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A+A-

    这些知青们已经不像刚来时那样单独吃饭,现在是吃大锅饭的,男人一天一斤五两,女人一天一斤一两,四天粗粮,一天细粮,搭配着来。

    至于炒菜是不可能的,因为没锅,所以他们只能吃炖菜。油盐酱醋这些他们也从公销社买回来了。钱是大家一起出的。

    只是他们也只能跟村里人换些素菜。荤菜是没有的。

    现在听能有鸡蛋,一个个全都在讨论怎么才能进养鸡场。

    苏爱国把下午听来的消息告诉大家,“我听他们年底分红,最少的也能分到一百多块钱。”

    许多人从来没下过乡,所以听到这个数字并不觉得很多。毕竟这些人的家人,多数都是工人,一个月最起码也有三十多块钱,一年就是三四百,比乡下还是强上不少。

    于是苏爱国就跟大家科普,“我听过了,全公社就属这个生产队工分值最高。最多的能领到四百多块钱呢。就是那天去接我们的大婶,开拖拉机的那个。她的工分值是最多的。”

    “她一个老太太怎么可能?”

    苏爱国见大家不信,忙道,“我刚听到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可后来听那些人,那人是养鸡场的场长,还会开拖拉机,还是生产队的会计。”

    葛云奇了,“她一个老太太占这么多位置,难道生产队就没人了吗?”

    “不是,拖拉机手另有其人,她也是偶尔帮队里开开。这村里几乎没几个人会开的。那辆拖拉机是从外国进口的”到这里他比了下手指,“要八千块钱。”

    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

    其中一个男知青道,“你咱们能去学开拖拉机吗?”

    苏爱国有些不看好,“那拖拉机这么贵,他们怎么可能同意让你们学。而且人家有拖拉机手,不需要人手了。”

    其他人都叹气起来,一阵沉默,然后齐齐去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钱淑兰牵着敏的手,一起往地头领旗子。

    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女知青凑过来,朝着钱淑兰笑,“钱厂长,您也下地啊?”

    钱淑兰点了下头,侧头看了眼,嗯,叫不出名字,脸也陌生,应该是知青,“是啊!”

    蓝衣女知青碰了碰敏的脸,“这是您家孙女吧?长得可真漂亮。”

    因为今天要干活,钱淑兰特地给敏换上了旧衣服。不过敏生得就好,再加上被她养得白白净净的,即使穿得很朴素,也还是很好看的。

    敏抬头看了一眼这女知青,朝她笑了一下,飞快地低下了头。

    钱淑兰给敏正了正头上的草帽,笑着道,“是我孙女。”

    蓝衣女知青奇了,“她也要下地吗?”

    钱淑兰点头,“对!m主席都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她已经七岁了,不干活哪行。”

    蓝衣女知青脚步一顿,差点摔倒。这么的孩子都要下地,看来这老太太喜欢勤快能干的。

    后面穿着白色衬衫的女知青凑过来,好奇地道,“沈艳红,你刚才听到啥了?”

    沈艳红瘪瘪嘴,“那个老太太让自己的孙女也下地。”

    白衬衫的女知青却没在意那个孩子,在她看来孩子能干啥,她佩服的是钱淑兰,眼里满是不可思议,“她都是厂长了,还是会计,怎么还要下地啊?”

    沈艳红戳了戳自己的脑袋,量从她旁边走过的村里人,哼了一声,“这村里的人就跟疯子似的。明明在养鸡场干活,还全往地里跑,好像不干活就不能活似的。我要是进了养鸡场,才不下地呢。”

    她身后的知青们纷纷附和。

    很快,一群人到了地头,跟在社员们后面一起排队。

    正在这时,一个伙子往这边跑,“奶,奶,这是你要的药。”

    这声音清脆又洪亮,一听就是个年轻伙子。大家齐齐去看。

    只见一个约莫十八九岁的年轻男人跑了过来,他长得粗眉大眼,个头也高,身上也是粗布衣服,却一点也不粗鲁,一看就是个文化人。

    钱淑兰正在领旗子,敏回头一看,“奶奶,是三哥。”

    钱淑兰拿着旗子,给后面的让道,走到旁边,回头一看,可不就是正军嘛。

    钱淑兰走上几步,笑着问,“你咋来了?”

    正军从袋子里掏出一罐药盒,“我昨天去县城医院拿药,碰到三叔了,这是二嫂托他送给你的药。昨晚回来太晚,我就没送给您。刚才送到养鸡场,他们你到这边来了。”

    钱淑兰略想了下就知道了,这是给杜大梅抹脸的。

    钱淑兰接过来,“你吃饭了吗?”

    “我吃过了!”他拉扯了下身上的衣服,“这不我换上衣服,也要下地呢。”

    钱淑兰满意地点点头,“你是要下地,马上就要成家了,得好好攒点钱。”

    在上个月,正军跟林文林家的女儿相看成功。那姑娘长得非常漂亮。两家商量年底就结婚。

    正军羞得脸色通红,挠了挠头,赶紧走到后面排队去了。

    钱淑兰把这罐药放到挎包里,想着待会遇到杜大梅再给她。

    钱淑兰领着敏到地里,钱淑兰拿着锄头挖坑,敏往里丢玉米,再用脚把土盖上。

    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钱淑兰却不知道在她走后,那些知青们心思又活动起来了。

    一个女知青勾头去瞧队伍后面的正军,心里若有所思。

    另一个女知青推了下她的背,声问,“沈艳红,你看啥呢?”

    沈艳红声凑到她耳边,转了转眼珠子,突然心生一个主意,“孔秋云,我想跟他处对象。”

    孔秋云愣住了,处对象?她顺着沈艳红手指的方向去看,原来是厂长的孙子,她略想一想就明白了,“你是想。。。”

    沈艳红对她使了个眼色。孔秋云忙闭了嘴,只是面上却有些迟疑,“这样不好吧。这可是耍流氓呀。”后面的三个字没有念出声,只是有个嘴形。

    “我可不想一直下地!”沈艳红伸出自己的手,眼眶都红了,“你看看,这才几个月,我的手指都粗了一截。难道你想一辈子下地?”

    孔秋云也不想下地,可也不能为了不下地,就对别人耍流氓吧?

    沈艳红振振有词,“我也不算耍流氓啊?我好歹也是正经跟他处对象的,只不过不会跟他结婚罢了。”

    孔秋云心里腹诽着,这不就是耍流氓吗?

    只是她到底不希望好姐妹走向歪路,孔秋云转了转眼珠子,想了一套辞,“沈艳红,还是算了吧。如果这些人心眼,恐怕会报复你的。咱们知青毕竟人少,在他们生产队底下过活,还是安生点好。”

    沈艳红愣住了。报复?对哦!这可是人家的地盘,自然不能像在学校里,不合适就分开。

    如果她把人给甩了,即使她进了养鸡场,那个厂长为了给孙子出气,不定也会把她撵出来。那她折腾一场图什么?

    沈艳红脸色立刻垮了下来。

    孔秋云忙安抚地拍拍她的背,“我们会好起来的,只要多多挣工分,争取早点进养鸡场,咱们就能享福了。”

    她身后的一个女知青抵着下巴,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钱明华瞅了一眼后面的生面孔,问前面的沈艳红,“你们知青怎么少了四个?”

    沈艳红想到刚才的事还有些心虚,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声道,“我也不知道。”

    钱明华朝后面的几个人脸上扫,见他们眼神躲闪,他眉头一皱,有种很不好的感觉。他一把夺过沈艳红手里的旗子,直直地盯着她的眼睛问,“赶紧,他们干啥去了?”

    这声音十分严厉,吓得沈艳红身子一抖,差点哭出来。

    孔秋云大着胆子,上前两步,替她答话,“他们到公社游行示威去了。”

    钱明华和记分员气得脸都绿了。昨天才警告过,今天就闹事!这是成心不让他们生产队安宁是吧。

    把旗子还给沈艳红,钱明华朝记分员道,“你好好给大家分工,我去找守泉。”

    “好!”

    钱明华和王守泉到公社的时候,就看到二十来个青年蔫头耷脑地站在公社门前,他们的脑袋贴着白纸,上面写着“我要回城”。

    每个人手里都举着木板,内容也是大同异。

    钱明华和王守泉也不理他们,走到公社门口,看到大门已经锁上,立刻对门卫室的大爷道,“我们想进去找雷主任。”

    门卫自然认得他们,立刻给两人放行。

    这些知青们见那两人进去了,一窝疯似地跑过来,往门缝里挤,“我们也是要进去!凭什么他们能进,我们却不行。”

    门卫才不管他们,直接拿着扫把就把人往外推,“啪嗒!”把门给重重关上。

    外面的知青们又饿又困,齐齐坐在门卫室的外面,手里的旗子因为没风软软地趴下。

    钱明华和王守泉找到雷主任的时候,他正在和陈主任商量这事儿。

    看到两人进来,陈主任忙招手,“你们俩咋整的呀?这些知青们咋过来闹事呢?”

    钱明华和王守泉一脸无辜,“我们也不知道啊。其他人都干得好好的,有四个可能受不了,想闹着回乡吧。”

    雷主任把手里的搪瓷缸子往桌上重重一放,面色有些沉,“我看还是先听听他们怎么吧。”

    其他人没什么意见。王守泉立刻走出去。

    门卫听到他要把人都带进去,点了下头,开门卫室的门,发现其他大队干部也来了。

    王守泉一脸庆幸,“这下不用我去叫你们了。”

    林文林揉了揉脸,气得咬牙切齿,“去他奶奶腿儿的!不好好干活,成天就知道给我瞎折腾。前几天这些人居然还想批斗我们家。我思想不健康,带领大家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他娘的一问,原来是因为我们养了三万只鸡。气得我差点吐血。从前天开始,我就让这些人全都下地,谁也不许留在养鸡场里干活。”

    原以为这些半大孩子都是从城里来的,离乡背景的,也是可怜,他就多照顾着点吧。谁知道竟给他惹事。还要批斗他!呵呵,他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还有错了?

    “都是惯的,不知好歹的玩意儿!”

    其他干部脸色也都不好看。互相叹气,倾诉自己的苦处。

    作者有话要:感谢亲们赠送的营养液,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