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A+A-

    时间很快进入1977年。这一年的八月,上面终于爆出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这次不单单只是道消息,邓同志组织了许多学者开会,广播和收音机都能听到这则消息。

    许多知青们都陆陆续续接到家里发来的电报。

    虽然上面还在商讨,可这些知青们却是真的相信了。

    这时候地里的麦子刚收上来,下一茬的玉米和红薯还没种下去。这些知青们却丝毫不管不顾,全都待在知青点学习,连屋也不出。

    王守泉瞅着都到了上工时间,居然没有一个知青出来,气得半死,气势汹汹地想去喊人。

    钱淑兰飞快拉住他,“叫他们干什么?如果他们真的考上了,不就回城了吗?留他们在咱们生产队,活没干几个,还得分粮给他们,你傻啊?”

    王守泉有些迟疑。

    钱明华觉得他姑得有道理,忙附和,“就是!都走了才好呢。反正他们工分不够,咱们也能少分点粮食给他们,随他们去吧。”

    王守泉这才不管他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知青们都没有再出工。

    到了十月,上面终于有明确通知,断了十年的高考终于恢复,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上面还特别强调,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最主要的是上大学是免费的,每个月都有津贴和口粮。

    这下子,许多人都心动了。四处开始借书抄书。一时间知青们跟村里人走动十分频繁。

    钱淑兰很快发现有许多人都过来找敏问问题。

    理由很简单,因为敏就是应届毕业生,跟那些断了好几年的人相比,她忘得并不多。

    因为上面刚刚拨乱反正,受时间、教材、考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次考试并不是全国统一进行,而是由各省、市单独组织安排命题、考试和阅卷等一系列工作。

    这次高考时间定在十二月,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所以一开始并不相信高考这事的人,考得并不是很好。

    敏和柱子却是所有人中最拔尖的。两人分别考了全省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

    只是关于选学校,两人都有了分歧。

    钱淑兰一开始以为敏会选中央美院学习国画,但她却想报京都大学的考古专业,让钱淑兰大跌眼镜,两位老师也都很惊讶。

    姜淑惠拉着敏的手,“为什么不选美术?你这成绩上中央美院绝对够格的。”

    敏有点不好意思,“我想学考古,我很喜欢它。等上了大学,我也可以跟着你们一起到学校里上课。”

    姜淑惠和秦修远已经接到中央美院的返聘通知。他们两人决定重新回去工作。敏如果想上他们的课,倒也确实不难。

    姜淑惠听她这么一,刮了刮她的鼻子,“你这丫头,原来是想两边通吃。”她拍拍敏的手背,“行吧,只要你别忘了继续学画,我都随你。”

    敏忙道,“我很喜欢画画。我就是想多学点东西。”

    敏的专业就这么决定了。

    只是柱子这边却是出了差子。因为孔秋云的成绩没有他高,所以为了保守起见,孔秋云决定报次一等的大学。

    而柱子这成绩就算是报京都大学或清大都是很有把握的。他想和孔秋云报同一所大学,可钱淑兰却把他臭骂了一顿。

    “你傻了啊,能上京都大学,你为啥要往差了报。你以为你这样委曲求全,孔秋云就会喜欢你了?错!大错特错!”钱淑兰有些激动,在听敏柱子不选数一数二的大学时,她直接杀上门来,把柱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呲,“她喜欢你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足够优秀,而不是你犯蠢。你这么退让,她非旦不会感激你的牺牲,反而会觉得你这样做让她很有压力。你脑子给我清醒点。”

    柱子被他奶骂得连头也抬不起来。

    李春花站在边上一开始还听得云里雾里,可细细一琢磨,终于领悟出了婆婆话里的意思,“柱子,你真的喜欢知青了?”

    柱子根本不敢抬眼瞧他娘,实在是太过心虚。这两年,虽然他和孔秋云接触很多,可他总觉得孔秋云对他根本没有什么改变。他做这个决定,多多少少也有点心慌。

    “你啊?”李春花尤不死心,大声追问。

    钱淑兰摆了摆手,“不就喜欢知青嘛,又没结婚,你激动什么?”

    李春花见婆婆这么淡定,一直焦躁不安的心立刻平静下来,“行,我不管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但是你这次得听你奶的,必须上最好的大学。要不然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许是没见过他娘发下这么狠得话,柱子连自己的思路还没理清,就这么定下来了。

    看到他填报的志愿是京都大学,钱淑兰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下来。

    孙大琴听敏成了状元,喜得眉飞色舞,见人就吹。钱淑兰瞅着她这副架势,心里暗戳戳地想,她该不会旧病复发吧?

    只是她乐过之后,当即就要摆流水席,今年跟去年不一样。去年全国都沉浸在悲痛当中,就算有那嫁娶的,也都是遮遮掩掩的,连喇叭也不敢吹。可今年就不一样了。

    孙大琴的提议得到全家人的一致通过。钱淑兰原本不想这么张扬,可见全家人都支持,也只好勉强同意这个决定了。

    老王家从上至下,全都请假回来帮忙。

    这次不仅仅只有敏和柱子考上了大学,炮炮和弹弹两兄弟也考上了,只是两人的成绩并不如敏两人考得好,只上了省内的大学,但也算是不错的了。

    于是这次也跟着一起庆祝。

    这四人在这天就像稀有动物似的,任人量和观摩。

    四人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坐在堂屋的椅子上回答大家问的各种问题。

    村里人也都纷纷上门庆祝。这次高考,全生产队一共考上了二十五个,其中有十三个是大专,其余都是普通大学。

    至于上百个知青们,也有十个考上了,孔秋云考得最好,只是这三年,她平时要下地干活,回来后又没有油灯,所以只能趁着白天休息的空档学习,所以考得不如柱子。

    其他人没有孔秋云的毅力,在第二年看到高考无望就放弃了。直到等今年接到家信,才又拾起书本,只是多多少少也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这些人考得也很一般。

    老王家摆流水席,这些知青们也纷纷上门祝贺。

    怎么当初学习的时候,他们也问过人家不少问题,人家有喜事,不上门庆祝真的很不好。于是老王家被挤得满满当当。

    正在这时,从门外挤进来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

    “让一让!”这姑娘从人群中推搡着进来。好不容易挤到敏身边,拍了下敏的背,“恭喜你啊。”

    敏立刻从椅子上跳起来,惊喜地叫道,“你咋来了?”

    高丽今天穿着红色带圆点的碎花棉袄,头发梳得很齐整,也许是三年没下地,她的脸蛋白了许多,笑起来的时候,两边还有深深的酒窝。

    柱子抬眼去瞧,却发现是个很陌生的姑娘。

    也难怪柱子不认得她,实在是已经过了三年了,当初也只是一面而已,不认得很正常。

    倒是炮炮看到这么漂亮的姑娘,眼睛亮了起来,竖着耳朵听两人讲话。

    高丽有点羞涩,“我来祝贺你,顺便跟你,我家也要给我摆酒席,我过来请你。”

    敏侧头瞅了一眼柱子,见他根本没看向这边,又抬眼去看高丽,有点摸不清她的意思。

    高丽见她误会了,拉着她的胳膊道,“我就是来找你,没别的意思。”

    敏放下心了,炮炮忙挤了过来,拍了下敏的肩膀,“这是你同学啊?”

    敏点点头。

    “那咱们出去话吧?这里太吵了。”炮炮提出建议。

    敏看了眼四周,的确都是人,声音一层盖过一层,的确不是话的地儿。

    三人从人群中挤出去,作为双胞胎的弹弹可能真的有心灵感应,见一向内向的哥哥居然主动跟单身姑娘搭话,忙也跟了上去。

    于是四人一起到了门外。

    “你是你也考上了临南省大学?”炮炮有点不可思议,显然没想到他头一回心动的姑娘,居然跟他这么有缘。

    “我五哥也考上了临南省大学。”敏忙给高丽解。

    高丽还是头一回被人用这么炙热的目光瞧着,一颗心慌得不行,那种久违的感觉再次袭入她的心尖。

    “你报的什么专业?”炮炮一改往日的内敛,迫不及待地追问。

    高丽红着脸,声道,“计算机”

    她话音刚落,炮炮惊喜的声音再次传来,“真巧!我也是计算机。”

    高丽微微一愣。

    弹弹在旁边意有所指地道,“你俩真有缘。”

    这话的时候,他还在两人脸上溜了一圈,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子暧昧,把两个本就内敛的男女,直接闹了个大红脸。

    这会子就连最迟钝的敏都发觉两人的异常了,实在没法子,这两人的脸红得跟煮熟的虾子似的,她就是再眼瞎,也不可能看不到。

    尤其是听到弹弹这话,她脑子里灵光一闪,笑得眉眼都眯成一条缝。心里默默替四哥点根蜡,这么好的姑娘快是五哥的媳妇了。

    敏立刻人鬼大,拉着高丽的手朝炮炮道,“五哥,那你可要好好照顾你的同学。”

    炮炮猛点头,“我肯定会好好照顾他。”

    高丽被他的话闹了个大红脸,悄悄掐了下敏,示意她别胡闹。

    敏朝她做了个鬼脸,一转身居然看到元泽阳,她忙朝炮炮道,“五哥,我出去下,你帮我照顾我同学。”

    炮炮忙不迭地应了。

    弹弹也适时给两人独处的机会,借口,“干站着也没滋味,我去给你俩端点好吃的过来。”

    着忙挤进人群。

    只剩下这两人,气氛一时之间有点尴尬。

    炮炮轻咳了下,“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学校?”

    高丽抿抿嘴,“报道是明年三月一号,我准备提前三天,到时候也好熟悉下学校的环境。”

    炮炮适时提出建议,“那我跟你一起吧。我帮你买汽车票。我三叔就是汽车站的司机。到时候咱俩一起走,也好相互照顾。”

    高丽飞快地抬头看了他一眼,笑容很羞涩,“好,谢谢你!”

    着从自己身上掏出了五块钱,“麻烦你了。”

    炮炮从中抽出一块钱,“不用五块,只要一块就成。”

    高丽把剩下的钱揣回衣兜里,然后又跟他聊起了别的。