?先把这些人拖去训练教育几天,整听话了再开始干活,修‘义务学’的问题就靠这些人了。”

    林泽也是摸着下巴坏笑,心里琢磨后面再搞点什么多拉几个免费干活的来用。

    “暂时就这样吧,把手上的事情理理,其他等我先搬完家再,都好久没看到我宝贝儿子了……”

    公务处理完。

    林泽暂时吐了口气,准备把搬家的事情赶紧办了,身为佐辅大人,又要处理各种公务,他是不能再住在村里了,一来不成规矩,二来也不方便。

    从京城回到忙到现在一个多月他就没喘口气,一直呆在郡城县衙处理各种事情,家里都没时间管,不知道动动离开他和阿珛这短时间,哭得有多伤心。

    搬家搬家,儿子得留在身边养才亲。

    简单把郡城县衙的事情交给段文赛帮忙看着运行,林泽终于得空带章珛收拾赶回南阳镇看看家里。

    ……

    与此同时,伴随着林泽的三个政令在青山县推广传开,百姓们也是一片热烈的讨论。

    特别是河坝村,因为林家人在村里,所以外头但凡有什么好事和消息,河坝村都是周围村子里最先知道的。

    “快,快快快!大家快点相互通知到晒谷坝这边来,有好消息给大家,官府通知各村各镇,要开办义务教育学了!”

    李老福得到官差快马加鞭送来的告示,兴奋得立马拿着锣鼓跑出来,赶紧叫村民集合通知好消息。

    村民们基本都没文化,‘义务教育学’又是个新词儿,自然没听懂,

    “里正,啥是‘义务教育学’啊?”

    “就是私塾!官府出钱给咱们各村子修私塾,请先生,教大家的孩子读书认字!快去叫人,等人到齐了我再慢慢跟你们解释……”

    李老福满脸笑容,气色通红的催促村民相互通知开大会。

    虽然没细,但官府要出钱在村里办私塾的重点,大家却是听明白了,顿时大喜,赶紧四散去叫村里其他人。

    私塾啊,送孩子去读书啊,这可是所有百姓的愿望。

    大家再无知,也知道对他们这些穷苦人来,只有读书识字学手艺,才能出头不过苦日子,都不用村里最出色的林泽了,就是其他但凡稍微读过书,认识几个字的,那人生境遇和生活都比普通人好。

    几乎在每个村,得到官差送来的紧急告示,都是像李老福这般兴高采烈激动的通知村民开会,好消息。

    等里正镇长们仔仔细细把官府的告示完,不管是村民还是镇上的百姓,都瞪大了眼睛。

    林泽所要求的‘义务教育学’其实照搬现代的教育制度。

    整顿了一番青山县的官员后,衙门目前的库存资金非常充足,完全可以支撑由官府出资在各村各镇开办私塾,发展教育。

    当然,这些私塾也不能所有的东西一味全部都由官府的银子支撑,所谓的‘义务’二字是双向的。

    官府只是出资修建私塾、置办教学设施、以及聘请教书先生等事宜;等到正式开学,所有的孩子还是需要交学费的,只不过比起以前教束脩,现在的‘官府学’要便宜很多,只要不是特别困难的家庭都支撑得起。

    因为还是要给学杂费,所以自然就会出现部分见识短浅和重男轻女的家庭有异议,会选择性送家里最受宠的孩子上学,节约银子。

    所以,伴随着官府开办私塾的同时,还有一条附带命令,就是所有百姓必须把家里孩子送到学读书,无论男女哥。

    部分实在困难的家庭,则可以申请‘贫困生’帮助。

    而大人们也必须定期定时去‘官府学’进行识字教育,否则会被处罚,不过这个免费的。

    总之一句话,从现在开始,孩教育,大人扫盲,全员行动起来!

    “啊?女娃和哥也必须要送去读书啊,干啥浪费银子,等家里子读完回来教也一样嘛……”

    “是啊,虽然这个官府学的私塾学费便宜,但家里孩子全部都送去,也是一笔不的开支哩。”

    很显然,大多数百姓对强制送家里子去读书没意见,可女娃和哥就有点不想了。

    官府私塾学收的学杂费是少,可是谁家里不是五六个娃娃,就算一年每个孩子只花几两银子,五六个一起下来就是一笔不的巨款了,长期谁家里承受得住。

    “别急别急,林大人颁布这个政令肯定就是想过大家困难的,所以特别贫困的家庭可以申请贫困生的帮助,又或者进行‘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又是个啥啊?”

    “就是咱们可以跟官府先借钱送孩子去读书,到时候只要完成一些官府指派的活计,就可以抵消债务,反正咱们干活最后得利的是咱们自己孩子,没损失。女娃哥有学问了,以后娶回家也好教育咱们下一代不是?”

    这倒是,要是家里娶回来的媳妇都认识字,那孙子一出生就能开始学习,走在人家前面。

    如果以后别家姑娘都认识字,就自己的不认识,肯定就嫁不出去了。

    于是众人想想,如果官府肯给大家找活干赚钱的话,那送自家的闺女哥去读书也不是不行,反正孩子也干不了什么重活。

    “而且大家眼光放长远一点,官府告示了,咱们青山县现在是实政基地,只要在咱们这里行得通的政令以后都是要推广到全国的,到时候咱们县城领先走在前面,孩子们读书都读出来了,优秀的很有可能就会被官府选中,直接安排职位给朝廷办事……”

    “如此,到时候就算咱们的孩子考不中举人状元,也能成为官府的芝麻官!林泽是咱们村的人,他还能害咱们同村吗,颁发的这些命令都是为了咱们好,咱们可要抓住机会,积极配合,一定要把孩子们都送去读书,不管男女哥!”

    李老福现在对从村里出去的林泽是有着简直达到了膜拜的信服。

    每次林泽通知村里做的事情,不管开始大家怎么看,反正到最后村里都是跟着沾光得了好处的。

    眼看着村里越来越好,李老福更是相信,跟着林家有肉吃这句话。

    而且不那么多,读书,确实是个好事。

    “古话得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让孩子们读书识字,他们才能做其他事情,不然就只能像咱们一样一辈子干力气活……”

    “而且这是强制的命令,谁敢偏心不送哥女娃去官府学私塾,是要蹲大牢的!”

    李老福声情并茂的劝演讲。

    村民们听得连连点头,虽然很心疼银子,但官府这次的告示最后得利者确实是百姓们自己。

    而且还是强制的,谁敢不送娃去私塾,谁就要被抓起来吃板子蹲牢房,不是开玩笑的。

    林泽的政策颁布下去,虽产生了些许动静摩擦和异议,但总得来还是实施的非常顺利,很大部分百姓都是抱着高兴的态度配合。

    **********************

    林泽带着章珛从郡城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季洪生被斩首一个月后了。

    “爸爸,爹爹,呜呜。”

    夫夫俩的马上一到家门口,被姜蓉娘抱着的林动动就挣扎着下来,一边哭一边迈着胖腿摇摇晃晃的跑过去。

    林泽从马车上下来,看着两眼泪汪汪的儿子,心疼得不得了,赶紧伸手抱起来,

    “对不起宝宝,是不是太想爸爸了?都瘦瘦了,以后爸爸爹爹不留你在家了,处理公务也把宝宝抱上好不好?可怜,都瘦了一圈了……”

    虽然比起之前瘦了一圈,但林动动还是胖个崽崽,而且还很聪明。

    知道爸爸心疼了,马上就开始要福利,哭着鼻子更伤心,“坏坏,爸爸坏坏,不要动动了,呜呜,动动要巧巧,要十个巧巧,呜呜……”

    得,家伙都学会数数了。

    但再聪明再会装可怜,也挡不住有个担忧儿子未来形象的阿珛爹爹在。

    “一个都不许,嘴上还沾着糖渍就又要巧巧,贪心。”

    章珛跟着后面下来,一边教训一边就过来冲儿子的屁股上不轻不重的拍了两下,以做惩罚。

    这孩子太能吃了,还特别喜欢吃甜,跟相公一个口味,但也不能放任这么吃下去,瞧瞧同龄的孩子谁家的有他们家的胖?胖嘟嘟时候可爱,万一长大还这样哪儿那行。

    被爹爹严厉管教的林动动很委屈,可还是冲章珛伸手求抱抱,非常机灵的卖萌撒娇装可怜。

    “呜呜爹爹,宝宝想想……”

    一边假模样的装可怜,一边抱着爹爹的脖子撒娇,非常识相的不提糖的事儿了。

    爹爹也很疼他,但也很严厉的,不听话要屁股,重重的。

    两岁的林动动懂得可多了。

    大家看得笑不停,屋里的林家人都跟着走过来迎接,帮忙拿东西。

    “大孙儿,辛苦了,快进屋吃饭歇歇……”

    “大哥嫂夫郎,你们终于回来了,家里都想你们。”

    “老爷夫郎……”

    家里人基本全都跑到门口来迎接了,老头老太太笑得红光满面,林莲和王毛子站在一起。

    因为王毛子要在私塾学读书和跟着那几个南洋奴学南洋语,所以两人成亲后,王毛子大多数时候都住在私塾宿舍和林家,王家知道内情,没多什么。

    外头人倒是议论他们王家是‘嫁’儿子入赘之类的闲言碎语,但王家人觉得什么都没有儿子读书出息强,几句又不会少块肉,全部当耳边风。

    再林莲也没仗着自家比王家环境好就当姐脾气,每个月都会和王毛子回王家那边住几天,看看那边的公婆弟妹,帮着干点活以表孝心之心,也让王家脸面好看点。

    夫妻两人,以及两家人相处得还算不错,很和睦融洽。

    林泽两人终于忙完要回来的消息早跟家里递了信,众人热情迎接。

    “阿珛,他是……”

    就在众人欢笑时,姜蓉娘眼尖看到章珛身后还跟了个陌生的年轻哥儿。

    哥儿模样虽没章珛那么好看,但也很不错,白净乖巧。束着已婚哥儿的头发,穿着上好的棉布料衣衫,清清俊俊。

    最重要的是对方行动时不自觉的护着肚子,那肚子虽没鼓起来,看动作就是有孕哥儿才会自然本能做出来的。

    对方站在章珛身后,跟林泽两人一起乘坐同一辆马车回来,还怀着孩子……

    姜蓉娘自然不免想歪询问。

    虽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她不太希望自己儿子这样,过来人还是觉得夫夫两个才是最好的,家里和和睦睦,恩恩爱爱。

    “娘,这位是许哥儿,石是相公朋友的夫郎,相公答应帮忙照顾。”

    章珛看出来姜蓉娘的想法,解释,“石怀了孩子,家里没其他人,一个人留在郡城没人照顾,我和相公商量让他在咱们家住着把孩子生下来再……”

    章珛并没有当着众人的面把季洪生的事情出来,只简单的解释了下。

    虽然出来大家肯定会同情,但这对刚刚失去男人的许石来何尝不是另一种揭伤疤的‘伤害’,有时候人家并不需要这种同情,默默关心就是最好的心意。

    前几天许石终于被大夫诊断出有了身孕,生命的到来让眼中没有神采的哥儿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所以在章珛提出让他跟着到河坝村来养胎的时候,他二话不就答应了。

    虽有些不好意思和麻烦,可自己身边没有可靠的亲戚朋友,一个人怀着孩子住在郡城没人照顾难免会出意外,他不能让自己的肚子出现任何问题。

    所以对章珛的好意,许石没有多做犹豫领了下来。

    林泽担心他孕中多思,便告诉了他季洪生‘生前’送了点东西做交换,因此许石不需要对他们的帮助产生任何心理负担,都是季洪生留给他和孩子的后路。

    许石眼睛红红,更加愿意跟着过来了。

    “原来如此,那还站在做什么,快进去坐着,初怀的哥儿得好好注意……”

    姜蓉娘闻言松了口气,然后热情把人迎接进去。

    大户人家因为后院人太多闹出的事情她见得太多了,真是半点都不想儿子再娶几个回来,章珛挺好的,虽然现在只生了个哥,但还年轻,还会和儿子有孩子的,不愁儿子没香火。

    就算以后章珛真生不出来也不要紧,大不了给动动招个夫婿回来,他们林家现在也是可以的。

    林三贵也是老婆儿子啥就是啥的,没有半点意见,笑呵呵的欢迎,吩咐下人去准备房间。

    -

    门口一番热闹,大家才终于进屋。

    换衣清洗吃饭,把身上的风尘仆仆理好,吃过饭之后,林泽才要搬去郡城住的事情跟家里。

    “你现在是朝廷命官,又要处理各种功夫,更随时都要准备升堂给老百姓伸冤断案,住到郡城去是肯定,爹和娘就不去了,你爷奶还在,咱们郡城也不熟悉,还是村里住得自在……”

    家里早就料到这事儿了,没什么反对意见,儿子越来越出息,自然是不可能呆在村里一辈子的。

    至于他们老的就不去了,虽舍不得孙子,可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年纪大了都不想去外面,郡城再繁华,也挡不住古人骨子里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

    “现在外头大部分路都修通了,从村里去郡城也不远,我们随时都能去玩,挺方便的。”

    “也行,既然爹娘都想在村里,那我和阿珛就常抽时间回来看你们吧,反正南阳镇我也是要经常跑的,青山县河流多,到时候我想想办法,把这边交通方面再发展一下。”

    林泽点点头不多劝,倒是琢磨着怎么‘滥用私权’把南阳镇这边发展下,给家里人谋点福利。

    这是人之常情,他又不贪什么,不过是先发展自己家乡,不过分。

    当然,这肯定还是有一点私权的嫌疑,所以为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利太过,科举中才会规定当官着不返祖籍的规定。

    “儿子,你可不要乱来啊,不要辜负陛下信任,要好好给百姓办事,当官好官,咱们林家已经够好了……”

    不过林泽在家里话比较直白,可把林三贵给吓得,以为他要谋权,赶紧叮嘱。

    就连老头老太太都露出了不赞同的表情,大孙子有出息想着宗族是好,但可万不能做哪些贪官污吏的缺德事儿,林家世代人没什么文化,但骨子里还是安分的。

    “爹娘放心,儿子有分寸,南阳镇这边的地形地势确实适合发展的。”

    林泽点头,他可以也是站在风尖浪口的人,自然会注意这些。

    京城那边人心里怎么想他不知道,但是那些人肯定个个是紧盯他的,如果他出了什么差错,必定会被抓辫子。

    “那就好,大概什么时候搬?村里祠堂一直等着你忙空祭祖呢。”

    林家人点点头,松了口气。

    有什么喜事大事祭祖是习俗,河坝村这么多年才出了个林泽出息的,自然要大肆祭祖告诉祠堂的先祖们好消息,也感激先祖保佑。

    外面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做,林泽在村里呆不久,当晚就让林三贵通知李老福早点准备祭祖。

    这事情李老福和祠堂族老们早等着,知道林泽现在公务多,也不敢耽搁,下午他们回村的时候就聚在一起挑吉日,第二天就布置祠堂,第三天举行祭祖。

    期间林泽又去了趟私塾,检查了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确定私塾的家伙在他离开这段时间没有偷懒,都很听方山源的话,挂着的放心了。

    这些孩子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再忙他都不会放下,等手上事情理顺一点,他再抽时间给孩子们继续上课。

    紧赶着把这些琐事处理完,段文赛递消息过来叫他过去商量书院开学,整合青山县所有私人私塾的时候,林泽才带章珛和孩子离开,搬到郡城的官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