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人捧人
隔壁的邻居看到了,走出来探头探脑望了一眼,又急忙回去了。
也有跟方家关系比较好的,隔着院子跟方爸方妈问候了几句。
听全是方明龙的朋友,都暗暗羡慕。
这时候能买得起自行车的,都是有钱人家,更不用那两辆边三轮了。
方家真的是走大运了,儿子自从去城里工作后,很快就找了对象,还有这么多有本事的朋友,以后对他们可得客气一点了。
周桃比较敏感,此时听到外面乡亲们的议论,心里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原来农村和城里,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在城市里,除了亲朋好友,大家一般各管各的,就算住在楼上楼下,或者对门,也最多点头打个招呼,
不会有深入的交流。
而农村就不同了,各家之间什么情况,根本瞒不过人。
所以面子大过天,你没本事,就会被人看不起。
方明龙家以家比较穷,所以被村人轻视,这也是他今天请大家过来的原因之一。
自己早应该带上朋友,来方明龙家做客的。
同理,刘鹏和吴伟光家同样比较贫穷,做为他们的老板,也应该去给他们撑一下场面。
这样做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但是对他们的家人来,却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尊严和体面。
有他们这些朋友在,如果有村霸想欺侮他们,也得掂量一下后果。
倒是赵志刚家一直过得不错,似乎不在意这些表面的东西。
但是内心里,其实一样需要有朋友这样抬举一下,让他们在村里扬眉吐气。
打定主意后,周桃打算接下来几天,在他们几家轮
流走一遍,反正时间还来得及。
喝了一杯茶之后,见吃晚饭还早,大家站起来到房子周围随便走走。
这时候农村空地比较多,方明龙家也不例外。
除了屋后,其它三个方向都有大片的空地,加起来怕有两百个平方。
方明龙大年初一来做客时过,打算在这边盖柴房用来搞养殖,如果全部利用起来,盖十间房子都没问题,确实可以养几十头猪。
只是周围全是人家,得提醒他建一个化粪池,及时处理农家肥。
否则如果稻草不足,到时周围臭气熏天,会和邻居发生矛盾的。
当然也可以建一口沼气池,搞不好可以省下不少燃料,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个技术成熟没有。
见周桃边看边若有所思,方明龙过来问她有什么想法?
在她下工作久了,习惯了她的思维方式,此时这
样表情,肯定想到了什么。
周桃于是把她的想法了出来,并提醒他一定要处理好和邻居的关系。
前世养猪场引起来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后来大多被取缔了,这时候农村还没大量用化肥,田地以施农家肥为主,倒不用担心猪粪带来麻烦。
如果他家肯放开供应,只怕全村村民,都会感谢他们。
毕竟农村里为了积肥,天天拿着畚箕,在路上捡猪
粪便狗粪。
免费的猪圈肥料,在老百姓眼里可是宝贝。
“谢谢你的提醒。”方明龙想了想,觉得这件事确实很严重。
要知道如果家里养了几十只猪,每天的排泄物绝对非常恐怖,不处理好,就会变成灾难。
冬天还好一些,热天太阳一晒,绝对会熏死人。
用水冲一冲,让它们排进地底的水池里,谁家有需要,随便挑去用,既帮自家处理掉了麻烦,还得了人
情,一举两得。
方明龙的姐姐对于弟弟不帮自己安排工作,一直耿耿于怀。
初二回娘家,听了爸妈和哥嫂的计划,这才舒服了一点。
此时见周桃侃侃而谈,把养殖的一些注意点,一一点了出来,不得不佩服她的眼光。
别看她们都是农村的,却只想着到时建好房子后,把猪买回来就行了。
根本不会关注这些细节。
难怪人家能成为老板,自己只能当个农民,差距真的太大了。
周桃这些,是真心希望这些下的家里,也能靠副业富起来,这样一来,不枉大家相识一场。
晚上的菜肴非常丰富,估计方家把家里能拿得出的食物,全部搬上桌了。
一桌子人也没有劝酒,大家边聊边吃,气氛一直很温馨。
许正强一直注意着周桃,见她像个家长一样,关心着这些下,暗暗佩服。
换成自己,应该没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一步吧!
接下来几天,大家轮流着请客,虽然一直这样吃吃喝喝,其实有些辛苦,但是周桃觉得很值得。
她感觉得到,不管轮到哪一家,主人都为自家孩子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特别是刘鹏的妈妈,她一直担心自家孤儿寡母的,儿子长大后会因为性子太软,在外面受人欺侮。
后来看儿子跟方明龙关系不错,他也非常照顾儿子,这让她的心宽慰不少。
现在帮他介绍了工作,还认识了这么多厉害的同龄朋友,她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
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她不断向周桃表示感谢,感谢他给了儿子一个会,让他能像男人一样撑起这个家。
周桃又是欣慰又是惭愧,自己给了他们一个工作会,他们何尝不是全力在帮自己?
通过这样的方式,刘鹏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度,肯定会上一个台阶。
就算他们受了外界的诱惑,起了其它心思,他们的家人也会教训他们不能忘恩。
完成这些饭局后,已是到了初九,周桃回到县城,准备新年开张。
当天她到几家店转了转,给当天上班的人,每人发了一个红包。
又准备了一些礼物,去了一趟师傅家。
师傅沈秋娥现在已今非昔比,自从去年变成加工点,替周桃收发衣服后,每天的加工收入,加上管理收入,到年底有了三百多块积蓄。
这对她来,是无法想像的事。
母子俩今年买了不少好吃的,又各自做了一套新衣服,算是过了个肥年。
决定今年继续好好干,多存些钱。
到时去村里批一块地,造三间两层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