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瑶池之夜

A+A-

    月圆花好,月色正浓。枝头春寒料峭,歌夜芳菲。

    丽姬惊鸿一舞,于瑶池中央华悦旋转,迎风招展,徐徐足间逐渐绽开了一朵白莲。恍然间,似仙下凡,美不胜收。

    正所谓琼浆美酒,歌舞升,花开岁晏在人间。可是,此女子的美,无法言表,举投足间,这是一番扶柳柔骨,娇喘微微,我见犹怜。

    瑶池上,一排落座的神仙眼睛不禁都看直了,垂涎三尺,这肮脏的作态,不禁引人发笑。

    丽姬生性孤傲,自然不会看向他们这种俗人。独独,她目光含情若蹙,眼波流转,只一心一意的盯着东皇太一。

    太一脸上欣喜,盘腿而坐,情神专注。与此同时,周围的神仙甚至连酒食都顾不得吃。个个一副目不转睛的样子,生怕错漏了某个动作,真希望这绝美的舞蹈,永远不要停。

    “此女子,优雅气质,仿佛浑然成,绝非池中之物啊。”

    玉佛陀此而言一出,些许感慨发自内心,不禁震慑四座。

    铮的一声

    此时一位乐师的琴弦不慎被拨断,坚韧的琴弦割断了他的掌心,鲜血溅染了一地,跪倒在地,不省人事。

    然后,丽姫回眸望去时,音乐早已戛然而止,乱在一旁。此时,自己顾不得姿态,又羞又愧,纷纷退下场来。

    临别之前,她惊鸿一瞥回眸过,认真凝视着玉佛陀片刻,只是勉强的给了他一个微笑。便匆匆来到了太一的身旁,美酒佳肴,相伴取暖。

    王佛陀嘴唇嚅嗫着,心中熠熠荡漾出了一朵春花,喜上眉梢,仿佛润满了整座心田。

    此刻,他掌间的念珠轰然坠下,洒落一地。

    在场之人静静的听听着,玉佛陀念珠坠落的声音,便知晓,他的佛心已经不稳了。

    “难得,玉佛祖今日好兴致。为赴瑶池之夜千里迢迢而来,还有其他仙家,一路舟车劳顿,想必应是乏了。

    不如,诸位尽情退场。待来日,再续一番,如何?”

    太一举起酒杯环视众人,依旧是笑口常开,将眉眼深处的怒色深深藏起。

    在场之人,纷纷拱作揖,有条不紊的退场。

    可在太一怀中丽姬,见着玉佛陀一脸呆怔的望着一地散落着佛珠,茫然失措,浑身颤抖。

    此刻,她倒也顾不得这点。直径挣脱了太一的怀抱起身,弯下身子将满地的佛珠一粒粒拾起,还于佛陀。

    与此同时,玉佛陀仿佛注意到这一点,不禁心中一暖。

    但为了为出于礼仪,他并未多什么,只是静静的观望着,双合一,缓缓阖目,微笑着,稳稳的朝她行了一个佛礼。

    三日后

    佛界的玉衡殿处,一白衣斗笠的女子,悄然于门外徘徊。

    之后,像是得到应允,匆匆走了进去。

    “今早刚得门下弟子前来禀报,也不知是什么风将妃给吹来了。若是有事,还请但无妨。”

    玉佛陀招了招,被弟子搀扶着起身,走到书架旁,拾起了一卷经卷。

    “传闻,玉佛陀神通广大,可化腐朽为传奇。当年,我自知闯下大祸,地寰宇,皆笼罩在一片降灾之郑

    倘若,不是您普渡众生,兼济下,设下这炼妖佛塔,收尽了下的妖魔。如今,百姓可能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郑

    只不过今日前来,女子自有一事相求。只是不知,您博学多识,见广识多,又能否解我这身上的降灾?”

    丽姫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稳稳的放在了木案上,问询着,一旁静候佳音。

    玉佛陀闻之,将中的经卷放下。淡淡开口道:“倘若妃愿意,大可一试。只是”

    “只是如何?”

    丽姬见他欲言又止,有些迫不及待。

    玉佛佗顿了顿,一脸平常的开口:“妃无需焦躁,正如阴阳调和,五行相克相生。

    只是,欲解降灾,需要多费些时间罢了。依我之见,降灾缺的仅仅是一个压制它的东西罢了。倘若解其降灾,上地下,仿佛未曾有物可解,却自有一物可解。

    目前来讲,先镇压片刻,再尝试其解法。如此循序渐进,自可摘去根蒂。”

    丽姬略微有些惊愕,“哦?竟有如此。”

    “没错,降灾为阴,当归属一切罪恶深渊的根源。只是这茫茫无尽的黑暗中,需要一盏明灯驱散着阴霾。

    灯,或许就是就是上好的镇压降灾之物。不出十日,便可大功告成。还望妃自行来取,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玉佛陀凝神掐指捻算,不紧不慢,娓娓道来。

    “既然如此,女子便在此谢过佛陀。待得来日,再来取灯。”

    丽姬自然欣喜,行礼过后,便匆匆走了。

    然而,这一幕却被后山上观望的东皇太一,收进眼底。

    他阴郁的眼神,拳头捏得越发紧皱,像是有不曾放下的心结,在他的脑海中晦暗恨生根。

    炽界

    白骨山上,阿修罗靠在了骷髅树上,倚着枝干,嘴里叼着草根,翘起了二郎腿。

    “哟,瞧瞧今日都是些什么上的贵客。只是,我这白骨山上不曾刮风的。堂堂的帝陛下若有事,就直吧。拐弯抹角的,倒也不必了,本座听得肉麻。”

    着,便随意抛下一个骷髅,咕噜咕噜的翻滚到了太一的脚下,发出了狞笑!

    殊不知,太一仰头直视树上的阿修罗,嘴角勾起一丝诡异的弧度,阴沉道:“听,炽界百年一遇的血红之月,过两就要来了。

    只是,不知你这身为炽界,统领了修罗一族百万年的魔君。还能否安然无恙,带着族人必过这一次血月厄灾。”

    闻言,阿修罗冷哼一声:“本座炽界的事,就不劳帝陛下费心了。

    倘若无事,还请帝陛下便速速离去。咱们还是一向以来井水不犯河水,友好往来。否则,就别怪本座不讲情面,亲自送客了。”

    太一摇摇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道:“呵,既然是友好往来,自然对魔君是百利而无一害。介时,本座会亲自破了炽界百年一遇的血红之月,让这里的族人免于灾难,不再受那血月焚身之苦。

    但作为报答,还希望魔君出,从佛界取走一盏特殊的灯,交托于本座。”

    “哦,太一所是何灯?”

    “佛界至宝,跋罗昙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