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百十四章八百里加急

A+A-

    若有若无的呼喊声。

    虽然因为距离稍远,再加上有马蹄声在中间掺杂的缘故,让传过来的声音不那么清晰。

    但是通过这仅仅能听到的几个字眼,守城的兵丁们还是快速辨识出,远处前来的乃是派送八百里加急的驿卒。

    一想到这里,原本还是一副慵懒模样的兵丁们,瞬间来了精神。

    几人迅速停下检查的同时,冲着面前排队的百姓大声呼喝道:

    “所有人,靠着城门一侧站好,让出通道,有八百里加急进京!”

    另一边。

    其余几名兵丁也没有闲着,快速将之前阻拦百姓进入城门的拒马等物搬离,清出通道好让这派送八百里加急的驿卒进入。

    而且,这还不算晚。

    几人在做完这一切后,又有人快速跑入城门之中,冲着城中那不断走来走去的百姓呼喝道:

    “有八百里加急进京,所有人避让!避让!”

    话音刚落。

    一阵奔驰的马蹄声,在他的身后响了起来。

    紧接着。

    一匹快马就从他的身边穿过,朝着京师里面奔去。

    所有人都被眼见这突然发生的一幕惊到,而顺利完成疏通任务的几名兵丁,则是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

    这八百里加急,任何人不得阻拦。

    而类似他们这种城门执勤的所在,更是要给这八百里加急提供最大的便利。

    如今,伴随着驿卒的疾驰离去,紧张的心情也终于可以放松起来。

    与此同时。

    伴随着驿卒的离去,城门口又恢复成了之前的样子。

    负责此处城门的百户过来问询一声,确认他们做的都很到位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转身朝着一旁的班房行去。

    而因为这突然发生的一幕,也让那原本安静排队的人群,凭空多了一些谈资。

    认识的,不认识的,纷纷私下议论打听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这八百里加急可和寻常的驿卒不同,没有大事发生的话,根本不至于动用八百里加急,可一旦动用,那就肯定有大事发生,猜不到具体内情的百姓们,心中也是惶恐不安,不知道今日进京的这个八百里加急,所带来的到底是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

    另一边。

    派送八百里加急的驿卒,在京师的街道之中快速奔驰。

    在通过正阳门之后,顺着棋牌街终于来到了内阁衙门的所在。

    紧接着。

    他驱使着骏马跑到了内阁衙门的门前。

    一声八百里加急,就是此处的门房,也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刹那间。

    内阁之中一阵人仰马翻。

    八百里加急!

    这可是八百里加急!

    所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根本不敢耽搁。

    而相邻的几处衙门门房,在听闻到有八百里加急到来后,更是纷纷朝着自家尚书的所在奔去。

    八百里加急!

    这代表的就是刻不容缓,代表的就是有大事发生。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八百里加急所代表的特殊含义,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片刻之后。

    刘健和李东阳两人闻讯赶来,其他几部尚书也是尾随而至。

    所有人一脸紧张的看着风尘仆仆的驿卒,心中忐忑不安之余,根本不敢胡乱出言。

    而与此同时。

    驿卒在听到门房介绍,正对面这两人就是两位阁老后,轻轻松了一口气的他,快速解下身后背着的布包,一边跪地的同时,一边将布包高高举起,道:

    “禀告两位阁老,大同总兵官王勋差遣卑职送敌酋头颅入京,请两位阁老转交殿下,告知殿下大同边军已经顺利完成歼灭逃敌的任务!”

    轰!

    驿卒的一句高喝。

    仿若是一道惊雷,在这院落之中炸响。

    刘健不用多,李东阳在昨夜,也从刘健的口中得知到了王勋率兵追击逃兵的事情。

    但即便这样,两位阁老也因为驿卒的那句‘敌酋头颅’,直接呆立在了当场。

    而在场的其他几位尚书,对于大同的情况更是毫不知情,甚至他们一度还以为,鞑靼王子的兵马,依旧还是囤积在大同关外,应而动。

    故而。

    当听到驿卒的这句话语后,所有人都是一般模样,齐齐呆在了当场,

    刘健和李东阳两人,自是因为那‘敌酋头颅’的话语,而其他几位尚书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那句‘歼灭逃敌’。

    逃敌?

    敌人是谁?自是鞑靼兵马。

    可是他们不是率领三十万兵马囤积在大同城外了吗?怎么还突然成了逃敌。

    难不成,之前已经发生了战事吗?

    可是朝廷这边,也没有得到什么风吹草动啊!

    再,即便要发生大战的话,也不该这么迅速啊!

    那可是三十多万的兵马,不是区区几人,就是打,也得打上月余才可以见分晓吧,怎么这么快就成了逃敌呢?

    甚至他们下意识的以为,这是不是驿卒错了话语,要不然,怎么会突然出来了逃敌一词呢?

    噢!

    对了!

    还有之前那句。

    王勋差遣卑职送敌酋头颅入京。

    敌酋?

    谁是敌酋?

    敌酋不是王子吗?

    难道这布包里面装着的,就是王子的脑袋?

    可是!

    这怎么可能!

    且不言三十万鞑靼大军在那里放着,就这王子也是一名悍将,勇猛善战不,十多年来屡屡犯边,进入大明如入无人之地,这么多年都没有将他擒住,怎么这突然就把对方的头颅送进京师来了呢?

    疑惑!

    不解!

    但更多的,还是激动!

    虽然他们弄不清楚,大同那边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王勋也担当总兵多年,本人也是一个老成持重之辈,如此浅显的错误,对方是不可能犯得。

    所以。

    眼前驿卒所奏报的种种,极有可能就是真的。

    敌酋头颅的事情是真的,对方败兵而逃的事情也是真的。

    几位尚书一想到这里,神情变得越发激动之余,原本呆滞的脸上,终于开始渐渐有喜色出现。

    敌酋都已经到了。

    鞑靼也败兵逃走了。

    这岂不是

    这一次,大明胜了?

    激动!

    兴奋!

    心潮澎湃!

    所有人情难自已,忍不住开始大口喘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