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入川访龙脉

A+A-

    袁天罡可以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风水大师之一。在唐朝建国初期,他夜观天象,发现四川有龙脉熠熠生辉。此乃有帝王之才出现的征兆。

    袁天罡将此事上报唐太宗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命袁天罡去四川实地勘探。结果,发现在阆中地区有龙凤盘绕之势。袁天罡断定,此地必出真龙之身。

    为了保大唐命脉,袁天罡命人将大蟠龙山结合的部分砍断以破龙脉。殊不知,在断去此龙脉以后,大唐的江山也几乎断送了。

    和秦始皇一样,因为自断龙脉,而断送大秦江山。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因为这个荒唐之举,被武则天夺去了大唐帝国。

    龙脉乃是地球灵气所在,每万年就会生出一条龙灵。断去龙脉,有违天道。行事之人又怎么能受龙脉护佑。

    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当权者不断的毁去龙脉,也造成华夏大地龙脉分支匮乏,无法滋生灵气。从而造成国力衰败,被外族入侵。

    入川的第一站,姜楚就到了乐山大佛。这里是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之处。也是水龙脉重要的分支。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米,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雕像。

    在古代,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下,每当夏季汛期,水势凶猛,浊浪滔天。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唐朝的高僧海通禅师断定三江汇流处有水龙在此修炼,吞吐之间引发巨浪,为祸苍生。所以,为保证过往船只的安全,才招集人力,物力修凿乐山大佛,以此镇压水龙。

    姜楚和白灵二人站在最高处,俯视下方的三江汇流。姜楚喃喃道:“这里并没有水龙。而且,这里只是水龙脉的分支,所蕴含的灵气也不足以孕育出水龙灵。”

    白灵好奇的道:“二哥,我感觉到这里的气场很混乱。是什么缘故?”

    ?“这也是此处不会有水龙的原因。三江在此汇聚,强行融合,顺流而下。每条江的气场都有所不同,交汇之初,都想以自身为主,征服对方,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到了下游,才能逐渐稳定气场。此处气场如此混乱,如何能孕育出龙灵。”

    确认了此处并没有水龙灵,姜楚也就没有了继续逗留的兴趣。一路朝着峨眉山而去。

    峨眉派的了尘师太与姜楚也有过一面之缘。虽然是女流之辈,在长白山一战中,对上倭国的上忍,也是毫不退缩。所以,姜楚对了尘师太也很是尊重。既然来到了这里,不得要去看望老师太。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犹如从天而降一般,伫立在峨眉平原。峨眉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誉。传,这里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上的万佛顶海拔3099米

    ,高出峨眉平原200多米。峨眉郡志中记载,:“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是邛崃山南段的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二十三公里,面积约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四座山峰组成。

    而峨眉山的另一个身份,就是龙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峨眉山所在的邛崃山脉同时连接了中龙脉和南龙脉。也因此灵气充沛,成为道家和佛教林立之地。

    峨眉派,又称峨眉禅院。华夏七大护国神教之一。峨眉派最早为道教,由峨眉山的隐士和后来的道家修真者组成。

    在东周时期正式形成流派“道家经学派”。著名的道家经书五符经、三皇经、九仙经、飞弦羽经等经书都是诞生于此地。

    而同一时期诞生的另一武学流派“峨眉通臂拳”也由武术道人司徒玄空创立,并渐渐壮大。在峨眉山修行的人对外统称,峨眉派。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更替,这些流派也逐渐分开。如今的峨眉派,只剩下峨眉禅院一支独秀,也称峨眉剑仙派。

    现如今,禅院中的比丘尼也是成为了佛武双修。至于攻伐术法,早已失传,仅传承了御剑术和古武术。

    为了避免麻烦,到了峨眉山下,姜楚就让白灵回到了他的身上。一个人朝着峨眉金顶走去。

    来到峨眉禅院前,远远的就看到了尘师太带着几位比丘尼在门口等待。

    姜楚慌忙上前道:“师太,我冒昧前来,怎么还能劳您大驾,在此等候。”

    了尘师太已经年过半百,却是驻颜有术,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的年纪。慈眉善目,举止文雅。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

    “姜供奉远道而来,我等理应在此等候。”

    进入峨眉禅院,姜楚只感觉心神宁静,毫无波澜。这里并不对外开放,所以没有游客,更显得十分清幽。

    峨眉禅院紧挨神水池,院前有一块巨石,上刻“大峨”二字,传乃是吕祖吕洞宾所书。

    来到禅堂落座,了尘师太微笑道:“姜供奉,不知你此次前来,是有公务,还是出外游玩。”

    “师太,我是放暑假了,想出来走走,并没有什么公务在身。”

    “哦,我还以为。。。,唉,此事不也罢。”

    “师太,有什么事情,不妨直。如果我能帮上忙,定然不会推脱。”

    了尘师太听姜楚这么,不由眼睛一亮。四川的地界上是出了事,而且很棘。本来她以为姜楚是听了消息才前来的。可是,姜楚他只是出外游玩,所以才欲言又止。

    “姜供奉,两天时间,附近的城市一连丢失了六个孩子。其中两个都是大凉山上的原住户,他们都是六七岁的年纪。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点,就

    是这些孩子都是阴年阴月阴日出生的阴身之体。我们怀疑,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给掳走了。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何原因。也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什么。。。师太,你是这些孩子都是八字全阴之人?”

    姜楚听完了尘师太的话,吃惊的站了起来。?

    “嗯,确实如此。姜供奉,你可是知道些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