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A+A-

    吃完饭后,钱淑兰,王守智和蝶一起回了水利局。

    路上,钱淑兰聊起姜玉瑛和杜大海对她的帮助,然后笑着对王守智道,“如果你以后有什么想不通的难题,也可以找杜老板帮你分析分析。去的时候别忘了带点东西,这是礼数。”

    王守智心不在焉的点了下头。他状似不经意地问起姜玉瑛的情况。

    钱淑兰倒没多想,如实相告,“玉瑛她是粮油店的售货员。她父母都去世了。一个孤女也挺可怜的。可她却很乐观,人也聪慧,对她姑姑的无理要求也能寸步不让,是个是非分明的好姑娘。”

    听到这话,王守智自动把姜玉瑛想像成一个百折不挠,却又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女青年,对她的好感更胜了。

    只是想到郭正良似乎对她也有意,心里不免有些自卑。

    钱淑兰似是想到了什么,笑着拍了一下王守智的背,仿佛发现一个大秘密似的有点好笑,“你瞧见没,那郭正良似乎对玉瑛有意思呢?两人郎才女貌确实很登对。”

    王守智只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可是又一细想,他娘得也没错,郭正良长得好,家世好,人品好,又有一份好工作,还是个城里人,确实很适合姜玉瑛。

    而他呢?条件连人家一半也不如,更别他还是带着个孩子的离异男。

    钱淑兰在那边滔滔不绝个不停,不经意间一个回头突然看到王守智脸色煞白,皱眉苦恼的样子,似乎想到了什么。

    她猛得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她真是猪脑子!她怎么就忘了,王守智也是个年轻男人,比郭正良大不了两岁,喜欢上漂亮开朗,乐观大气的姜玉瑛也很正常。

    实话,如果姜玉瑛没有对象,不定她还会鼓励王守智去追求,毕竟追求爱情的权利人人平等。当然,被拒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人家也有拒绝的权利。

    可是,姜玉瑛摆明跟郭正良看对眼了,王守智注定只能是个炮灰命。如果她再鼓励他去追,她不是有病嘛!

    可,她也不能击王守智,毕竟他喜欢姜玉瑛也没什么错。

    她在脑子里斟酌再三,才开口道,“娘以后就希望你找个像玉瑛一样的媳妇。长得漂亮,人也能干,还爽朗大气,还有一份工作。”

    王守智抿了抿嘴,没话。

    钱淑兰画风一转,缓缓道,“实话,娘也不在乎,你再娶的媳妇是不是城里人。但,她最好还是要有一份工作,哪怕是份临时工也成。两口子都有工作,你身上的重担也能点。将来再生个孩子,也能照顾过来。要不然,只有你一个人工作,日子就要过得紧巴巴的。”

    她现实也罢,她确实不想王守智找个没有工作的农村媳妇。一旦,他找这样的媳妇。那将来王守智就是全家人的经济来源。虽然农村户口可以转到城里,有了购粮证,可那也是要花钱买的。如果王守智再生三五个孩子,那重担能压垮了他。现在又没有避孕措施,三五个孩子简直不要太正常。

    钱淑兰可不想将来还要到城里来给他们当保姆。她现在是一点一点给王守智灌输思想,让他千万成别因为李彩英一人因噎废食,以为城里姑娘都是坏的,乡下姑娘都是好的。哪能以地域来划分好人坏人。

    “五,你可不能因为李彩英一个城里人,就以为所有的城里姑娘都是坏的。你瞧玉瑛和杜老板都是城里人,他们对咱们多好啊,也没看不起我们乡下人。”

    王守智细想了下,他娘得话还真得很有道理。

    姜玉瑛也是城里人,可她一点也不坏。长得这么漂亮,脾气也好,性子也温和。

    听娘的意思,她把家里扫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个勤劳懂事的好姑娘。

    “五,像姜玉瑛这样好的城里姑娘多的是。你不防擦亮眼睛看看。”

    别以为王守智这样的条件就娶不到年轻漂亮的城里姑娘。等饥荒来了,许多城里人家都会把家里姑娘往乡下嫁,彩礼就是一百几十斤粮食。

    虽然,有点趁人之危,可有机会挑好的,那为什么还要差的。到时候,她一定能挑个各方面都要好一点的儿媳妇,最好像姜玉瑛这样三观很正,不用她花心思改造的姑娘。

    至于,王守智还喜欢着姜玉瑛的事儿,钱淑兰觉得不是啥大事儿。她上学的时候,见过太多成双成对的情侣在毕业的时候几乎都是劳燕分飞的结局。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至死不渝的爱情。非她不娶,非他不嫁这种屁话也就骗骗十五六岁的姑娘吧。反正,她活了二十二年,就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爱情。

    再了,王守智也不是那种不要面包只要爱情的人啊。要不然,当初他为何要舍弃林芳选李彩英呢。

    同样的都是见了第一面就心生好感。难道一个簿得像纸,一个厚得像烙铁?怎么可能!

    她想着反正自己也不急着娶儿媳妇,就先让王守智单身一段日子,调整好心情再迎接下一春也不错。

    第二日一大早,钱淑兰闲着无聊把宿舍扫了一遍,可就这么点地儿,东西也没几样,不到半个时就被她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蹭亮,都能照出人影来的程度。

    要这水利局还真是大方,居然在员工宿舍装玻璃,这玩意她就没在村里谁家见到过。

    扫好卫生之后,钱淑兰立刻关上门,开商城,居然看到有人拍她的东西,还一连拍了两样,一个是10金币的惊喜礼物,一个是20个金币的神秘礼物。

    钱淑兰一脸懵逼。愣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欣喜的笑起来,双手捂着脸,弯着嘴笑的傻呵呵的。

    真的太好了,她又能赚金币了。自从上次被系统扣掉二十个金币,她肉疼了好几天。现在终于有机会把失去的金币赚回来了,钱淑兰立刻满血复活。

    她赶紧跳起来,拿着篮子往百货大楼走。

    既然好评能加5个金币,她一定要挑点好东西,务必让买家满意。

    到了百货大楼,她才发现自己错了。

    她原以为许多东西都是在三年灾荒之后才需要票的,可谁成想,现在就需要。

    这时需要凭票购买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日用百货。

    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商品供应证,凡是商店的商品都要凭证供应。总之,在所能想得到的吃穿用的方方面面。

    王守智的商品供应证被李彩英拿去了,他们刚离婚,新的商品供应证还没有办下来。

    钱淑兰有心跟人听,可看着那些销售员一个个拽得二五八万,面对顾客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她觉得自己这把年纪要是被一个姑娘骂,那才真是老脸都丢尽了。

    就算她能吵过这几个姑娘,也会被人骂老不休,倚老卖老,想想还是算了。

    她眼睛扫了一圈,终于找到一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老太太,对方似乎是在等人。

    钱淑兰走到她面前,笑着招呼,“老姐姐,等人呐。”

    老太太朝钱淑兰看了一眼,见她脸上带笑,点了点头,“是啊,在等闺女,她刚才走得太急,把票给忘家里了。”

    钱淑兰眼睛一亮,“谁不是呢,刚搬过来没几天,原本想买些东西装点一下,可家里的票根本不够用,我原本还想买个挂钟,可谁成找了一圈都没找到。”

    老太太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买挂钟应该到钟表公司啊,百货大楼哪里有。而且,这玩意也不用票的,我儿子闹钟都滞销了,挂钟和闹钟的票早就取消了。”

    钱淑兰满脸惊喜,“真的?”

    老太太怕她不信,自报家门,“当然是真的,我儿子就是百润路那上海手表厂的售货员。他跟我的还能有假?”

    钱淑兰这是真的信了,她一直以为表类东西是这年代的紧俏货会很难买,肯定限量,原来挂钟和闹钟这东西还会滞销啊,她又向老太太听,“老姐姐,你知道钢笔在哪买吗?我儿子让我过来帮他买钢笔,可找了一圈没找到。”

    老太太手往上指了指,“应该是在二楼,上面都是好东西。”

    钱淑兰忙向老太太道谢。

    老太太客气摆摆手,两人就此分开。

    老太太继续等女儿,钱淑兰朝楼上走。

    到了楼上,钱淑兰找了一遍,居然没找到,问了售货员才知道钢笔都是作为单位奖励的,刘关县百货大楼从来没有卖过钢笔。再,谁能有票啊?

    钱淑兰失望透顶,扫一眼这二楼,发现柜台里的东西非常少。

    有一辆蝴蝶牌缝纫机,听售货员的介绍,这缝纫机是政府那边的办事员特地拜托他们定的,是用来奖励今年的先进生产大队,在评比之前,先放在这里展示用的。

    现在的缝纫机票真的很难弄,一般一个单位一年只能有一张票。几百个人中选一人。谁舍得把票给卖了?

    估计,之前她遇到的那个黄牛那张缝纫机票应该也是千辛万苦才弄到的。

    自己不要的时候,他也没有露出可惜的神色,估计也是习以为常了吧。

    刘关县是个县城,人们的购买力不行,像进口手表,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这时代最流行的三转一响,她只见到一个。奢侈品就更加没有了。

    钱淑兰只能从楼上买了个手电筒,外加三块电池,这东西是限量购买,每人只能买这么多。

    出了百货大楼,钱淑兰又向人听百润路。

    离这边只有两条街,当然刘关县县城本身就很,总共也没有几条街。

    她刚才问过,只要穿过这条巷子,再往右转走两分钟就能看到上海表的销售点。

    钱淑兰走了进去,这个巷子很窄,四周全是坑坑洼洼的石板路,因为年代久远,许多石缝处长满了青苔。

    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雨,低洼处积了不少水。

    她心避开好几处水洼,刚走没两步,发现前面直接被一片水洼堵住了。

    她四处寻找可以垫脚的东西,却发现只是徒劳。

    钱淑兰只好从墙根处走,这边算是高位,水比较浅,沾到的泥能少一点。

    哪知,她刚走过水洼处,停下来跺了跺脚,突然看到旁边的门被推开,钱淑兰和男人直接撞了个正着。

    四目相接,钱淑兰敏锐地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一丝警惕。

    钱淑兰微微皱眉,刚想开口话,突然从男人背后走出另一个人。

    他微胖的脸让钱淑兰有些错愕,她惊讶道,“陈主任,你怎么在这儿?”话的时候她侧头看了一眼他的身后,赫然就是她之前要的粮食,好几个麻袋,就这么整整齐齐地落在他身后的平板车上,“这是给我找的粮食?”

    陈主任拍拍前面男人的背,示意他放心。对方没敌意。

    “是帮你找的。”陈主任话的时候还帮她介绍,“这是咱们刘关县有名的粮食贩子。你有想要的粮食都可以找他。”

    钱淑兰眼睛一亮。这些日子她为了多弄粮食跑了那么多趟粮油店,可还是只买到那么点儿。现在有人贩粮食,这怎能不让她惊喜。

    她也顾不得跟陈主任寒暄,眼睛直直地看向面前的男人,“伙子,你还有什么粮食?”

    男人对这老太太也没敌意,飞快地看了一眼四周,声道,“有玉米,高粱,红薯干,麦和大米都有。”

    钱淑兰眼前一亮,“我想要两百斤红薯干,你这有吗?”

    两百斤红薯干?这可不是一个数目,男人却连眉头也没皱下,立刻就应了。

    “什么价格?”

    男人直接报价,“三毛八”

    钱淑兰皱眉,这人要的价格还真贵,比她通过黄牛那边买粮票可贵多了。不过,想到接下来的日子觉得贵点也不算什么。

    “那我明天过来拿。”

    男人点头,“行。”

    钱淑兰想了想又问,“高梁多少钱一斤?”

    “两毛四”

    钱淑兰又定了两百斤。不是她不想定多,而是她怕对方怀疑她定这么多粮食的目的。

    男人也应了。

    定好明天早上过来拉粮食,钱淑兰和两人告别之后,扶着墙慢慢走了。

    男人在她身后量了好一会儿,才收回视线。

    “她就是你的,把大米价格报的比你还低的人?”

    陈主任点头。

    男人皱眉思索了一会儿,“刚才她还跟我定粮食呢。看来,那大米也是凑巧买到的。”

    陈主任也开始认同这个观点,之前他还特地试探过对方,想让对方介绍粮食倒卖商给他,可都被老太太拒绝了。他原以为她是怕自己举报对方,看来并不是这样。以那大米的质量应该是从江南那边运过来的,并没有在刘关县流通,看来这老太太后面的人是江南那边的。她买粮食是不是为了运给对方?只是这么点也太少了吧?哪里值得折腾一趟?陈主任有些想不通。

    男人朝陈主任道,“以后咱们交易就换个地方吧,这个地方已经暴露了。”

    陈主任愣了一下,有些迟疑,“不至于吧?那老太太就是恰巧路过而已。”

    男人却是个谨慎心惯的人,陈主任是买方,被抓除了粮食被没收,人不会有事,他就不同了,“心点总是好的。我做的是掉脑袋的买卖,不心不行啊。”

    陈主任只好应了。

    男人是刘关县有名的粮食倒卖商。这年代,如果是农民偷摸着卖农家品,被大队逮到,处罚就是没收东西,关进黑屋,严重点的就是批斗游街。

    像这种大批量的倒卖粮食却是严厉禁止的,一旦查到那就是吃枪子儿要命的。

    所以,男人才万般心。

    他家里负担重,十几口人,都在乡下挣工分,可他们那生产大队土地太少,人均才一亩多,还很贫瘠。他不得不到县城找门路。

    像他这样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人,只能心行事。

    他倒卖粮食之后,都是找陈主任帮着兜售。供销社经常会卖一些不需要粮票的粮食,价格比要票的贵不少,而且还限量购买,没有粮票的人抢疯了。

    这部分的账是陈主任一人把持。并不经过下面的人来处理。不过,他也经常会给下面的人好处,所以大家对此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上面的人他也给出完美的辞,陈米清仓处理,才不要票的。

    这也是他敢报价这么低的原因之一,只是没想到会被钱淑兰截胡了。

    作者有话要:感谢天使们送的营养液,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